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係數(Activity Coefficient)

Print Friendly

活性係數(Activity Coefficient)
國立台灣大學化學系學士生張育唐/國立台灣大學化學系陳藹然博士責任編輯
  

活性係數(Activity Coefficient)的產生,是由於溶液濃度在離子強度(ionic strength)較高、或者是溫度較高時,由於離子氛(ionic atmosphere)的因素,使其與理想狀況下計算的溶液濃度之間產生一定的誤差,活性系數即反映出真實濃度與理想濃度之間的比值。  

活性定義如下:即    

因此反應平衡常數應當修正為活性的乘積, 以常見的 aA + bB    cC + dD為例: 

  

其中K為熱力學當中的理想狀態的反應平衡常數。根據熱力學對於反應平衡常數、吉布斯自由能(Gibbs free energy)的描述,K在定溫下應為一定值。K’則為「真實」的反應平衡常數,相當於濃度的乘積;由於活性係數會受到各因素而改變,因此不一定為一個定值。但當濃度範圍不至於差異太大的情況下,活性係數的變化不大,因此可以將其視為一定值,此時K’則同時可視為一定值。在一般較初階的計算當中,會忽略掉活性係數的影響,此時假設活性係數均為1(即所有的分子均被算入有效濃度),此時K = K’。  

影響活性係數的因素最主要有兩方面:溫度與離子強度。其中隨著溫度的升高,活性係數會逐漸降低。而離子強度對於活性係數的影響,會隨著陰陽離子的種類而有所差異;不過大致上在低濃度下,相同價數、離子大小類似的陰陽離子(不論其陰或陽),其活性係數,即其活性係數隨著離子強度的變化趨勢是差不多的。也因此,吾人在較稀,不超過0.1 M的溶液,其活性係數可以透過廣義迪拜─胡克爾方程式(extended Debye-    equation)來進行預測: 

其中γ為活性係數(無單位),μ為離子強度(單位為M),α為水合離子大小(單位為pm,10-12 M),z為離子價數。此方程式在溫度為25℃時適用,為一個經驗方程式。 

值得注意的是,此處的α並非從離子晶格等方式得到;必須計算出水中水合離子的大小,就會受到電荷密度,靜電吸引力吸引溶劑分子強弱的影響;如鋰離子,雖然其在晶格中直徑較小,但由於其電荷密度高,因此可以吸引較多的水分子,反倒是有較大的α。在晶格當中,鹼金屬離子的大小為Li+ < Na+ < K+ < Rb+;但在水中則恰好相反,為Li+ > Na+ > K+ > Rb+
其他的趨勢,大致上是離子強度增加,活性係數隨之降低;離子大小增加,則活性係數隨之而上升,並且在高濃度時更明顯;即在較小的離子大小時,離子強度的增加令活性係數的下降更為快速。 

而針對於不帶電的分子,由於離子氛的效應相當不明顯,因此其對於活性的影響就會比較小;相較於電解質,可以大致上視其活性係數為1。 

而氣體的活性稱為逸能(fugacity),可以寫為   。其中γ為逸能係數(fugacity coefficient)。一般而言在P < 1 atm時,可視為γ ≈ 1。 

參考資料:
1. Zumdahl, S. S. Chemical Principles, 5th editi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Boston, 2003; p. 217.
2. Harris, D. C. Quantitative Chemical Analysis, 7th edition;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New York, 2007; pp. 143-146. 

  

 

 

There is 1 comment for this article
  1. Sony at 17:02:42

    您好
    那我想請問一下,這活性也可應用在 Ksp , 酸鹼解離上吧~你們所說的 K (熱力學平衡常數) 可由分析課本或其他課本後面的附表獲得的嗎? 還有一個疑問有參予活性係數與無活性係數哪個獲得濃度較高? 應該都是忽略活性較高吧?
    迪拜─胡克爾方程式應該是
    -log r = [0.51* (Z^2)* (M^0.5)]/(1+3.3*a*M^0.5)
    a 單位是 nm 根據 Skoog 7ed P153-154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