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嘯(Tsunami)

Print Friendly

海嘯(Tsunami)
國立百齡高級中學 地球科學科汪伃鮶老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吳朝榮教授責任編輯

海嘯是波浪的類型之一

波浪的分類

  • 漣漪(capillary wave):水面波長僅數公分,週期小於1到2秒,稱之為漣漪。
  • 重力波(gravity wave): 週期約數秒至數十秒,波長由數公尺到數百公尺,波高可達數十公尺,海浪級屬於重力波。
  • 海嘯(Tsunami):由地震所引起的波浪。
  • 行星波(planetary wave):此波週期波長更長,週期可達數月之久。此類波首先於大氣中發現,氣象氣壓圖中
  • 即常可見此類波動。此外尚有其他不同種類特殊的波,如內波、瘋狗浪等等的。

由海岸或海底地震造成海床垂直移動所產生的波浪。

由海底地震造成海嘯波之示意圖。摘自Thurman, H. V. (1993) “Essentials of Oceanography”, 4th ed.。

海嘯發生時,沖向陸地的巨浪,速度可達每秒數十公尺。以速度V = 10 m/s 計算,質量M =1 kg 海水持有的動能K是K = 1/2 ×MV2= 1/2 × 1 kg ×(10 m/s)2= 50 joule。而且,海水由海面沖向陸地,至少經過幾十秒的時間,也就是這些海水「持有」這些動能至少達幾十秒。因此,海嘯的發生,一定是有造成局部海水突 然獲得大量動能的機制,海水瞬間開始快速流動,形成巨浪,這種海浪以速度V = (gh)1/2(其中g是重力加速度9.8 m/s2,h是水深)向四面八方傳播。以水深三千公尺的海面為例,V = (9.8 × 3000)1/2 m/s =170 m/s   約等於傳播速度每小時六百公里。若海水原本的平衡狀態瞬間被破壞,破壞的能量就會轉移到海水,使海水突然獲得大量動能而引發海嘯。這有以下三種可能的原因

(1)巨大外物(例如彗星)撞擊海洋
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就有個三萬三千年前產生的隕石坑(直徑約為1.2公里的彗星撞擊坑)。如果不幸有一顆彗星撞擊到海洋,則被撞的局部海水會因此被排開,並吸收彗星的動能而形成巨浪引發大海嘯。

(2)海底山崩塌;
如果海底山發生崩塌,崩塌的部分會掉落海底表,降低位能,轉換為海水的動能,使海水流動產生巨浪而引發海嘯。

(3) 海底淺層地震
一般而言,海底發生地震時並不一定會引起海嘯,但當淺層地震的規模夠大時,會造成海底地形變動,如海床垂直位移、海溝斜坡崩塌及火山爆發等現象,從而引起海面擾動而成長週期的波浪,稱為海嘯。

參考資料:
1. 科學月刊雜誌
2. 高中各版本教科書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8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