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口服疫苗治療C型肝炎

Print Friendly

益生菌口服疫苗治療C型肝炎
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范姜文榮編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李冠群副教授責任編輯

編譯來源:科学技術振興機構(JST)

Bifidobacterium_adolescentis_Gram

圖一: Bifidobacterium比菲德氏菌屬,為革蘭氏陽性菌、非游動性,是常呈分岔的厭氧細菌。(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日本神戶大學為主的研究團隊,透過與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及國際協力機構的合作,成功開發出治療C型肝炎的益生菌1口服新型疫苗,可望能提高C型肝炎的標準治療法的治癒率。該研究成果刊載於近期疫苗科學期刊「Vaccine」線上版。

C型肝炎病毒的慢性感染病患,據估計世界上有高達1億8千萬人以上,這些患者易發展成肝臟相關疾病,如肝硬化或肝癌。日本神戶大學的研究團隊,經研究估計在開發中國家印尼也有約700萬的慢性感染病患,但目前的治療藥物價格相當高,無法提供給許多人有效的治療。

目前C型肝炎的標準治療法,是使用長效型干擾素2及抗病毒核酸誘導體(ribavirin)兩者併用療法,或者再加上NS3蛋白酶抑制劑之三者併用療法。在日本C型肝炎病毒基因型1b的感染者,經使用兩者併用療法,約50%未能成功治療;即使三者併用療法,仍約30%患者未能成功治療,因此有必要去開發更有效的治療法。

C型肝炎患者對C型肝炎病毒的免疫反應微弱,是導致C型肝炎易於慢性化、難於治療的原因之一。若能增強患者對C型肝炎病毒的專一性細胞性免疫力,應能提高標準治療法的治癒率。到目前為止,治療疫苗雖有研究報告提及製造基改病毒,來誘導C型肝炎病毒的專一性細胞免疫反應,但因活體基改病毒會受到基改生物相關法律的規範,無法立即進行臨床應用。

為了誘導產生細胞免疫反應,該研究團隊選定NS3蛋白質的CD4及CD8之抗原決定基3,將製作能表現GLBP及NS3的融合蛋白質之載體(Vector),移植入比菲德氏菌(圖一),製成能表現C型肝炎病毒的部分NS3蛋白質之基改比菲德氏菌。對小鼠口服投藥該菌,成功誘導出C型肝炎病毒的專一性細胞免疫反應。實驗前推測此菌經由口服投藥,運送至腸道,藉由腸道關聯免疫組織4,能誘導全身對C型肝炎病毒,產生專一性細胞免疫反應。後經由小鼠動物實驗,證實細胞免疫反應指標,如干擾素γ(interferon γ)或介白素-12(interleukin-12),有顯著意義的增加。

比菲德氏菌常被作為益生菌,使用在優酪乳等健康食品,安全性高,是安全的疫苗來源。另外,益生菌能提高對微生物病原的整體抵抗力,也是此新型治療疫苗的優點。基改比菲德氏菌即使加熱殺菌後,在小鼠動物實驗證實也能誘導C型肝炎病毒專一性細胞免疫反應。加熱殺菌後的細菌,因不受基改生物相關法律的規範,所開發的基改比菲德氏菌,在C型肝炎治療的臨床應用上,具備有利的條件。

關鍵詞 :

  1. 益生菌 : probiotics,對改善腸道細菌叢平衡有益的微生物,如添加在優格的比菲德氏菌。
  2. 長效型干擾素 : 指pegylated interferon-α,干擾素為生物體分泌抑制病毒成長的物質。
  3. 抗原決定基 : epitopes,此處所謂的CD4與CD8之epitopes,是指位於NS3蛋白質尚可以被CD4 T細胞與CD8 T細胞辨識的抗原決定基。
  4. 腸道關聯免疫組織 : gut-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腸道粘膜內的淋巴組織,特別在小腸末段的迴腸(ileum)具有Patch’s patches 許多淋巴小結(lymphatic nodules ),聚集許多T細胞、B細胞、及樹狀細胞。

延伸閱讀 :

1.解開C型肝炎纖維化機制

http://highscope.ch.ntu.edu.tw/wordpress/?m=20140227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6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