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的擬態(Insect Mimicry)

Print Friendly

昆蟲的擬態(Insect Mimicry)
桃園縣立幸福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陳美如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張永達副教授責任編輯

擬態理論可說是後達爾文時代對天擇說最偉大的運用(Fisher,1958)。
自從1862年貝氏(Henry Walter Bates,1825–1892)提出昆蟲的貝氏擬態理論以來,關於擬態的相關論述陸續被提出。Wickler (1965) 對擬態有非常廣泛的延伸,本文對擬態(mimic)的敘述則僅聚焦於昆蟲:一個物種顏色、外型、圖案或行為上類似於另一個物種,或一系列的物種彼此擬態,而使潛在的掠食者產生混淆。

昆蟲擬態的型式有:
(1)貝氏擬態(Batesian mimicry):擬態者模仿另一種對掠食者不可口的生物,兩者生活於同一時空,隨機與掠食者相遇,而擬態者比被擬態者的數量少,使掠食者產生誤認。以台灣蝴蝶為例:紅斑脈蛺蝶(Hestina assimilis formosana)擬態青斑蝶屬蝴蝶(Tirumala spp.);雌擬幻蛺蝶(Hypolimnas misippus )的雌蝶擬態斑蝶屬蝴蝶(Danaus spp.)(請見附錄)。

(2)穆氏擬態(Müllerian mimicry):由穆勒(Johann Friedrich Theodor Müller,1821-1897)於1897年提出,指的是兩種以上皆不可口的物種彼此擬態,使掠食者無法辨識,於是這些彼此擬態的昆蟲,其被掠食的機會是隨機的,與其在棲地的數量成正比。穆氏擬態原本單指不同物種演化出相似的顏色與型態,但Wallace (1889)則將其範圍延伸至具有相似基因相似性狀的一群生物。以台灣蝴蝶為例:斑蝶屬(Danaus spp.)內的成員及紫斑蝶屬(Euploea spp.)內的成員常有互相擬態的現象。

(3)侵略性擬態(aggressive mimicry):由Edward Bagnall Poulton’s (1856-1943)於1890年提出,指   掠食者、寄生蟲、寄生蜂形成擬態,以減少被獵物、寄主認出的機會,減少入侵時的阻礙, 這個理論與貝氏擬態或穆氏擬態之不同點在於,扮演天擇角色的入侵或掠食生物也在擬態的行列中。如Myrmecoris gracilis的外型長得很像螞蟻且以螞蟻幼蟲為食。

(4)韋斯曼氏擬態(Wasmannian mimicry):擬態者模仿寄主的體型或動作,以達到與寄主共同生活於同一巢穴或棲所的目的。例如:大部分是社會性昆蟲會有這種現象,如:白蟻、螞蟻、蜜蜂、黃蜂。

參考資料:
1.Carl W. Rettenmeyer (1970) Insect mimicry. Annu. Rev. Entomol,15:43-74
2.Fisher, R.A. (1958) The Genetic Theory of Natural Selection,2nd revised ed. (Dover,New York,N. Y.,291pp.)
3.Wikipedia. Aggressive mimicry. 網址:http://en.wikipedia.org/wiki/Aggressive_mimicry. 最後修改日期:2010-02-24
4.Wikipedia. Ant mimicry. 網址:http://en.wikipedia.org/wiki/Ant_mimicry  最後修改日期:2010-02-04
5.Wikipedia. Mimicry.  網址:http://en.wikipedia.org/wiki/Mimicry 最後修改日期:2010-03-31

特別感謝: 台灣蝴蝶保育學會 黃行七老師蝴蝶資料及圖片提供特別感謝: 台灣蝴蝶保育學會 黃行七老師蝴蝶資料及圖片提供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 3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