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傳記:190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費雪(Hermann Emil Fischer)(一)

Print Friendly

化學傳記:190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費雪(Hermann Emil Fischer)(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江宣儀碩士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葉名倉教授責任編輯

 

費雪(1852年10月9日-1919年7月15日)是一個德國化學家,並於1902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其中最著名的發現為費雪酯化反應。在大部分的研究生涯中,費雪盡心力於嘌呤(purines)及醣類的研究。

一、生平及經歷

費雪出生於鄰近科隆地區的奧伊斯基興,他的父親是一名商人。他希望能研讀相關自然科學方面的學科,但他的父親曾迫使費雪在家中的企業工作一陣子,直到他終於發現自己的兒子不適合從商。於是費雪並於1872年進入波恩大學,但於同年轉至史特拉斯堡大學就讀。費雪於1874年對酚酞(phenolphthalein)染料的性質及螢光進行研究獲得博士學位,並被任命為助理講師。1875年拜耳被邀請至慕尼黑大學接替於1873年去世的李比西留下的化學系教職,費雪跟隨著拜耳前往,並成為有機化學的助手。1879年費雪於慕尼黑大學擔任分析化學的副教授,並拒絕了阿亨工業大學化學系系主任的邀請。1881年他於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擔任教授一職,1883年他接受巴登苯胺蘇打場的邀請,前往擔任實驗室負責人。1885年至1892年期間,費雪擔任維爾茲堡大學化學系教授,於1892年他被邀請接替去世的霍夫曼擔任柏林大學化學系主任一直到1919年去世。

綜觀費雪的一生,他於18歲進入波恩大學前,一直困擾於胃炎。並因此而甚至拒絕了蘇黎世技術大學提供的一份可觀的收入。並於1888年至維爾茲堡前休養了一年。儘管如此,費雪一直有優異的記憶力,使他能夠記憶他自行書寫的的演講手稿。

而在維爾茲堡這段期間,費雪相當於快樂。他喜歡在山間散步,也經常拜訪著名的黑森林。從費雪的行政工作風格,尤其是他在柏林的期間,可間接顯示出他對於基礎科學的建立上是一名頑強的鬥士,而非單只限於化學領域。他對於科學疑惑的敏銳見解,對於真理的直覺及熱愛以及實驗假說證實的堅持,更加顯示他是個真正的偉大科學家。

菲舍爾在1888年結婚 ,妻子為埃爾朗根解剖學教授艾格尼絲蓋拉赫的女兒,約瑟夫馮格拉赫。他的妻子於婚後七年去世,他們有三個兒子,其中一人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喪生,另一於25歲時因強制的軍事訓練而自殺。而晚年費雪也因癌症纏身,及兩個兒子於一次世界大戰中喪生之痛,抑鬱不已,於1919年於柏林自殺。長子,奧托赫爾曼費雪,為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生物化學教授。從 1948年直到他逝世於 1960年。

二、研究領域

費雪於1874年所發現的苯肼(phenylhydrazine),發展了聯胺(hydrazine)於有機領域的其他發展,例如染料等。同時他的研究也是第一次對於咖啡因及可可豆鹼的深入了解,而這些分子為可可、咖啡、茶葉中的主要成分。於1888年費雪對於三種糖類分別為葡萄糖、果糖、甘露糖,提出這其中的化學關係。1902年獲獎的同時,他也認定肽鍵為接連胺基酸的鍵結方式。1903年,他合成了巴比妥酸,此藥物發展為更負擔得起的鎮定劑,治療失眠和焦慮。

 

參考資料:
1.http://en.wikipedia.org/wiki/Hermann_Emil_Fischer
2.http://www.nndb.com/people/703/000091430/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9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