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Iron)

Print Friendly

鐵(Iron)
高雄市立女子高級中學化學科洪瑞和老師/國立中山大學化學系張祖辛副教授責任編輯

在鐵系元素(鐵、鈷、鎳)中以鐵分佈最廣,約占地殼質量的5.1%,居元素分布序列中的第4位,僅次於氧、矽、鋁。鈷和鎳在地殼中的豐度分別是:1×10-3%和1. 6×10-2%。在自然界中,鐵很少以元素單質的形式存在,因為它很容易因氧氣、水氣存在而氧化。鐵的主要礦石有:赤鐵礦Fe2O3、磁鐵礦Fe3O4、褐鐵礦2Fe2O3 • 3H2O、菱鐵礦FeCO3、黃鐵礦FeS2。鈷和鎳在自然界常共生,重要的鈷礦和鎳礦是輝鈷礦CoAsS和鎳黃鐵礦NiS • FeS。

一般認為人類發現鐵並使用鐵大約在西元前2000年,最早使用的鐵器是用來自外太空的隕石製造的,也稱為隕鐵。鐵的元素符號是Fe,來自於它的拉丁文名稱,Ferrum,英文名稱為 Iron。鐵及鐵的合金是目前最常用的金屬及最常見的鐵磁材料。新鮮的鐵表面是銀灰色金屬光澤,但在空氣中易氧化而呈紅褐色的氧化物薄層,鐵銹的成分比較複雜,通常用Fe2O3 • xH2O表示。純鐵比鋁還要軟,但摻入雜質(如碳)後,可增強它們的硬度。今日,鋼鐵工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鋼鐵的產量常作為國家工業發展的標誌。鋼鐵是最重要且應用最廣的金屬材料。

鐵的冶煉主要由鐵礦石(赤鐵礦、磁鐵礦)在高爐中由C、CO還原而得鐵水,熔渣主要是由氧化鈣、氧化矽組成。由高爐所得的鐵稱為生鐵,因含碳、硫、鎂、磷、錳等雜質而變脆、變硬。工業上會再進一步地依使用需求,調整鐵合金的成份比例。

鐵是最重要的基本結構材料,鐵合金用途廣泛,不同鐵合金的力學性能不同,而純鐵因質軟在工業上用途甚少。高純度的鐵是用氫氣還原純氧化鐵來製取,也可由羰基錯合鐵,經熱分解得到純鐵。鐵可與酸作用產生氫氣,但與濃硝酸反應時,在鐵的表面生成了一層氧化物保護層,因此裝載濃硝酸的容器可使用鐵製品。鐵有多種同素異形體(allotropes),α、γ、δ,在不同溫度下會有不同的堆積形式,進而改變其鐵磁特性。某些特種鋼中含有鎳如不銹鋼含9%的鎳和18%的鉻。

(1) 鐵的化合物(鐵的化合物主要有+2、+3價氧化數)
① 鐵(Ⅱ)的化合物
a. 氧化亞鐵和氫氧化亞鐵:
氧化亞鐵呈鹼性,溶于酸形成二價鐵鹽。將鹼加到不含空氣的亞鐵鹽溶液中,起初得到白色膠狀的氫氧化亞鐵沉澱。當與空氣接觸時,氧氣會將亞鐵氧化,而使顏色很快加深,最後變為棕紅色的氫氧化鐵(Ⅲ)。
4Fe(OH)2 + O2 + 2H2O → 4Fe(OH)3
Fe(OH)2可與酸作用形成Fe2+;與濃鹼溶液作用時可生成[Fe(OH)6“>4錯離子。

b. 亞鐵鹽:
重要的亞鐵鹽有硫酸亞鐵FeSO4 • 7H2O(俗稱綠礬)、硫酸亞鐵銨、FeSO4 (NH)2SO4 • 6H2O(俗稱摩爾鹽)和氯化亞鐵FeCl2

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中,把純鐵溶於稀硫酸中即可生成硫酸亞鐵。在工業上可用氧化黃鐵礦的方法,製取硫酸亞鐵:2FeS2 + 7O2 + 2H2O → 2FeSO4 + 2H2SO4。在一般條件下,自溶液中析出的是淺綠色的七水合硫酸亞鐵,工業上可作染料。鐵(Ⅱ)鹽的固體或溶液易被氧化。硫酸亞鐵在空氣中可逐漸失去部分結晶水,同時,晶體表面有黃褐色的鹼性硫酸鐵(Ⅲ)生成:4FeSO4 + O2 + 2H2O → 4Fe(OH)SO4。因此亞鐵鹽固體應密閉保存,溶液應新鮮配製。配製時,除要加入適量的酸,抑制Fe2+的水解外,還應加入少量單質鐵(如鐵釘)或抗氧化劑防止Fe2+被氧化。

c. 錯合物:
Fe(Ⅱ)具有很強形成錯合物的傾向。常見配位數為6。重要的Fe(Ⅱ)錯合物有:六氰化鐵(Ⅱ)酸鉀K4[Fe(CN)6“>,(它的三水合物K4[Fe(CN)6“>•3H2O是黃色晶體俗稱黃血鹽)及環戊二烯基鐵(C2H5)2Fe(二茂鐵)等。

