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腎損傷的新療法

Print Friendly

急性腎損傷的新療法(Novel therapy to cure acute kidney injury)
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范姜文榮編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李冠群副教授責任編輯

編譯來源:AIM投与による急性腎不全治療につながる革新的成果

腎臟是過濾血液內廢物、排泄尿液的重要器官。若腎臟機能衰退,血液中堆積廢物,將導致體內各種器官運作出現障礙。因出血導致腎臟局部缺血、細菌感染、或藥劑使用等因素,造成腎臟機能急速衰退,稱為「急性腎損傷(acute kidney injury)」。急性腎損傷有時能自行改善,但通常致死率相當高,也具誘發慢性化腎損傷高風險。若變成「慢性腎損傷(chronic kidney disease)」,將來就必需接受洗腎。過去雖有許多研究,但仍無法確立急性腎損傷的治療方法。

日本東京大學醫學研究所的研究團隊發現,一種原來由巨噬細胞分泌,用來抑制細胞凋亡(apoptosis)的蛋白質-AIM(Apoptosis Inhibitor of Macrophage),能直接作用於腎臟,治癒急性腎損傷。其研究成果於2016年1月刊載科學期刊「Nature Medicine」。

健康時,蛋白質AIM與免疫球蛋白Ig M(immunoglobulin M)互相結合存在血液內。Ig M是巨大分子複合體(大於1000 kDa),使得AIM無法排泄至尿液。但若出現急性腎損傷,腎臟內形成尿液的管道-腎小管(renal tubule)受到死細胞殘骸堵塞,造成腎臟機能衰退,此時全身血液內的AIM迅速自Ig M解離,變成分子量40 kDa以下的游離AIM,通過腎絲球至腎小管內,附著於死細胞殘骸上。腎小管前段的近曲小管(proximal tubule),其上皮細胞透過高度表現膜蛋白KIM-1(Kidney Injury Molecule-1)及KIM-1的AIM配位基(ligand),將AIM標記的死細胞殘骸,藉由吞噬作用(phagocytosis)移至上皮細胞內,使死細胞殘骸所造成的堵塞迅速得以清除,腎臟機能因而獲得改善。

69712_p1

圖片來源 : 譯者組織玻片拍攝提供

研究團隊進一步發現,無AIM的基改小鼠若出現急性腎損傷,造成堵塞的死細胞殘骸則無法清除,腎臟機能常顯著惡化,導致死亡;且即使AIM正常的小鼠,若出現急性腎損傷重症,體內AIM量不足使死細胞殘骸完全被清除,則仍常造成腎臟內堵塞以致死亡。不論以上何種情況,經靜脈注射,腎小管內堵塞都能戲劇性地清除,迅速改善腎臟機能,致死率顯著降低。

換言之,研究團隊認為當血液中AIM量不足時,藉由投予AIM,能迅速改善急性腎損傷,迴避腎損傷慢性化風險。急性腎損傷患者身上,也會出現血液中AIM轉移至腎小管並附著於死細胞殘骸的現象,因此藉由AIM治療急性腎損傷病患也應有效。

該研究發現, AIM有希望成為治療急性腎損傷之確實有效的方式。且急性腎損傷治癒後,若定期地投予AIM清除腎臟的死細胞殘骸,相當有機會降低急性腎損傷再發或慢性化風險。此外,AIM原本就存在人類血液中,因此AIM治療法的安全性應該也相當高。


名詞解釋

  1. 蛋白質AIM : Apoptosis Inhibitor of Macrophage,最初發現由巨噬細胞(macrophage)所分泌,可抑制細胞凋亡(apoptosis)。後來研究發現AIM隨細胞種類不同,具有抑制細胞凋亡以外的各種機能。

延伸閱讀

  1. 腎臟的排泄作用(Excretion)
    http://highscope.ch.ntu.edu.tw/wordpress/?p=3721
  2. 腎素-血管收縮素-醛固酮系統
    http://highscope.ch.ntu.edu.tw/wordpress/?p=2853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 5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