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中的化石(Fossils)

Print Friendly

生物學中的化石(Fossils)
台北縣立海山高級中學生物科謝可欣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張永達副教授責任編輯

「化石」(fossils)這個詞彙人人耳熟能詳,已學習者、未學習者,大抵都能模糊地說個大概。如果你問一名高中生,他或許能說出一些較為精確的定義,例如:是古生物的遺骸、痕跡,或遺物。但若再加以追問-多古老的生物叫古生物?什麼樣的東西叫遺物,他大概就要支支吾吾了。

不能怪學生支支吾吾,做為演化直接證據的化石,橫跨了地質學與生物學兩門科學。本文的目的,在探討生物學上常見的化石爭議,希望能有助釐清。

要探討化石,當然要先知道什麼是化石。化石的第一個要件為時間,在地質時間一萬年以上地層內所發現的生物遺骸才能稱為「化石」,所以溫泉區地下水雜質沉澱形成的岩石中所夾雜的葉子、木片等硬化物不是化石,因為他們不是古代生物。那麼一萬年以內的生物遺骸呢?可以稱為「亞化石」(subfossils)。

第二個條件是生物必須自然死亡,在自然條件下為沉積物所埋沒。因此早期人類食用過的貝類,其遺骸依定義是不可稱為化石的,須歸類於考古化石。考古學與古生物學經常混淆在一起,其實,他們各有自己研究的對象和範圍。大體來說,古生物學研究的範圍是從地球上生命開始出現,到人類出現。生命出現之前的研究為天文學範圍,而進入人類社會後則為考古學範圍。但有時界線並不分明,所以古時候人類使用的土器、石器等器具到底是不是化石經常引起爭議,但依此定義來說,應屬考古學上的範疇。

跟生物無關的也不叫作化石,但海岸或河岸常見的波紋(ripple mark)、雨跡(rain print)或龜裂(suncrack)等,常被稱為化石。雖然這是不正確的,不過為了便於研究地質形成時的形態,也只好把它歸入化石了。

有些物質則因很像生物痕跡,而容易被誤認為化石。例如變質岩與火成岩的裂縫中,有與蕨類葉片相似的「模樹石」,這是氧化錳的礦物出現在裂痕表面所致。另外像「鏡肌」,是一種岩石斷層,其光澤面很像煤炭的質料,或者岩石風化後表面成網狀,看起來好像海綿化石。這些貌似生物的岩層,實際上都沒有生物的跡象,因此均不可歸類為化石。

參考資料:
1. 鍾廣吉(2006),「台灣的化石」,台北遠足文化,第10-13頁。
2. 楊訓庭(1979),「化石的研究」,台北正中書局,第1-4頁。
3. 戚啟勵(1989),「化石與古生物」,台灣省立博物館,第7-9頁。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5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