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年臺灣旱災作為介紹(下)

Print Friendly

104年臺灣旱災作為介紹(下)(Introduction of Drought Contingency procedure in Taiwan 2015 (II))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系電腦輔助工程組博士班 陳奕竹/財團法人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副執行長 謝維權

連結:104年臺灣旱災作為介紹(上)

三、104 年旱災應變過程

表一、104 年旱災應變過程

時間 事件 / 應變
103/11/17 水利署成立「旱災經濟部水利署災害緊急應變小組」
103/12/2 經濟部成立「旱災經濟部災害緊急應變小組」
104/2 各水庫蓄水率僅剩 3 至 5 成
104/2/26 中央成立「旱災中央災害應變中心」
104/3/27-5/8 於水利署 10 樓成立旱災應變中心
104/5/20 受梅雨影響,北部及中部區域旱情大為紓解
104/5/25 旱災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撤除
104/6/8 水利署應變小組解編

如上表一顯示,在 104 旱災長達 9 個月的抗旱期間,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召開 4 次工作會議,經濟部緊急應變小組召開 9 次工作小組會議,水利署緊急應變小組召開 25 次會議,各區水資源局共召開 53 次旱災緊急應變會議及相關水源調度協調會,均邀集農委會、各轄區之地方政府、水利會、自來水公司等相關供水用水單位進行水源調度協調,並就氣象及各供用水單位之未來發展,依技術分析進行情勢研判,提前部署分工辦理各項抗旱措施,如停灌、水源調度、限水及人工增雨等,並對外發布水情燈號訊息,使民眾知悉水情狀況,逐步促成全民抗旱共識,就可能發生情境,預擬因應策略,提早整合各部會及縣市政府資源以為因應。

四、104 年旱災之停灌及限水措施

抗旱期間為降低民生及工業缺水衝擊,「旱災經濟部災害緊急應變小組」分別於 103 年 12 月 31 日、104 年 1 月 9 日、104 年 2 月 12 日公告停灌區域,全臺停灌面積總共 43,659 公頃(如圖四所示),每公頃最高補償 85,000 元。

73613_p4

圖四、104 年旱災全臺停灌休耕分布圖(來源:參考文獻 5)

抗旱期間實施第一階段限水(黃燈-夜間減壓)以上縣市計有 11 個,影響總人口數約 1,332 萬人(圖五),詳細的水情燈號時空變化可參考經濟部水利署關於 104 年度旱災的相關報告(參考文獻 4, 5)。

73613_p5

圖五、104 年旱災水情燈號變化及旱災應變一覽圖(來源:參考文獻 5)

五、104 年旱災之檢討策進

104 年旱災期間合計動員水車總載水量 38,459 噸,臨時供水站總供應水量 31,731 噸,水資源回收中心總載水量 10,636 噸。各部門有次序地推動加強區域調度、促進城市節水、農業節水灌溉及人工增雨等工作,在全民配合下各縣市總節水率達 8% 以上,抗旱期間各城市節水總量達 6,895 萬噸,各階段節限水成果相當於 2.2 座寶山第二水庫,有效的運用有限的水資源,終得化解旱情,將缺水可能造成之衝擊降至最低。由於近年全球暖化及氣候變遷,對臺灣地區之降水時空分布變化,仍有相當程度之不確定性,旱澇的轉變更為難以預測,做好抗旱整備及應變演練,方能因應不預期的乾旱,降低災害衝擊,未來仍需持續推動之議題:

  1. 宣導節水環境教育、建立節水型社會。
  2. 檢修及汰舊自來水管線,減少水資源漏失。
  3. 清淤及保留或增闢埤塘增加儲水空間。
  4. 用水回收再利用,加強回收水之循環運用。
  5. 定期檢查維護抗旱井功能,以備緊急獲取水源,解決缺水問題。
  6. 持續進行人工增雨實驗研究,爾後乾旱時才能發揮功效。
  7. 加強中長期之氣候研究,希望研究成果能減低旱災之衝擊程度。

參考文獻

  1. 台灣地區水資源的困境與因應之道|水資源網路特展。http://web.fg.tp.edu.tw/~earth/learn/water/water8.htm
  2. 認識水情燈號|水利署電子報。
    http://epaper.wra.gov.tw/Article_Detail.aspx?s=48DDE833DB1AA31D
  3. 五之一:十年大旱,看見缺水的臺灣|環境報導
    http://greennews.tw/index.php/201507/4588
  4. 臺灣水利資源開發利用新思維—場1 楊副署長與談|經濟部水利署。
    http://www.slideshare.net/katty902/1-4317378
  5. 「供水情勢分析及因應作為」報告|經濟部水利署。
    http://www.slideshare.net/OpenMic1/ss-43302392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 7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