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狀況下理想氣體與真實氣體間的熵值差-以SO2為例(二)

Print Friendly

標準狀況下理想氣體與真實氣體間的熵值差-以SO2為例(二)
The entropy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deal gas and real gas under standard condition – a case study in SO2 (II)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兼任教師 邱智宏

連結:標準狀況下理想氣體與真實氣體間的熵值差-以SO2為例(一)

二、伯特洛方程式和臨界點

欲求出不同氣態物質在伯特洛方程式中的 $$a$$、$$b$$ 數值,則需對此方程式稍作瞭解。現以水蒸氣為例,以壓力對莫耳體積作圖,在 $$200^\circ C$$ 時,會出現一段水平線(NLJ),即體積減小壓力不變,此時開始有氣體凝結為液體,當溫度愈高時,水平的部分逐漸減短,到 $$374^\circ C$$ 時,水平線成為一點$$(C)$$,此點稱為臨界點( critical point ),此時液、氣間的界面消失,此點的溫度及壓力分別為臨界溫度$$(T_c)$$及臨界壓力$$(p_c)$$。

65144_p1

圖一$$~~~$$水的等溫線,在虛線範圍內氣、液二相共存,範圍外僅存一相,虛線的最高點為臨界點。逗點線為利用凡得瓦爾方程式計算的等溫線。 (取自參考資料1, p.215)

在臨界點時,$$\displaystyle (\frac{\partial p}{\partial V_m})_T=0,(\frac{\partial^2 p}{\partial V^2_m})_T=0$$ ,因此利用此特性,可求出該物質之伯特洛方程式在臨界點時,$$a$$、$$b$$ 值和 $$T_c$$、$$p_c$$ 間的關係。因此將伯特洛方程式即 $$(2)$$ 式對莫耳體積微分

$$\displaystyle (\frac{\partial p}{\partial V_m})_T=\frac{-RT}{(V_m-b)^2}+\frac{2a}{TV^3_m},~(\frac{\partial^2 p}{\partial V^2_m})_T=\frac{2RT}{(V_m-b)^3}-\frac{6a}{TV^4_m}$$

上列二式在臨界點 $$(T=T_c,p=p_c)$$ 時均等於 $$0$$,所以可簡化如下:

$$\displaystyle \frac{RT_c}{(V_{m,c}-b)^2}=\frac{2a}{T_cV^3_{m,c}},~\frac{2RT_c}{(V_{m,c}-b)^3}=\frac{6a}{T_cV^4_{m,c}}$$

將上列二式相除可得 $$V_m=3b$$,再將其代回 $$(2)$$ 式及上式,經過適當簡化,可得 $$a$$、$$b$$ 與 $$T_c$$、$$p_c$$ 間的關係如下:

$$\displaystyle a=\frac{27R^2T_c^3}{64p_c},~b=\frac{RT_c}{8p_c}$$

將上式代入 $$(11)$$ 式可得下式:

$$\displaystyle S^\circ_{m,id}-S^\circ_{m,re}\approx \frac{2a}{RT^3}p^0=\frac{27RT_c^3p^\circ}{32p_cT^3}~~~~~~~~~(11)$$

三、二氧化硫於 $$298.15~K$$ 的 $$S^\circ_{m,id}-S^\circ_{m,re}$$

經過冗長的推導,終於得到立即可用的 $$(11)$$ 式,只要將欲求物質的臨界溫度、臨界壓力及標準壓力,溫度代入,便可求出理想氣體與真實氣體間的熵值差,還好各物質的臨界壓力及溫度均為可查的實驗數據。經查二氧化硫的 $$T_c=430.8~K$$、$$p_c=77.8~atm$$,欲求 $$1~bar$$、$$298.15~K$$ 時的差異情況,可代入 $$(11)$$ 式,其計算結果所下:

$$\begin{array}{ll} S^\circ_{m,id}-S^\circ_{m,re} &\approx\displaystyle\frac{27RT_c^3p^0}{32p_cT^3}\\&=\displaystyle \frac{27\times 8.314\times 430.8^3\times 101325}{32\times 77.8\times 101325 \times 298.15^3}\\&=\displaystyle 0.27~J\cdot mol^{-1}\cdot K^{-1}\end{array}$$

實際查表 $$\mathrm{SO_2}$$ 的相對熵為 $$248.22~J\cdot mol^{-1}\cdot K^{-1}$$,雖然理想氣體與真實氣體間的熵值差佔整體相對熵的比例很小,但理論上仍是不可以省略的部分。

四、結論

本文以 $$\mathrm{SO_2}$$ 為實例計算在標準狀態為 $$1~bar$$、$$298.15~K$$ 時,其理想氣體與真實氣體間的相對熵相差多少。由計算結果顯示,兩者之間實際相差不大,僅佔整體相對熵的千分之一,但在理論上,仍舊是不可以忽略的部分。

本文所利用模擬真實氣體的方程式,是使用伯特洛方程式,由於在低溫的情況,它的準確度比凡得瓦爾方程式來得準確,至於高溫的情況則恰好相反。整個公式的推導過程,除了伯特洛方程式以外,為了微分的便利性,尚使用了維里方程式及泰勒展開式等,足見數學的推導在物化課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另外,要求得純物質的相對熵,本文僅為下列式中的一個小步驟:

\begin{multline*}\displaystyle S^\circ_{m,T}=\int_{0}^{T_m}\frac{C^\circ_{p(s),m}}{T}\mathrm{d}T+\frac{\Delta_{fus}H^\circ_{m}}{T_m}+\int_{T_m}^{T_b}\frac{C^\circ_{p(l),m}}{T}\mathrm{d}T+\frac{\Delta_{vap}H^\circ_{m}}{T_m}\\\displaystyle+\int_{T_b}^{T}\frac{C^\circ_{p(g),m}}{T}\mathrm{d}T+(S^\circ_{m,id}-S^\circ_{m,re})\end{multline*}

上式等號右邊的第一、三、五項分別為固相、液相、氣相區間的熵值變化,第二、四項分別為熔解及氣化時的熵值變化,如果學子有興趣可自行推導,或參考高瞻平台的相關文章。


參考文獻

  1. N. Levine(1988), Physical Chemistry (3rd ed.). p211~225,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2. 純物質相對熵的求法-以SO2為例,高瞻計畫資源平台,http://highscope.ch.ntu.edu.tw/wordpress/?s=邱智宏
  3. W. F. Giauque and C. C. Stephenson, J. Am. Chem. Soc. 1938, 60, 1389.
There is 1 comment for this article
  1. 王顗堯 at 17:11:29

    算出V=3b 之後後續是要怎麼算出 a b????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4 −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