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Where are you going?—–淺談訊號序列(Signal Peptide)

Print Friendly

蛋白質,Where are you going?—–淺談訊號序列(Signal Peptide)
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生物科林玟娟老師/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李冠群助理教授責任編輯

構成生物體的基本分子中,若扣除水分,在剩餘的成分中,就屬蛋白質所佔的比例最高:約佔50﹪。除了在「量」上稱霸外,它同時也是最具多樣性的分子,不僅種類繁多,功能更是包羅萬象,諸如:構成細胞膜上的運輸蛋白、作為細胞骨架的成分、催化粒線體內進行的呼吸作用、或在細胞核內參與DNA的複製…….等等,實在是多到難以形容的地步!

在細胞內,蛋白質是由核糖體以胺基酸為原料製造的,科學家由電子顯微鏡的觀察得知,核糖體有些會附著在內質網表面,有些則游離於細胞質中,通常分泌性蛋白質和膜蛋白是由前者製造,而送至細胞核及粒線體等胞器的蛋白質,則由後者來合成。經估算,人體每個細胞內約含有十億個蛋白質分子,這些蛋白質分子分別在細胞不同的區域(各種胞器)執行不同的生理功能,有的甚至會送出細胞外去影響別的細胞(分泌性蛋白,例如:胰島素)!那麼,蛋白質分子在新合成時,如何能準確無誤的得知自己該往何處去呢?

該問題的解答是由德裔美國科學家布洛貝爾(Gunter Blobel)研究知曉的。他在1970年代初期發現:新合成的蛋白質,其本身的胺基酸序列中具有內在訊號,稱為「訊號序列」(signal peptide),是指揮蛋白質自身何去何從不可或缺的訊息。經二十年的研究,他精確地找出這些分子的作用機轉,並清楚解釋細胞如何以訊號序列,控制蛋白質在細胞內的運送。這項成就,使他榮獲1999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蛋白質在細胞內剛開始合成時,其胺基酸序列的前端(即N端,見註釋)會帶有特定的訊號序列,約由3-60個胺基酸構成。以分泌性蛋白或膜蛋白為例,在合成之初,核糖體會先轉譯出訊號序列,細胞質中有一種核蛋白,稱為SRP(signal recognition particle),能辨識該訊息序列並與此序列結合,此時核糖體合成蛋白質的工作會暫停,隨後SRP會與內質網上的SRP受體結合。SRP受體其實是內質網上一個跨膜蛋白質的一部份,此跨膜蛋白質尚具有通道的功能,且能與核糖體結合。所以,當SRP與受體結合時,核糖體也會被帶至內質網表面附著,而已合成的蛋白質片段(包括訊號序列)則經由通道,進入內質網的囊腔中。接著核糖體會恢復合成蛋白質的工作,越來越長的胺基酸多肽鏈被推入內質網的囊腔中,而訊號序列則被內質網囊腔中的酵素切除。待蛋白質合成完畢,經修飾作用後,會被送至高基氏體,再利用囊泡送至細胞表面或分泌至細胞外。

蛋白質的訊號序列,有如信件的郵遞區號,能讓蛋白質準確的運送到該去的地方。除了上述的例子外,目前已知尚有其他的訊號序列是將蛋白質送至細胞核、粒線體、葉綠體等胞器中。

細胞的生理功能要能順利進行,端賴這些具功能性的蛋白質能正確無誤的送達目的地。現今已有眾多證據顯示,人類許多遺傳疾病都與蛋白質運送機制出了差錯有關,例如:黏多醣症、家族性高膽固醇血、原發性高草酸鹽尿症等。由此可知訊號序列的研究,是解答生物細胞內正常運作的鑰匙,是將來生物醫學的重要課題。

※註釋:蛋白質是由一條或多條多肽鏈構成,多肽鏈的兩端分別稱為N端和C端,核糖體合成多肽鏈時,是由N端向C端延長,所以蛋白質的前端係指N端。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 2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