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場理論

Print Friendly

晶場理論 (crystal field theory, CFT)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三年級 俞姿宇

  • 概論

晶場理論於 1929 年由漢斯·貝特 (H. Bethe) 和約翰·凡扶累克 (J.H. van Vleck) 首先提出。主要用 d 軌域開裂 (splitting) 的情況來解釋錯合物的顏色、磁性、立體構型、熱力穩定性和錯合物畸變。1

錯合物的中心金屬經常是過渡元素,過渡元素具有五種相等能量的 d 軌域,在空間中的方向都不同。首要假設是將配位鍵都視為正負電荷相吸的純離子鍵,配位基 (ligand) 的孤對電子視為負的點電荷,或是部分負的電偶極;帶正電的中心金屬離子處於負電荷配位基所形成的晶體場中。當配位基加進來形成錯合物後,由於受到晶體場的交互作用,五種 d 軌域的能量會受到影響,此謂 d 軌域開裂。

  • d 軌域開裂

錯合物的空間構型也會影響配位體形成的晶體場,像是平面四邊形、正四面體或是正八面體,中心金屬離子的 d 軌域受到的排斥力都不同,造成不同的開裂情況。

在八面體的錯合物中,d 軌域會分裂成兩個較高 (eg) 和三個較低 (t2g) 的簡併 (degenerate) 軌域,兩者之間的能量差稱為分裂能 (ligand-field splitting parameter, Δ)(圖一)。若分裂能量差恰為可見光的能量範圍,錯合物就會呈現顏色。起因於空間構型,使得d軌域中,dz2和dx2-y2這兩個軌域的電子雲集中在有配位基負電荷的位置上,斥力大,因此能量提升,提升量為0.6Δ,這兩個等能量的軌域稱為 eg 軌域,而dxy、dyz和dxz在空間中與配位基的位置剛好錯開,能量比 eg 低,比原來未配位的 d 軌域能量低了0.4 Δ,這三個等能量的軌域稱為 t2g 軌域(圖二)。

pic1

圖一、正八面體形錯合物的 d 軌域能量改變情況(來源:參考資料3)

pic2

圖二、正八面體形錯合物的五種 d 軌域與配位基的空間關係(來源:參考資料4)

  • 分裂能大小

分裂能 Δ 和中心金屬的性質、帶電量有關,高價的金屬離子 Δ 值大,因為中心金屬有高電荷密度,則配位鍵鍵長較短,電子雲之間的作用力就越強;同時,同族元素,週期越大者 Δ 值大,因為 4d, 5d 的半徑比 3d 大,與配位基電子的作用力強,原則上,距離靠近就會有較強的斥力,d 軌域開裂程度就越大。

中心原子的 Δ 順序大致如下:

Mn2+<Ni2+ < Co2+ < Fe2+ < V2+ < Co3+ < Mo3+ < Rh3+ < Ru3+ < Pd4+ < Ir3+ < Pt4+

當中心原子一定時,分裂能 Δ 的大小隨配位基不同改變,主要遵循以下的順序:

I2+ < Br < S2- < SCN < Cl < NO2 < N3- < F < OH < C2O42-< O2- < H2O < NCS < CH3CN < py
< NH3 < en < bpy < phen < NO2 < PPh3 < CN  < CO

由於 Δ 值由光譜確定,故該順序也稱為光譜化學序列 (spectrochemical series),用以表示配體場強度順序,配位基的強弱度可以估計此錯合物的顏色和磁性強度。2

  • 發展

晶場理論中忽略了共價鍵在配位鍵中的影響,原子軌域重疊的作用沒有被考慮進去,因此,晶場理論與分子軌域理論 (molecular orbital, MO) 結合,發展出配位場理論 (ligand field theory),是目前錯合物的結構理論1,光譜化學序列可用配位場理論來解釋,分裂能的來源也能有更進一步的說明。


參考文獻

  1. Crystal field theory — Wiki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Crystal_field_theory
  2. Atkins, P. et al. (2010) Inorganic Chemistry, 5th ed., pp. 473 – 483,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Oxford.
  3. Crystal Field Theory : — WOLFRAM RESEARCH. http://scienceworld.wolfram.com/chemistry/CrystalFieldTheory.html
  4. Crystal Field Theory (CFT), An Introduction — THE UNIVERSITY OF INDIES http://wwwchem.uwimona.edu.jm/courses/CFT.html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5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