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凍原與極地凍原-下

Print Friendly

高山凍原與極地凍原 (Alpine Tundra and Arctic Tundra) -下
天主教聖心女子高級中學生物科許家榕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張永達副教授責任編輯

◎極地凍原

分佈:在北半球的分佈如下圖橘色部分所示。

特徵:

1.氣溫:全年嚴寒,至少8個月份平均溫在0 ℃以下;最熱月平均溫在10 ℃以下,一般在夏季白天氣溫上升至約12 ℃,有時日最高溫可至15 ℃至18 ℃,但最低溫也可以在0 ℃以下。

2.降水:和沙漠一樣降水量少,年平均少於250 mm,最大降水常集中在夏天,且常以暴風雪形式降水,即使最熱月仍存在「霜凍現象」,即溫度低於地面和物體表面,當有水汽凝結成白色結晶形成白霜,對植物可能造成凍害。

3.濕度:雖然降水少,但蒸發量也小。北極海沿岸多雲霧,蒸發量少,故仍屬濕潤區。在夏季氣溫上升,表面凍土層融化,但由於地面以下水分凍結,水份無法往下滲透儲存使得地面積水非常潮濕,形成沼澤、湖泊和溪流。此地是一個非常多風的地區,風速常達48-97 km/hr。

4.地質:一部份土壤凍結,有25-90 cm深,另一部份則為裸露岩石。

5.生物組成:夏季凍土融化時,剛好有水分提供植物生長繁殖。此區約有1700種維管束植物、48種陸地哺乳動物。儘管每年的沼澤地有成千上萬的昆蟲和鳥類遷徙至此,但大部分時候生物多樣性還是很低。物種族群通常較小。在北極凍原優勢物種包括:北美馴鹿(馴鹿)、麝香牛、北極兔、北極狐、雪鴞、旅鼠和北極熊。在加拿大和俄羅斯等許多國家通過保護生物多樣性行動計劃,在此地區有一些保護棲息地的方案。

極地凍原的現況與未來:

由於氣候惡劣,極地凍原地區少有人類活動。但某些地區有豐富自然資源,如石油和鈾。近來時代改變,阿拉斯加、俄羅斯和其他一些地區,人為活動已經造成嚴重威脅。加上因為溫度較低,這些造成的破壞,往往生態系需要更長的時間來修復。又由於全球暖化,使某些永凍土融化,改變了該地區的物種的生存環境。

在1970年代,凍原曾是一個碳槽(carbon sink),但今天,它卻成了碳的來源(carbon source)。全球約三分之一的土壤碳束量(soil-bound carbon)是在凍原地區。當永凍土融化後,這些碳會以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形式釋放,而它們都屬於溫室氣體,可能使暖化更加速,此一影響已經在阿拉斯加觀察到。

請參閱高山凍原與極地凍原 (Alpine Tundra and Arctic Tundra) -上

 


 

參考資料
1.農委會林務局自然資源與生態資料庫
http://econgis.forest.gov.tw/forest_type/main.asp?type_id=1
2.Biomes of the world
http://www.thewildclassroom.com/biomes/alpinetundra.html
3.wikipedia/ Tundra
http://en.wikipedia.org/wiki/Tundra
4.wikipedia/alpine tundra
http://en.wikipedia.org/wiki/Alpine_tundra
5.wikipedia/Krummholz
http://en.wikipedia.org/wiki/Krummholz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 4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