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馬最後定理(Fermat’s Last Theorem)

Print Friendly

費馬最後定理(Fermat’s Last Theorem)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洪萬生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洪萬生教授責任編輯

費馬最後定理是一個響叮噹的名字,本文提供一個簡要的故事版本,希望有助於理解此一定理的解決過程之歷史意義。

費馬最後定理當然跟費馬有關,請先看費馬的故事。

費馬(Pierre de Fermat, 1601-1665)是數學史上公認最偉大的業餘數學家。他年輕時他就讀法學院,後來擔任法國城市土魯斯(Toulouse)的市議員。隨著經歷與職位的提升,最後成為土魯斯刑事法庭的成員。作為一位法官,費馬被大家認為頭腦清楚,但時常心不在焉。

從上述這個有關費馬生涯的片段,完全看不出為何直至今日我們仍會紀念他與談論他。我們會這麼做的理由,當然與他生命的另一面向有關。在費馬人生的某一時間點,或許是他在波爾多(Bordeaux)就讀大學的時候,他發現了數學,而這個發現成為他寄託終生的熱情所在。

如同那個時代的許多學者,費馬的數學工作起源於對古希臘數學著作的研究。他早期的工作之一,是「復原」偉大幾何學家阿波羅尼斯的著作- 這顯然是文藝復興學術傳統的延續。那本書在當時只有斷簡殘篇流傳下來(大多數是結果的列表,沒有證明),而費馬嘗試讀懂它,將闕漏補上,並給出完整的證明。他從希臘幾何得到啟示,發展出許多重要的想法。例如,為了解決某些幾何問題,他發明了一種方法,可用方程式描述曲線,這是座標幾何的一種形式。他也發展出一些求極大值、極小值與切線的方法,其中的想法類似於後來牛頓與萊布尼茲在十七世紀末發明的微積分。

費馬從未將他任何的研究結果出版。他是在書信中討論數學- 這是數學尚未制度化之前,數學家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剛開始,他與友人通信,最後,也跟其他的數學家在書信中交流。他在幾何上的研究引起了頗多注意,所以,費馬在信中非常仔細地討論這部分。因此,我們現在對費馬這部分的研究所知甚詳。

但是,其他的數學問題也讓費馬著迷。那是些有關數論的研究。在研究數論的過程中,他接觸到了古希臘數學家丟番圖(Diophantus)的研究。丟番圖對費馬有巨大的影響。費馬所說「關於整數的問題」,開始出現在他的書信之中。

費馬死後,他的兒子薩姆爾 (Samuel) 在1607年決定出版父親的部分筆記。特別地,他發現在父親擁有的一本丟番圖的著作中,每頁邊緣的空白處有許多父親留下的筆記。薩姆爾決定,他不只要公開父親的筆記,他要出版一本新版的丟番圖,其中包含費馬的筆記。這就是一個大謎團的開端。

丟番圖在書中提及一個問題,要將一個平方數(如 \(25\))寫成兩個平方數之和(如 \(16+9\))。在這個問題旁邊,費馬寫下了「相反地,若要將一個立方數分為兩立方數,或是一個四次方分成兩個四次方,或一般任意超過二的次方分成兩個相同次方,都是不可能的。關於此事,我發現了一個令人驚歎的證明,但這裡的空白太窄,無法容納這個證明。」換句話說,費馬宣稱方程式 \(x^3+y^3=z^3\) 沒有整數解,且所有形如  \(x^n+y^n=z^n\) 的方程式,只要指數 \(n\) 大於 \(2\),都無整數解。而且他認為自己可以證明這個說法。

從十八世紀開始,數學家開始意識到費馬那些「關於整數的問題」有多麼深刻。其中最重要的推手是歐拉(Leonhard Euler)。接著,是十九世紀的數學家蘇菲‧姬曼(Sophie Germain,一位傑出的女數學家)、狄里克利(Lejeune Dirichlet)、勒讓德(Legendre)、拉梅(Gabriel Lamé)以及庫默爾(Ernst Kummer)等等,都做出了階段性的貢獻。

不過,在庫默爾之後,有關這個定理的一般證明仍無多少進展。1909年,一位富有的德國數學家沃爾夫斯凱爾(Paul Wolfskehl)捐出十萬馬克賞金,給提出正確證明的人。在此重賞之下,失敗証明的提供者源源不絕而來,但隨著一次大戰之後德國的經濟崩潰,賞金也消失了。接下來的數十年,僅僅為了可能得到的名聲,就使得人們創造出更多錯誤的証明,可是,那有效的証明似乎還是遙不可及。

因此,當英國數學家懷爾斯(Andrew Wiles)在1993年6月宣布他找到證明時,令世人十分驚訝。原來,在1987年美國數學家里貝特(Kenneth Ribet)證明了一個定理,將費馬最後定理與1950年代被提出的谷山-志村(Taniyama-Shimura)猜想連結起來。這個連結讓懷爾斯開始嘗試解決問題,在經過數年的單獨工作之後,他設法證明了那個猜想,也完成了費馬最後定理的証明。

試想,費馬在空白處的筆記是於1630年代寫下的,且這段筆記在數百年後成為數學界最有名的未解問題,由此我們不難了解,這會引起全世界多少的關注與反應。電子郵件四處傳遞這個消息。《紐約時報》頭版與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晚間新聞都報導此事。所有人都想一睹這個證明。

不過,接下來的是數個月的沉寂。証明太過困難的各種謠言甚囂塵上。終於,在1993年12月,懷爾斯以電子郵件向大家宣布,在證明中的確有一個邏輯鏈結上的缺陷,而他正在著手解決。接下來的又是幾個月,懷爾斯必定是狂熱地工作。他說研究這個問題的前六年是很愉快的,但最後一段嘗試解決「缺陷」的時期則極為痛苦。儘管如此,最後他還是成功了。1994年9月,他宣布證明已完成,且讓兩份手稿流通。一份由懷爾斯寫成,包含大部分的證明,除了其中一個步驟必須參考另一份手稿。第二份手稿由他自己與他之前的學生理查‧泰勒(Richard Taylor)完成,包含了那個完成證明的關鍵步驟。經過了約350年的歲月,費馬最後定理終於成為一個定理了!而懷爾斯也在1998年的國際數學家大會中獲頒特別獎(有史一來第一遭),以表彰他年逾不惑,仍能完成此一不朽的成就。

從這個簡短的故事,教師可以跟學生分享哪些「歷史教訓」呢?由於畢氏定理的整數解(亦即畢氏三數解)密切相關刁番圖的原始問題,所以,至少討論前者之解法,再設法連結到三次冪的解之不可能。製造這種數學知識的大驚奇,或許是可以參考的教學策略吧。

參考書目:

  1. 齊斯‧德福林 (2011).《數學的語言》,台北:商周出版社。
  2. 賽門‧辛 (1998).《費瑪最後定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8 −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