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上位作用 -上

Print Friendly

基因的上位作用 (Epistasis)-上
國立竹北高中徐淨/國立竹北高級中學生物科張雅菱老師修改/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李冠群助理教授責任編輯

基因的交互作用有很多種,一般常見的顯性作用(dominance),其交互作用的基因是位於同一基因座(locus);而上位作用(epistasis)則是兩交互作用的基因分別位於不同的基因座上。上位作用常和顯性作用混淆,其實兩者的定義與作用是不相同的。

顯性作用一般又有完全顯性(complete dominance)、半顯性(partial dominance)和等顯性(co- dominance)三種。

孟德爾的豌豆實驗就是一種完全顯性。例如,表現出高莖豌豆或矮莖豌豆都受同一基因座上的基因控制(T或t),這對位於同一基因座的基因稱為「對偶基因(alleles)」或「等位基因」。TT(顯性同型合子,dominant homozygous)、Tt (異型合子,heterozygous)兩種基因型(genotype)表現高莖性狀(顯性性狀);而tt (隱性同型合子,recessive homozygous)則表現矮莖(隱性性狀)。當只要有1個顯性基因出現時,此性狀將表現出顯性性狀。動物一些致死、半致死或缺陷基因也呈現完全顯性遺傳,且有害基因通常為隱性的。

半顯性是指雜合子的性狀表現介於顯性及隱性同型合子表現的性狀之間。

等顯性是指兩基因之間沒有顯、隱性之分,因此雜合子基因型的兩個基因都會表現各自的性狀出來。如果要瞭解是何種形式的顯性作用,可從雜合子基因的表現型和另外兩種純合子基因的表現來比較 (參考下表)。

上位作用的概念則是某一基因座上的基因表現型(phenotype)受另一個或多個基因座上的基因影響,也就是兩個獨立的遺傳基因對同一性狀發生作用。

上位作用的典型例子是藍眼瑪莉(Blue-eyed Mary)的花色表現。一基因決定花是否有顏色(沒有顏色是指白色),另一基因決定花色為藍色或洋紅色。當藍眼瑪莉含有兩個白色對偶基因,則無論後者基因表現為何,花色都為白色。由此可知,決定花是否有顏色的基因在基因交互作用中佔優勢,我們稱之為上位基因。

請參閱基因的上位作用 (Epistasis)-下

 


 

參考資料
1.http://en.wikipedia.org/wiki/Epistasis
2.http://www.biology-online.org/dictionary/Epistasis
3.《動物育種學解析 Understanding Animal Breeding》Richard M. Bourdon/原著 國立編譯館/主譯出版
4.《彩色圖解生物學辭典》Anne C. Gutteridge/原著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物學系教授 黃生 史金 燾/審定 和記圖書出版社/發行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5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