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史

和算中的行列式(4):降階展開法(Determinants in Wasan (4): The Reductive Algorithm)

和算中的行列式(4):降階展開法
(Determinants in Wasan (4): The Reductive Algorithm)
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林倉億老師

連結:和算中的行列式(3):關孝和的《解伏題之法》(下)

關孝和提出相當於今日的行列式求法後,吸引不少和算家相繼投入研究,不僅改正了關孝和算法中的錯誤(當行列式是五階以上時,所求得的值是錯的),也提出了新的算法。本文要介紹的,就是相當於今日高中課堂上俗稱的「降階展開法」,也稱為「范德蒙 (Vandermonde, 1735-1796, 法國) 展開法」。

在目前可見的文獻中,最早寫出這個算法的是井關知辰 (Izeki Tomotoki)。井關知辰在1690年所著的《算法發揮》上卷中,用「陽率」來稱呼行列式,而「陰率」則是行列式展開後的結果。例如,「平陽率」、「立陽率」、「三陽率」分別代表二階、三階、四階行列式,「平陰率」、「立陰率」、「三陰率」則代表對應的行列式展開式。井關知辰在書中最高列出了「四陽率」與「四陰率」,也就是五階行列式及其展開式,並寫下如何展開更高階「陽率」的方法。 

和算中的行列式(3):關孝和的《解伏題之法》(下)(Determinants in Wasan (3): Seki Takakazu’s Kai Fukudai no Ho (Methods of Solving Secret Questions), Part 2)

和算中的行列式(3):關孝和的《解伏題之法》(下)(Determinants in Wasan (3): Seki Takakazu’s Kai Fukudai no Ho (Methods of Solving Secret Questions), Part 2)
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林倉億老師

連結:和算中的行列式(2):關孝和的《解伏題之法》(上)

〈和算中的行列式(2):關孝和的《解伏題之法》(上)〉介紹了關孝和如何從解多元高次方程組中,發展出類似今日行列式的概念。然而,即便是今日,多元高次方程組求解仍是一件困難的工作。所以,關孝和能處理多元高次方程組,更顯得他在數學上的造詣深厚。以下透過幾個簡單的實例,讓讀者更熟悉關孝和的方法,也指出這個方法也有無能為力的時候。

例1:解 $$\left\{ \begin{array}{l} {(x – 1)^2} + {(y – 1)^2} = 1\\ {(x – 2)^2} + {(y – 2)^2} = 5\\ {(x – 3)^2} + {(y – 3)^2} = 13 \end{array} \right.$$。

【關孝和的方法】:

方程組可整理成 $$\left\{ \begin{array}{l} ({y^2} – 2y + 1) – 2x + {x^2} = 0\\ ({y^2} – 4y + 3) – 4x + {x^2} = 0\\ ({y^2} – 6y + 5) – 6x + {x^2} = 0 \end{array} \right.$$,

利用係數所成行列式 $$\left| {\begin{array}{*{20}{c}} {{y^2} – 2y + 1}&{ – 2}&1\\ {{y^2} – 4y + 3}&{ – 4}&1\\ {{y^2} – 6y + 5}&{ – 6}&1 \end{array}} \right| = 0$$,

但左式展開後各項均消去,得到 $$0=0$$ 的恆等式,而非 $$y$$ 的方程式,因此無從求 $$y$$ 之值。

和算中的行列式(2):關孝和的《解伏題之法》(上)(Determinants in Wasan (2): Seki Takakazu’s Kai Fukudai no Ho (Methods of Solving Secret Questions), Part 1)

和算中的行列式(2):關孝和的《解伏題之法》(上)
(Determinants in Wasan (2): Seki Takakazu’s Kai Fukudai no Ho (Methods of Solving Secret Questions), Part 1)
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林倉億老師

連結:和算中的行列式(1):創立者關孝和

關孝和《解伏題之法》(1683年)的主要內容是解多元高次方程組。他提出了六個步驟:真虛、兩式、定乘、換式、生剋、寄消。其中的第五個步驟「生剋」,就相當於今日將行列式展開的過程,其「生」(以紅色表示)、「剋」(以黑色表示)就是在決定展開後每一項的正、負號。以今日的術語來說,關孝和在書中提出相當於將二至五階行列式展開的方法,並寫下二至四階的行列式展開式。

