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諾古騰堡(Beno Gutenberg):古氏不連續面發現者的故事(上)

Print Friendly

貝諾古騰堡(Beno Gutenberg):古氏不連續面發現者的故事(上)
國立蘭陽女子高級中學地球科學科李協長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劉德慶教授責任編輯

貝諾古騰堡,許多人認為他是近代地球物理的奠基者。1889.6.4古騰堡誕生於德國的達姆施塔特(Darmstadt),從小他就熱愛科學,並對氣象學等發生興趣。1907年古騰堡先在其家鄉的一所技術學院(Technische Hochschule)就讀,一年之後就轉到哥廷根大學,並於1911年得到地球物理博士學位,論文的主題是關於微震,其指導老師是有名的Emil Wiechert(埃米爾 維舍特)。

維舍特在哥廷根大學建立地球物理研究所,是當時地震學界很重要的人物。從1897-1914年間,他和他的四位知名學生:Z ppritz、Geiger、Angenheister及古騰堡在《哥廷根學報》上,發表了一系列關於地球物理學的重要著作,對於地球內部構造、震波走時、震波傳播理論和地震儀的理論等,都有很重要的貢獻,因此有哥廷根學派之稱。維舍特還同Herglotz一起發表了利用震波走時,計算地球內部波速分布的著名公式(Wiechert-Herglotz Formula)。他也是最早發現地核的學者之一,並提出了地核是液體的假設。他和英國地震學家Oldham曾先後對地核的大小作出估計,不過他把地核半徑估計過大(約5000公里),而後者的估計又過小(約2600公里)。古騰堡早期著名的研究成果,即是在1913年利用Wiechert-Herglotz Formula,正確算出地核深度,根據計算震波的P波和S波必須穿越2900公里的深度,才可能抵達離震源103°弧距的地表,也才能解釋103°至143°出現的陰影區。這個位於地下2900公里分開地函和地核的介面,後人為紀念其發現,稱為古氏不連續面。以此換算出地核半徑約3470公里。古騰堡並將地函的部份以他老師維舍特之英文名:Mantle來命名。

雖然獲得了博士學位,並且很早就有研究成果的展現,古騰堡學術研究的職業生涯並不順遂。1912年他去從軍,但一年後就離開軍隊,到了史特拉斯堡大學的國際地震協會中心(the Central Bureau of the International l Association of Seismology)工作。結果一年後,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古騰堡又被徵召進入軍隊,沒多久就在戰爭中因為手榴彈炸傷頭部而離開前線,隨後轉到柏林擔任氣象預報的工作,直到戰爭結束。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隨著德國戰敗割讓亞爾薩斯和洛林給法國,古騰堡也失去了工作(史特拉斯堡是亞爾薩斯省的首府)。他的父親在家鄉達姆施塔特開了家肥皂工廠,古騰堡因為找不著工作,加上原來在工廠上班的弟弟因戰爭身亡,因而順從父親的召喚,回家族企業幫忙。這段時間,古騰堡並沒有放棄他熱愛的地球物理研究,白天他在工廠上班,晚上和週末假期則是他的研究時光。

1924年古騰堡獲得了法蘭克福大學講師的職務,但是薪水不高,因此他仍身兼肥皂工廠的工作,以維持生計。1928年古騰堡的老師維舍特去世,雖然此時古騰堡已經是全球地震學界的領導者之一,但是他企圖爭取其師所留下的哥廷根大學的學術職務卻失敗了,他也申請他師兄Angenheister在波茲坦大學所留下的教授缺,亦告失敗。其背後的原因可能是古騰堡的猶太血統,因為此時的德國,反猶太主義已日趨嚴重,古騰堡知道,他在德國的學術生涯已毫無發展空間了。

參考資料:
http://en.wikipedia.org/wiki/Beno_Gutenberg
http://www.agu.org/
http://www.emporia.edu/earthsci/student
http://baike.baidu.com/view/552235.html
http://zh.wikipedia.org/wiki
地震學原理II:地震波,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王乾盈教授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 6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