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是什麼?─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全球環境展望4》提供的概念框架

Print Friendly

環境是什麼?─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全球環境展望4》提供的概念框架
美國Stony Brook University王瑜君物理學博士/美國Stony Brook University王瑜君物理學博士責任編輯

思考問題:

1. 環境問題為什麼是全球性的挑戰?

2. 聯合國在這個挑戰裡扮演怎樣的角色?

聯合國召集的專家提出如何分析環境變化的概念框架?

全球性的問題深深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石油價格的起伏,金融風暴的席捲都是具體的例子。環境變遷的挑戰(全球暖化,生物多樣性喪失,水資源的衝突等)也是需要國際間的合作,才有有效的面對。1983 年,聯合國為了關注重要的環境和發展的挑戰,決議成立相關的委員會,由公共衛生專家且擔任過挪威首任女首相的布倫特蘭(Gro Harlem Brundtland)出任主席來召集組成布倫特蘭委員會(The Brundtland Commission)。1987年,此委員會發表了第一份的開創性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20年後的2007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動員全世界大約400 名科學家和決策人員,50 多個全球環境展望合作中心及其他夥伴研究所共同參與編寫,出版了第四份全球環境展望研究報告——《全球環境展望4》(GEO4)。

環境問題牽涉到的因素極為複雜多元,我們要如何耙梳其中的脈絡?如何使用適當的分析工具?為此,《全球環境展望4》提供了一個基本的概念框架(圖1),幫助我們釐清複雜的脈絡。這份評估報告使用了“驅動力(drivers)—壓力(pressures)—狀態(state-and-trends)—影響(impacts)—反應(responses)”(DPSIR)框架來分析過去20 年裡(1987-2007)環境變化之間的相互影響。這五個重要概念,幫助我們理解自然環境與人類活動之間密不可分的互動關係。

驅動力 (drivers)
驅動力指的是間接的潛在動力或驅動力量。它們是建構社會的基本過程,它們推展人類活動而對環境造成直接衝擊。重要驅動力包括:人口、消費和生產模式、科學和技術變革、經濟需求、市場和貿易、分配模式、制度和政治框架及價值體系。每一種驅動力的特徵和重要性隨著區域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別。例如,以人口驅動力而言,多數發展中國家仍然面臨人口增長問題,而發達國家則面對人口增長停滯和老齡化問題。此外,人類對資源的需求也對環境有深遠的衝擊。

壓力 (pressures)
重要的壓力包括:物質的排放(例如污染物或廢棄物),外部輸入(如化肥、化學物和灌溉),土地利用,資源開採,生物體的變異和遷移。壓力的來源可能是人類干預而引起了預期中的環境變化(如土地利用),或者也可能是人類其他活動的故意或無意的副產品(如污染)。儘管在不同區域,每種壓力的特徵和重要性各不相同,但是導致環境變化通常是多種壓力共同作用的結果。例如,氣候變化是溫室氣體排放、森林砍伐和土地利用等活動的結果。此外,不同區域能夠產生和轉移環境壓力到其他社會的潛力也不一樣。貧窮國家的影響範圍主要是當地環境,但是生產、消耗和貿易水準高的富裕國家產生的跨界甚至全球性的環境壓力就要大得多了。

現狀與趨勢 (state-and-trend)
狀態和發展趨勢關注的主題,通常就是環境變化。環境變化可以是自然的、人為的或兩者兼有。自然過程的例子包括太陽輻射、極端自然事件、污染和侵蝕。人為的環境變化包括氣候變化、荒漠化和土地退化、生物多樣性喪失、空氣和水污染。重要的是,不同類型的自然或人為環境變化之間是互動的。一種變化的出現,例如氣候變化,就一定會順帶引起生態變化,從而導致荒漠化和/ 或生物多樣性的喪失。此外,不同類型的環境變化能相互加強或中和抵消。例如,歐洲氣候變化引起的氣溫上升,部分被氣候變化引起的洋流變化抵消了。環境變化之所以難以預測,是因為構成環境系統裡面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子系統的本身就很複雜,再加上環境變化背後的壓力來源可能是多重而非單一的。由於不同的氣候和生態狀況,環境現狀以及針對變化的復原能力在不同區域和地區內也大不相同。

影響 (impacts)
環境直接或間接地受社會和經濟的影響,但是環境一旦起了變化之後又回頭衝擊人類福祉和促成人類應對環境變化(負面的或正面的)的能力的改變。這些影響,不論是施加於人類福祉、社會和經濟部門或環境服務(environmental services)的領域,都與驅動力的特徵密切相關。因此,這些影響在發展中地區和發達地區的差異性很大。

反應 (responses)
反應關注的是人類和環境脆弱性(vulnerability)問題,並希望提供機會和方法來降低人類脆弱性和加強人類福祉。反應可以在不同層級進行,例如國家層面的環境法律和制度、區域和全球層面的多邊環境協議和制度(multilateral environmental agreements and institutions)。減輕(mitigate)和/ 或適應(adapt)環境變化的能力在各區域之間和區域內部是不同的。因此,能力建設(capacity building)應該是反應的首要任務和核心內容。

圖1 《全球環境展望4》概念框架示意圖。 可以看出以5個動態區塊 (驅動力—壓力—狀態—影響—反應)為核心的(DPSIR)框架。此外,也標示出不同空間範圍(全球,區域,地方)的重要性。 (圖片來源:《全球環境展望4》p. xx.)

參考資料:
1.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2007: Global Environment Outlook – environment for development (GEO-4). (中文版: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007:《全球環境展望4 ——旨在發展的環境》)(http://www.unep.org/geo/GEO4/report/GEO-4_Report_Full_CH.pdf
2. Report of the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Our Common Future . (http://www.un-documents.net/wced-ocf.htm)
3. Wikipedia: Brundtland Commission (http://en.wikipedia.org/wiki/Brundtland_Commission)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 9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