腕足動物

Print Friendly

腕足動物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地球科學科葉昭松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劉德慶教授責任編輯

圖一、學名 Spiriferina rostrata 的腕足動物門生物化石。此圖為來自作者 Didier Descouens 原創 (採 CC 授權)

腕足動物(Brachiopods)在生物分類學上屬於動物界的一門,與帚形動物門親緣較近,外型雖類似軟體動物門斧足綱(二枚貝類),但無親緣關係。腕足的兩瓣殼體位在軟體之背腹面,不同於二枚貝之左右面,且兩殼大小不等,一般較大的為腹殼(或具有莖孔,稱為莖殼),另一較小的為背殼(或具有腕骨,稱為腕殼),幼年期分泌之殼體具鉤狀似鳥嘴稱為喙部。腕足動物門主要分成兩綱:無鉸綱和有鉸綱,有鉸綱的背腹兩殼間有齒和槽可絞合,無鉸綱則否。殼體的化學組成也不相同,無鉸綱腕足動物殼體以幾丁質、磷酸鹽為主要成分,有肛門。有鉸綱腕足動物殼體則主要是碳酸鈣質,無肛門,排泄器官為原腎。因不同於軟體動物中的其他貝類,具有伸出殼外的肉足,用於固著於海床中,所以稱為腕足動物。

腕足動物在地球上生存歷史悠久,自古生代至現今海洋中都有,化石分類超過 2,100 屬,30,000 種,古生代腕足化石多發現在礁石地層中,與淺海的動物群居,如珊瑚、苔蘚蟲等。寒武紀初期,無鉸綱腕足動物已廣泛分佈,有鉸綱腕足動物則出現於中至晚寒武紀。奧陶紀是腕足動物的第一個鼎盛期,以無鉸綱及部分有絞綱最為豐富。泥盆紀則是腕足的第二個鼎盛期,有絞綱極為繁盛;晚泥盆紀發生一次腕足動物的滅絕事件,因此,石炭紀腕足大量減少,並開始出現外型特化的種屬;二疊紀開始,另一個腕足動物較繁盛的時期,以石燕貝類和長身貝類為主,同時,特化的種屬發展到鼎盛時期。但二疊紀末期發生第二次的滅絕事件,使得古生代的基本種屬都走上滅絕,包括石燕類及長身貝類等。進入中生代後,腕足開始向深海發展,從化石所在地層能看出腕足從陽光充足的淺海向深海擴展的過程,直到今日海洋各種不同深度仍能發現腕足動物的蹤影,但多分布在高緯度的冷水區,數量已經比古生代減少許多,現生種不到300種,以無鉸綱和少數有絞綱(小嘴貝、穿孔貝及舌形貝)為主,在海產店桌上看到的海豆芽,其實就是現生的腕足動物之一。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腕足動物化石可以到中藥店詢問,根據宋代名醫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中記載,產於泥盆紀地層的一種腕足動物-尖翼石燕(Mucrospirifer sp.)具有“清涼解毒,鎮靜安寧”作用,價格尚稱便宜,但確是屬於有鉸綱的一種腕足動物(年代約四億一千萬到三億五千萬年前)。

參考資料:
王鈺、金玉玕、方大衛,1966,腕足動物化石:科學出版社,共702頁。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腕足動物,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 … /List.jsp?CID=21068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4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