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突觸可塑性(下)

Print Friendly

雜談突觸可塑性(下)(Synaptic Plasticity II)
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碩士 謝秉男

連結:雜談突觸可塑性(上)

四、可塑性的機制:天時地利人和

對此,欲探討突觸可塑性的機制,可由下列幾大要素出發:

(一) 突觸前神經元相關。如圖三左下所示,我們知道當動作電位傳到軸突末端 (axon terminal) 時會激發鈣離子通道,使鈣離子進入細胞內,促使釋放囊泡裡頭的神經傳導物質。因此可能機制包含:(1) 鈣離子通透程度;(2) 囊泡釋放機率的增減;(3) 回收神經傳導物質能力的增減。 

73325_p3

圖三、突觸可塑性之可能機制示意圖。(作者謝秉男自繪)

(二) 突觸後神經元相關。如圖三右下所示。我們知道神經傳導物質釋放後將會與相對應的受器 (receptor) 結合,並隨之開啟離子通道。以前段提及的麩胺酸 (glutamate) 為例,其受器主要包含 AMPA 受器與 NMDA 受器兩大類。 AMPA 受器會使鈉離子通透,NMDA 受器則可以讓鈉離子與鈣離子皆通透,使突觸後神經元去極化。其中,鈣離子進入突觸後神經元後,如圖三所示,透過複雜的訊息傳遞鏈,可能與 CaMKII, ERK, PKA, PKC, CREB 這幾種蛋白質相關,最後使細胞膜上受器增加,造成長期增益現象 (LTP)。其中,複雜的次級訊息傳遞鏈的變化,當中訊息路徑的增減,都可能導致原本針對 X 刺激的 100% 反應量發生變化,可能變成 150% 反應量,可能變成 50% 反應量,儘管其他外在條件都沒有改變。

(三) 時間因素。”Fire together, wire together.” 是常被神經科學家們用來解釋可塑性的一句格言,意思是一起激發動作電位的細胞們,自然就會連結在一起。神經元有如此特性,其實人們也是如此物以類聚,若是頻率合調,自然地就會成為夥伴,產生新的連結關係。如下圖四所示,左右兩邊是同樣的連結關係,一個突觸後神經元接收同樣強度的三條興奮型刺激(1, 2, 3 號)。左圖情境為三個刺激誘發時間不同,因此疊加反應(sum, 紅色)平平;右圖為一理想情況,三個刺激誘發時間完全相同,因此疊加反應就得以超越既有的閾值 (threshold),可能引起鈣離子流入細胞內,進而產生可塑性。

然而,以上僅論及一組神經元的關係,但通常一個神經元會接收不只一個訊息,如圖四所示,若是將三條訊息增加成十條訊息,而且裡頭有興奮與抑制性突觸,那麼其交互作用將會非常複雜與多元。事實上,突觸可塑性並非全是好事,像是慢性疼痛就已被認為與突觸可塑性相關,因此了解不同情況下的可塑性機制,才有辦法制定出相對應的解決方案,也有助於深入了解記憶形成機制或是其他相關的知識。

73325_p4

圖四、突觸可塑性的時間因素。(作者謝秉男自繪)

五、反思突觸可塑性與生活

由於人類目前對於大腦的認識仍十分有限,本文僅能逐步拆解問題,供讀者們梳理問題的思路以及認識這個問題的本質。行文至此僅解釋了既有連結關係的強化或衰減,但連結關係的新生與裁剪也是可能的,這通常在幼兒期與青春期時發生,待關鍵時期過後,連結關係就大致固定了。必須強調的是,過了關鍵期並不會喪失可塑性,訊息的傳遞過程仍持續地進行修飾與整合,這好比是練習大隊接力的精華就在於協調前後棒次的關係,其目的是讓訊息傳遞變得更加順暢,這跟我們練習樂器和學習騎車的道理是一致的:保留那些有益的動作,去除那些多餘的動作。

最後談生活與突觸可塑性的關係。網際網路讓人們得以更廣泛且有效的連結,就好比神經元之間的連結一般,使得我們的生活經驗就和大腦一樣具有可塑性。以臉書為例,我們普遍有數百個好友,但可能因為按了不同的讚與不同的互動關係,於是透過演算法逐漸讓我們總是只能看到特定好友的動態更新,這就是長期增益現象 (LTP);另一方面,有些儘管關係並未解除的好友,但他們的消息始終不會出現在牆上,我們之間的關係就已經弱化到好比消失一般,這就是 長期抑制現象 (LTD)。如此,我們物以類聚同仇敵愾,戴上玫瑰色的眼鏡,傾向看到那些我們想看到的事物,在同溫層內取暖,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LTP / LTD 這樣特性有時反而使人固化既有的意識型態,這是我們必須警戒的。

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突觸可塑性使人可以一直都在變化以因應外在的各種挑戰,讓我們能夠有更多的同理心,永遠都有機會改變。


參考文獻

  1. Bear, M. F., Conners, B. W., & Paradisco, M. A. (2001). Neuroscience: Exploring the brain, Chapter 5, 6, 25.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 Wilson, E. O. (1998). Consilience: the unity of knowledge, Chapter 6. New York: Vintag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