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傳記:1905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Johann Friedrich Wilhelm Adolf von Baeyer

Print Friendly

化學傳記: 1905 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Johann Friedrich Wilhelm Adolf von Baeyer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一年級高煒翔/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葉名倉教授責任編輯

約翰‧弗雷德里克‧威廉‧阿道夫‧馮‧拜爾 (Johann Friedrich Wilhelm Adolf von Baeyer ( 1835-1917)

阿道夫‧馮‧拜爾於,一位傑出的德國化學家。於1870年因為成功的用靛紅與三氯化磷反應進行還原合成了靛藍(Indigo),接著於1878年從苯乙酸中合成靛紅,因此完成了靛藍的全合成。並於1880年確定靛藍的分子結構。從1880年到1882年中,馮‧拜爾更進一步的將靛藍由肉桂酸和鄰硝基苯甲醛反應得到靛藍。因為成功的分析出靛藍的結構而獲得1905年化學諾貝爾獎。

 

靛藍染料(Indigo Dye)

阿道夫‧馮‧拜爾於1835年10月31日出生於德國柏林,起初在德國柏林大學攻讀物理學和數學,而後前往海德堡在羅伯特‧威廉‧本生(Robert Wilhelm Bunsen,1812-1899)的門下修習化學。畢業後,於凱庫勒‧馮‧斯特拉多尼茨(Friedrich August Kekulé von Stradonitz,1829-1896)的實驗室從事於化學方面的研究,最後在1858年於德國獲得博士學位。隨後他繼續追隨凱庫勒‧馮‧斯特拉多尼茨教授至比利時根特大學(University of Ghent),並於1860年擔任柏林貿易學院(Berlin Trade Academy)講師,以及在1871年擔任斯特拉斯堡大學(University of Strasbourg)教授。1875年時,接替了尤斯圖斯‧馮‧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1803-1873)在慕尼黑大學(University of Munich)的化學教授學位。

馮‧拜爾的主要成就除了成功合成靛藍及確定靛藍結構外,另外他也發現我們在做酸鹼滴定時常用的酚酞試劑(Phenolphthalein),以及研究分析聚乙炔(Polyacetylenes)、氧鹽(Oxonium salts)、亞硝基化合物(Nitroso compounds)和尿酸(Uric acid)衍生物巴比妥酸(Barbituric acid)。在理論化學中,他提出了「拜耳張力學說」用以解釋不同環烷烴的穩定性。在1871年他發現並成功合成酚,其方法是利用鄰苯二甲酸酐和酚在酸性條件下縮合。同年,他也是第一個將螢光素(又稱螢光色素,Fluorophore Pigment)合成出來的科學家,並將其化合物取名為Resorcinphthalein。在1881年時,英國「倫敦皇家自然知識促進學會」(Royal Society of London)頒發Davy Medal給馮‧拜爾,以肯定他在化學方面的貢獻。

Davy Medal

 隨後在1905年他獲頒諾貝爾化學獎,以肯定他在有機化學和化學工業中的發現及研究。

Nobel Prize

參考文獻 :
1. http://en.wikipedia.org/wiki/Adolf_von_Baeyer
2. 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 … 905/baeyer-bio.html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7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