以二階行列式為例,關孝和呈現的方式如下表一,

然後說乙丙相乘是「生」,丁甲相乘是「剋」,

用今日符號表示的話,就是 54862_eq1

關孝和還用下圖一來表示這規則。

54862_p1

和算中的行列式(1):創立者關孝和(Determinants in Wasan (1): Seki Takakazu, the originator)

和算中的行列式(1):創立者關孝和
(Determinants in Wasan (1): Seki Takakazu, the originator)
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林倉億老師

日本江戶時代 (1603-1867,即德川幕府時代) 的數學家在吸納了來自中國的數學知識後,獨立發展出許多新理論及新算法,後人就將這時期的數學稱為「和算」,這時期的數學家就稱為「和算家」。在這些和算家中,最突出也最具代表性的一位,就是關孝和。他不但被後世稱為「算聖」,更是世界上最早提出行列式的人之一。

我們對關孝和的生平所知不多,就連他是不是在1642年出生的,現在仍有爭議;不過,1708年離開人世,這殆無疑問。關孝和本姓內山,過繼給一位關姓武士後才改姓。關孝和是甲府宰相德川綱重及其子德川綱豐的家臣,擔任「勘定吟味役」的職位,相當於會計總管的職務。在德川綱豐成為德川將軍的養子後,關孝和也就成為幕府直屬的武士,官至「御納戶組頭」,負責幕府的用具。總而言之,關孝和在官途上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就是以家臣的身份,為領主奉獻心力。

相較於平凡的仕途,關孝和在數學上的成果就更顯得非凡燦爛了。

西方行列式的發展:貝祖的研究

西方行列式的發展:貝祖的研究
(The Development of Determinants in West: Bézout’s Work)
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林倉億老師

萊布尼茲雖然可被視為西方第一個做出行列式相關研究的人,但他對後來的發展影響並不大(參閱本網站〈行列式的濫觴:萊布尼茲 (1)〉一文)。真正廣為人知的,是克拉瑪對聯立方程組的研究,以其名命名的「克拉瑪公式」更是現行高中教材中的內容。關於克拉瑪在行列式方面的工作,也請參閱本網站的文章:〈克拉瑪公式(2):克拉瑪的公式〉,筆者在此不再贅述。但也要提醒讀者,在克拉瑪之前,蘇格蘭愛丁堡大學的數學教授麥克勞林已提出相當於二元與三元聯立方程組的「克拉瑪公式」,本網站〈各式聯立方程組的程序性解法(1):麥克勞林與卡丹諾〉一文對此有簡短的介紹。本文要介紹的,是法國數學家艾帝安‧貝祖 (Étienne Bézout, 1730-1783) 於1764年提出的成果。

改變歷史進程的17個方程式

改變歷史進程的17個方程式
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蘇俊鴻老師編譯/國立臺灣大學物理系王名儒教授責任編輯

編譯來源:The 17 Equations That Changed The Course Of History

數學圍繞在我們四周,它在許多方面型塑(shaped)我們對這個世界的理解。

2013年,身為數學家,也是科普作者的伊恩.史都華(Ian Stewart)出版了《改變世界的17個方程式》(The 17 Equations that Changed the World)一書。近來,我們在Dr. Paul Coxon的Twitter (由數學輔導老師,也是部落客的Larry Phillips所註冊)上發現這個他摘錄書中方程式所成的簡便表格:

馬可夫生平簡介(2)(A Brief Introduction of Markov’s Life: Part 2)

馬可夫生平簡介(2)(A Brief Introduction of Markov’s Life: Part 2)
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數學科林倉億老師

連結:馬可夫生平簡介(1)

1905 年馬可夫退休後,他持續機率理論的研究,並開始專注在後來被稱為「馬可夫鏈 (Markov chain)」的問題上。當時馬可夫努力想要建立適用於一般情況下的機率極限法則,並同時推展某些理論的應用。

1906 年,馬可夫提交一篇論文〈大數法則在相依變數上的推廣〉(The Extension of the Law of Large Numbers on Mutually Dependent Variables),後人所稱的「馬可夫鏈」或是「馬可夫矩陣」,就是首次出現在這篇論文之中。此後,馬可夫陸續發表幾篇有關這主題的論文,不但得到各種一般化的結果,也導出在某些條件限制之下,中央極限定理是成立的。

馬可夫生平簡介(1)(A Brief Introduction of Markov’s Life: Part 1)

馬可夫生平簡介(1)(A Brief Introduction of Markov’s Life: Part 1)
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數學科林倉億老師

