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金分配問題 (The Problem of Division of the Stakes)(二)

Print Friendly

賭金分配問題 (The Problem of Division of the Stakes)(二)
國立屏東高級中學數學科楊瓊茹老師

參考 賭金分配問題(一)

在費馬的解法中,他考慮再比賽三局所有可能的情況為(\(A\)表甲勝、\(B\)表乙勝):

AAA AAB ABA BAA ABB BAB BBA BBB

不過,還要比 \(3\) 局的計算方式似乎有些奇怪,因為在甲已勝 \(5\) 局的優勢下,AAA這三場中根本就不必再比最後兩局、BAB中也不用比最後一局。事實上,我們在甲得 \(6\) 勝時比賽就結束,這兩個想法乍看之下顯然有些不同,但其實是相同的。因為不管甲 \(6\) 勝時是否還打了後面那幾局,那些結果“依然存在”(參見樹狀圖)。

47190_p1 47190_p2

又例如:投擲一枚公正的硬幣,假設任何時候你只要擲出一個正面(\(A\))就算贏,擲兩次的可能結果有 \(2^2\) 種:

AA AB BA BB (B表擲出反面)

AAAB的情形中,是不必擲第二次的。可是那些結果“依然存在”,\(4\) 個完整的結果中有 \(3\) 個包含了 \(A\),你贏的機率仍是 \(\frac{3}{4}\)。

不過,當比賽的局數太多時,使用費馬的方法列出所有的結果十分繁瑣不便。此時,巴斯卡展示一套有系統的方法。比賽 \(3\) 局的 \(8\) 種情況,直接由巴斯卡三角形圖表讀出,甲贏 \(0\)、\(1\)、\(2\) 或 \(3\) 局的方法數分別為:\(1\)、\(3\)、\(3\)、\(1\) 所以,甲贏得賭注有 \(7\) 種方式、乙只有 \(1\) 種。

47190_p3

除此之外,他還給出公式解,用現代符號翻譯如下:

假設甲再贏 \(r\) 局就可以獲得賭金,而乙還要贏 \(s\) 局才可以獲得賭金,\(r\) 和 \(s\) 至少是 \(1\)。如果比賽此時終止,則賭金應當如此分配:甲獲得的賭金與全部的賭金之比例為 \(\sum\limits_{k = 0}^{s – 1} {C_k^n} :{2^n}\),其中 \(n=r+s-1\)。

考慮再比賽 \(n\) 局,所有的可能情形總共有 \(2^n\) 種,

甲贏 \(0\)、\(1\)、\(2\)、\(3\)、…或 \(n\) 局的方法數分別為 \({\rm{C}}_0^n,{\rm{C}}_1^n,{\rm{C}}_2^n,…,{\rm{C}}_n^n\)。

所以,甲至少贏 \(r\) 局的情形有 \({\rm{C}}_r^n + C_{r + 1}^n + C_{r + 2}^n +\cdots+ C_n^n\) 種,又 \(C_k^n = C_{n – k}^n\),

故 \({\rm{C}}_r^n + C_{r + 1}^n + C_{r + 2}^n +\cdots+ C_n^n = {\rm{C}}_{{\rm{s – 1}}}^{\rm{n}} + C_{s – 2}^n + C_{s – 3}^n +\cdots+ C_0^n = \sum\limits_{k = 0}^{s – 1} {{\rm{C}}_k^n} \)。

因此,甲獲得的賭金與全部賭金之比為 \(\sum\limits_{k = 0}^{{\rm{3}} – 1} {C_k^{\rm{3}}} :{2^{\rm{3}}} = {\rm{C}}_{\rm{0}}^{\rm{3}} + {\rm{C}}_{\rm{1}}^{\rm{3}} + {\rm{C}}_{\rm{2}}^{\rm{3}}{\rm{:}}{{\rm{2}}^{\rm{3}}} = {\rm{7:1}}\)。由此可見,巴斯卡三角形除了展現二項式展開式的係數,更重要的貢獻是應用在賭金分配問題的一般化解法。

參考文獻

  1. Katz, Victor J. (1993) ,《A history of mathematics.》, 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2. 曼羅迪諾著、胡守仁譯(2012),《醉漢走路-機率如何左右你我的命運和機會》,台北:天下遠見出版社。
  3.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TrianguloPascal.jpg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6 +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