黃血鹽是實驗室常用的試劑,常溫下穩定。加熱至373K時開始失去結晶水,變成白色粉末,繼續加熱可發生分解反應:K4[Fe(CN)6“> → 4KCN + FeC2 + N2

在溶液中[Fe(CN)6“>4能與Fe3+、Cu2+、Cd2+、Co2+、Mn2+、Ni2+、Zn2+等離子生成特定顏色的沉澱,這些反應常用來鑑定某些金屬離子。

[Fe(CN)6 “>4與Fe3+作用時,生成深藍色的沉澱:Fe4[Fe(CN)6“>3,俗稱普魯士藍(Prussian blue)。普魯士藍在工業上常用作染料或顏料。

② 鐵(Ⅲ)的化合物
a. 三氧化二鐵Fe2O3有α和γ兩種構型,α型是順磁性的,而γ型則是鐵磁性的。在自然界存在的赤鐵礦是α型。將硝酸鐵或草酸鐵加熱可製得α型Fe2O3;將Fe3O4氧化所得產物是γ型Fe2O3。γ型Fe2O3在673K以上可轉變為α型。三氧化二鐵可以用作紅色顏料、塗料、媒染劑、磨光劑以及作為一些化學反應的催化劑等。 鐵除了生成FeO和Fe2O3之外,還生成一種FeO和Fe2O3的混合氧化物Fe3O4 (磁性氧化鐵)。它具有磁性,是電的良導體,是磁鐵礦的主要成分。將鐵或氧化亞鐵在空氣或氧氣中加熱都會得到Fe3O4

b. 三氯化鐵FeCl3是比較重要的鐵(Ⅲ)鹽。無水三氯化鐵是用氯氣和鐵粉在高溫下直接合成的。它明顯地具有共價性,能用昇華法純化,其熔點(555K)、沸點(588K)都比較低,易溶解在有機溶劑中,673K時它的蒸氣中有雙聚分子Fe2Cl6存在,氯原子在Fe(Ⅲ)的周圍呈四面體排列。在1023K以上雙聚分子會解離為單分子。三氯化鐵易潮解、易溶於水,可形成含有2~6個分子水的水合物,其水合晶體一般為FeCl3 • 6H2O,加熱FeCl3 • 6H2O晶體則水解,失去HCl而生成鹼式鹽。

c. 錯合物:Fe3+與X、SCN、CN和C2O42等許多配位基都能形成穩定的錯合物。其中Fe3+與SCN作用生成血紅色的[Fe(SCN)n“>3-n。該反應常作為鑒定Fe3+的特效反應。六氰化鐵(Ⅲ)酸鉀K3[Fe(CN)6“>俗稱赤血鹽,外觀為橘紅色晶體,易溶於水,在鹼性溶液中有一定的氧化能力,可將氫氧根氧化產生氧氣。在近中性時會水解。
故赤血鹽溶液使用時應使用新鮮配製者。[Fe(CN)6 “>3與Fe2+作用時生成滕氏藍沉澱(Turnbull’s blue)。實驗證明:滕氏藍的結構和組成與普魯士藍一樣,它們應屬於同一種物質。

Fe3+與F作用時生成無色的[FeF6“>3錯離子。[FeF6“>3的穩定性較大,在定性分析中常應用該反應排除待測液中Fe3+對反應的干擾。

d. Fe3+的水解性:Fe3+的電荷比較大,正電場強度較強,在溶液中水解性顯著。水解過程很複雜,水解程度會受溶液pH值、溫度的影響。

參考資料:
1. http://en.wikipedia.org/wiki/Iron
2. 車雲霞、申泮文,2005年,化學元素周期系,南開大學出版社。
3. Geoff Rayner-Canham, Tina Overton, 2006, Descriptive Inorganic Chemistry, 4th ed., Freeman.
4. 司學芝、劉捷、展海軍,2009年,無機化學,化學工業出版社。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4 +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