馬可夫 (Andrei Andreevich Markov, 1856~1922)在高中時就展露數學上的天賦與興趣,寫了他生平第一篇數學論文。雖然這篇論文並不是新的創見,但已經深深吸引到兩位聖彼得堡大學的數學教授科爾金 (Aleksandr Korkin, 1837~1908)與佐洛塔瑞夫 (Yegor Ivanovich Zolotarev, 1847~1878)的目光,後來馬可夫不僅進入聖彼得堡大學就讀 (1874年),還參加了這兩位教授專為優秀學生開設的研討班。

克拉瑪公式(2):克拉瑪的公式(Cramer’s Rule, Part 2: Cramer’s Original Rule)

克拉瑪公式(2):克拉瑪的公式(Cramer’s Rule, Part 2: Cramer’s Original Rule)
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數學科林倉億老師

摘要:本文介紹克拉瑪在其書中所呈現的公式,與今日的克拉瑪公式在表現方式上並不相同。

連結:克拉瑪公式(1):克拉瑪生平及著作介紹

原來的克拉瑪公式

在沒有行列式的輔佐下,克拉瑪只能逐項寫出,但他給出一個很有趣的法則來寫出聯立方程組的解公式。

以下利用 \(x\)、\(y\)、\(z\) 的一次聯立方程組說明克拉瑪的方法:

\(\left\{ \begin{array}{l} {a_{ 1}}x + {b_{ 1}}y + {c_{ 1}}z = {d_{ 1}}\\ {a_{ 2}}x + {b_{ 2}}y + {c_{ 2}}z = {d_{ 2}}\\ {a_{ 3}}x + {b_{ 3}}y + {c_{ 3}}z = {d_{ 3}} \end{array} \right.\\\Rightarrow \displaystyle x = \frac{{{d_{ 1}}{b_{ 2}}{c_{ 3}} – {d_{ 1}}{b_{ 3}}{c_{ 2}} – {d_{ 2}}{b_{ 1}}{c_{ 3}} + {d_{ 2}}{b_{ 3}}{c_{ 1}} + {d_{ 3}}{b_{ 1}}{c_{ 2}} – {d_{ 3}}{b_{ 2}}{c_{ 1}}}}{{{a_{ 1}}{b_{ 2}}{c_{ 3}} – {a_{ 1}}{b_{ 3}}{c_{ 2}} – {a_{ 2}}{b_{ 1}}{c_{ 3}} + {a_{ 2}}{b_{ 3}}{c_{ 1}} + {a_{ 3}}{b_{ 1}}{c_{ 2}} – {a_{ 3}}{b_{ 2}}{c_{ 1}}}}\)

克拉瑪公式(1):克拉瑪生平及著作介紹(Cramer’s Rule, Part 1: Cramer’s Life and Writings)

克拉瑪公式(1):克拉瑪生平及著作介紹(Cramer’s Rule, Part 1: Cramer’s Life and Writings)
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數學科林倉億老師

摘要:本文介紹克拉瑪公式及克拉瑪的生平、著作。

現在的克拉瑪公式

在求一次聯立方程組之解時,最常提及的解公式就是「克拉瑪公式」。以二元一次聯立方程組與三元一次聯立方程組為例:

\((1)\) 給定 \(x\)、\(y\) 的一次聯立方程組 \(\left\{ \begin{array}{l} {a_{ 1}}x + {b_{ 1}}y = {c_{ 1}}\\ {a_{ 2}}x + {b_{ 2}}y = {c_{ 2}} \end{array} \right.\)

令 \(\Delta = \left| { \begin{array}{*{20}{c}} {{a_{ 1}}}\\ {{a_{ 2}}} \end{array} \begin{array}{*{20}{c}} {{b_{ 1}}}\\ {{b_{ 2}}} \end{array} } \right|\),\({\Delta _{ x}} = \left| { \begin{array}{*{20}{c}} {{c_{ 1}}}\\ {{c_{ 2}}} \end{array} \begin{array}{*{20}{c}} {{b_{ 1}}}\\ {{b_{ 2}}} \end{array} } \right|\),\({\Delta _{ y}} = \left| { \begin{array}{*{20}{c}} {{a_{ 1}}}\\ {{a_{ 2}}} \end{array} \begin{array}{*{20}{c}} {{c_{ 1}}}\\ {{c_{ 2}}} \end{array} } \right|\)。

則當 \(\Delta \ne 0\) 時,\(\displaystyle x=\frac{\Delta_x}{\Delta}\),\(\displaystyle y=\frac{\Delta_y}{\Delta}\)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