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諾古騰堡(Beno Gutenberg):古氏不連續面發現者的故事(下)

Print Friendly

貝諾古騰堡(Beno Gutenberg):古氏不連續面發現者的故事(下)
國立蘭陽女子高級中學地球科學科李協長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劉德慶教授責任編輯

機會終於來了,1929年,古騰堡到美國加州的帕薩迪納(Pasadena)參加會議,討論成立一個地震實驗室(這個地震實驗室是由華盛頓卡內基學會贊助,後來在1936年併入加州理工學院,由伍德(Wood)主持,伍德於1947年因病退休後,就由古騰堡繼任直到1958年退休),古騰堡留了下來,並在1930年成為加州理工學院的地球物理學教授。(還好他先到了美國,不然再稍後幾年,德國開始迫害猶太人時,也要被迫流亡,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在加州理工學院期間,古騰堡再創研究事業高峰,從此地震學的研究中心就由德國轉到美國,他和同事芮克特(Richter)發表了一系列研究論文和幾本重要的書,如《地球的地震活動》(Seismicity of the Earth),該書對50年代以前全球地震活動的空間分布作了詳盡的討論﹐是近代地震學的經典著作之一。1959年出版了他晚年撰寫的《地球內部物理學》(Physics of the Earth’s Interior),該書對當時的地球物理學研究作了簡要總結。

古騰堡和芮克特在1935年共同創立芮氏地震規模(Richter magnitude scale),亦稱為地震震級(local magnitude ML)其方程式為 log E(s)=11.8+1.5M , E(s)代表能量,單位是耳格(erg)

芮氏地震規模原先僅是為了研究加州地區發生的地震而設計的,並採用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儀(Wood-Anderson torsion seismometer)測量,但是因此種地震儀的限制,當地震規模ML大於6.8或觀測站距震央超過600公里便不適用。之後在1945年,古騰堡正式定義了表面波震級MS和體波震級Mb﹐把芮克特定義的地區震級標準推廣到遠震和深源地震。

古騰堡因其研究成果獲得許多殊榮,包括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擔任IUGG(International Union of Geodesy and Geophysics國際大地測量學與地球物理學協會)、SSA(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n美國地震學會)等委員會委員或主席。
他也獲選成為紐西蘭皇家學會的外國院士,1955年獲頒瑞典烏普薩拉(Uppsala)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古騰堡一生所獲的重要獎項有:
1952年的 Lagrange Prize (比利時皇家科學院所頒之拉格朗日獎)
1953年的 William Bowie medal(這是AGU(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美國地球物理聯盟的最高榮譽獎章)
1956年的 the Emil Wiechert Medal(這是DGG(Deutshe Geophysikalische Gegellschaft)德國地球物理學會以其師為名所設立的獎章,古騰堡得之,可謂薪火相傳、實至名歸吧)

古騰堡1958年從加州理工學院退休,仍不斷工作,直到1960.1.25因流感病毒而導致肺炎感染去世,享年72歲。

參考資料:
http://en.wikipedia.org/wiki/Beno_Gutenberg
http://www.agu.org
http://www.emporia.edu/earthsci/
http://baike.baidu.com/view/552235.html
http://zh.wikipedia.org/wiki/

地震學原理II:地震波,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王乾盈教授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7 −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