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能力是天生的嗎?(二)

Print Friendly

推理能力是天生的嗎?(二)(Is Inference Competency Innate?II)
國立臺灣大學數學系翁秉仁副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數學系翁秉仁副教授責任編輯

連結:推理能力是天生的嗎?(一) 

摘要:本文說明演化心理學所提供的負面證據,說明人類在論證時,空有論證形式,可能更關心利益之衝突。

本篇要來揭曉上一篇的答案,三個例子的答案都是最左邊和最右邊的卡。看看你的答案是不是正確,或者看看你所花的時間,那個例子花了你比較長的時間。

事實上,這三個試驗的邏輯結構完全一樣,試驗中的規定都是「若 P 則 Q」的形式,從左到右的卡都是「P」「~P」「Q」「~Q」的選樣。而違反「若 P 則 Q」的結果,由命題邏輯知道是「P 且 ~Q」(或寫成 P 真且 Q 假)的情況,因此必須兩面檢查的都是最左邊的 P 與最右邊的 ~Q。這三個例子的邏輯架構相同,如果人類的推理能力真的受到演化的支持,我們可以預期三個例子的結果不會相差太多,應該有足夠多的人可以答出正確的答案。

結果試驗結果很有趣,例 1 這類型問題能夠正確回答的通常都不到 $$50\%$$,例 2 類型的問題正確率達到 $$75\%$$,例 3 則很慘,反而是選中間兩者(「~P」「Q」)的達到 $$75\%$$。

這三個例子到底有什麼差異呢?例一是比較中性的例子,其內容和生活利益無關。例一答對率不佳,表示至少在這個例子測試的邏輯能力,並不那麼自然天成。

例二和例三的規定,這是有著社會契約形式的約定,裡面牽涉到「獲益」與「獲益的條件」,因此顯然牽涉到詐欺的可能性。而例二和例三的不同在於,兩者中「獲益」和「獲益條件」的位置不同。結果試驗結果顯示,人們對於這類社會契約牽涉到的可能欺騙非常敏感,不管是基於義憤還是覺得利益受侵犯,他們會傾向於去檢查詐欺的可能性:去翻「獲益」的卡,看是否滿足「獲益條件」;或者去翻違反「獲益條件」的卡,看他是否得到額外的不當獲益。

例二答對率高的原因,不表示天生邏輯能力強,只是因為這種對利益敏感的答案,正好和邏輯能力的答案位置一樣罷了。這種「巧合」在例三答對率低的事實下,顯然就瓦解了。所以如果你記錄的是時間,而且答案都正確的話,表示你可能花更多的時間和自己天生的「正義感」搏鬥,所以應該是和例 3 纏鬥最久,例 1 次之,例 2 最快。

換總而言之,人類有天賦推理能力的證據看起來很薄弱。而且更重要的是,人類在有社會契約的情境下,對於具有「若 P 則 Q」論證形式的語言,其實他在乎的只是「違約」的情況,而不是違反邏輯的部份。想必這就是造成大家(包括許多成人)在政治言論、公共辯論或網路意見表達時,老是夾纏不清的根本原因,而且這也造就了媒體人物操弄論證語言的空間。畢竟一般的政經辯論,牽涉到更模糊的語言與不同的認定利益。

數學是純然的中性語言,所以數學家討論起數學時,邏輯清楚的嚇嚇叫。但一旦陷入社會議題的辯論,難保數學家也會有一時糊塗的時刻。


延伸閱讀/參考資料

  1. 對於本文談到演化和社會行為之間的關係,有興趣的讀者可先參考 Cronin《螞蟻與孔雀》(天下),或進一步查詢內附的早期參考資料。
  2. 圖片來來源:作者 Keith Fujimoto@flickr
There are 2 comments for this article
  1. 郭灃儀 at 19:46:31

    我覺得用獲益與否或正義感並不能解釋這三題所展現的認知現象。

    其實我在第一題就猶豫了,猶豫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抽象邏輯比較生澀,反倒是這題對學生來說根本就是鮮明具體。如果要說通過考試與否也是一種獲利與否的情況,我覺得或許有一絲可能但也未必是這樣。

    我覺得問題是這三道題目,在語境上明顯帶有一些常理或通俗規則的資訊。譬如第一題,雖然字面上是「若…則…」語句,但在分數與失敗這兩者得通俗關係,卻是「若且惟若…則…」的關係。當然實際情況可能會包含一些特殊條件導致被當掉的例子,不過沒有特殊說明的話,一般常理中這樣的語境的確是隱含了這樣的邏輯關係。所以我在第一題的時候,就已經在掙扎,究竟是要依字面作答呢?還是要依常理關係作答呢?最後以我身為考試制度學生的優秀訓練,知道這種題目就是依字面就對了,管他題目是否不合常理。

    因此,我覺得這樣的語境問題不能以獲益與否一概而論,雖然對第二、三題來說,可以用這假說解釋,但在第一題中立的語境下也是會有影響,可見獲益與否並不能解釋這三題的情況。

  2. 郭灃儀 at 19:52:40

    另外,我很期待在這樣的科學文章最後,可以看到被引用實驗的相關來源~
    相信這樣更有助於大家討論~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 1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