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質類固醇(Corticosteroid)

Print Friendly

皮質類固醇(Corticosteroid)
國立新莊高級中學陳偉民退休教師

皮質類固醇是某類化合物的總稱,包含脊椎動物的腎上腺皮質(adrenal cortex)天然產生之類固醇激素(steroid hormone),以及實驗室合成的類似激素。皮質類固醇與許多生理過程有關,包括壓力反應(stress response)、免疫反應及發炎、醣類代謝、蛋白質代謝、血液電解質濃度以及行為等之調節作用。

●醣類皮質激素(glucocorticoids),如皮質固醇(cortisol),可控制醣類、脂質與蛋白質的代謝,以及經由抑制磷脂(phospholipid)而抗發炎,減低嗜酸性球(eosinophil)的作用以及許多其他機制。

●礦物皮質素(mineralocorticoid),如醛固酮(aldosterone,如圖1),主要靠提高鈉離子在腎臟中的滯留時間,而控制電解質與水的濃度。

圖1 醛固酮

一些常見的天然激素包括皮質甾酮(corticosteroneC21H30O4,如圖2)及可體松(cortisone,C21H28O5,11-去氫-17-羥基皮質甾酮)及醛固酮等。

圖2 皮質甾酮

依化學結構分

一般而言,皮質類固醇可依化學結構分為四類。如果對同一類的某一種皮質類固醇產生過敏反應,通常代表對同一類的所有皮質類固醇都無法忍受。庫普曼(S. Coopman)在1989年訂出此種分類法,所以又稱為庫普曼分類法。

下列用黑體字表示的那幾種類固醇可以作為檢驗工具,篩檢何種局部使用的類固醇會造成過敏。

A 族-氫化可體松類

氫化可體松、醋酸氫化可體松、醋酸可體松、tixocortol pivalate、波尼松龍(prednisolone)、甲基波尼松龍及普賴松(prednisone,一種溫和的醣類皮質激素)。

B族-縮丙酮化合物(及同類物質)

Triamcinolone acetonide、triamcinolone alcohol、mometasone、budesonide、desonide、氟欣諾能(fluocinonide)、丙酮化氟新龍(fluocinolone acetonide)及halcinonide。

C族-貝屆美松(betamethasone)類

貝屆美松、磷酸鈉貝屆美松、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磷酸鈉地塞米松及fluocortolone。

D族-酯類

D1族-鹵化(較穩定)

氫化可體松-17-戊酸鹽、aclometasone dipropionate、戊酸貝屆美松、二丙酸貝屆美松、可洛貝他松-17-丁酸鹽(clobetasone-17-butyrate)、氯貝他索丙酸(clobetasol-17-propionate)、fluocortolone caproate、fluocortolone pivalate、fluprednidene acetate。

D2族-較不穩定的前藥(prodrug,是指經過生物體內轉化後才具有藥理作用的化合物)酯類

氫化可體松-17-丁酸鹽、17-aceponate、17-buteprate及prednicarbate。

使用歷史

人類首次使用皮質類固醇是在1944年。賴希施泰因(T. Reichstein)、肯德爾(E. C. Kendall)和亨奇(P. S. Hench)因為研究腎上腺皮質的激素而獲得1950年的諾貝爾生理及醫學奬,這項研究工作最後分離出可體松。皮質類固醇可作為醫藥治療之用。默克藥廠(Merck & Co)的沙雷特(L. Sarett)最早以去氧膽酸(deoxycholic acid,由牛的膽汁提煉出來)為原料,經過36個複雜的步驟,合成可體松。由於將去氧膽酸轉化為可體松的效率很低,導致每克可體松的花費曾高達200美元。Syntex藥廠的馬克(R. Marker)發現另一種便宜很多、也更方便取得的原料──野生墨西哥薯中的薯芋皂(diosgenin)。他發現利用四個步驟把薯芋皂轉化成黃體酮(progesterone)的方法,這個方法現在被稱為馬克降解(Marker degradation),是大量製造所有類固醇激素(包含可體松及用於荷爾蒙避孕法的化合物)的重要方法。在1952年,普強(Upjohn)藥廠的彼特森(D. H. Peterson)與莫瑞(H. C. Murray)發明了一種方法,利用黑黴菌(Rhizopus)把黃體酮氧化成一種很容易轉化成可體松的化合物。可以廉價地將野生薯中的薯芋皂合成為大量的可體松,使得可體松的價錢迅速降到每克6美元,到了1980年更降到每克0.46美元。

.

參考資料:

1. 皮質類固醇 http://en.wikipedia.org/wiki/Corticosteroid

2. 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medicine/laureates/1950/kendall-lecture.pdf

3. Peterson, D. H.; Murray, H. C. J. Am. Chem. Soc. 1952, 74, 1871– 1872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2 +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