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萊士與華萊士線(上)

Print Friendly

華萊士與華萊士線(上)(Wallace Line)
國立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生許翠庭

Alfred-Russel-Wallace-c1895

圖一 華萊士肖像。(圖片來源:http://en.wikipedia.org/wiki/Alfred_Russel_Wallace#mediaviewer/File:Alfred-Russel-Wallace-c1895.jpg)

阿爾弗雷德‧羅素‧華萊士 (Alfred Russell Wallace, 1823-1913)(圖一)曾與達爾文 (Charles Darwin) 共同發表天擇說。比起達爾文的高知名度,這位共同作者較不為大眾所知。除了天擇說之外,華萊士的另一項重要的成就是發現了一條分隔南亞與澳洲兩個生物地理區的界線 ── 華萊士線 (Wallace Line)。由於他對生物地理學的貢獻,後人尊稱華萊士為「生物地理學之父」。

華萊士出生於英國威爾斯 (Wales) 一個子女眾多的家庭,因為父親投資失利,14歲那年迫於家境中斷學業。年少時期,他曾擔任土地測量員,而於20歲時,在萊斯特 (Leicester) 謀得教職,教授丈量與製圖學。在那裡他認識了19歲的亨利‧貝茨 (Henry Walter Bates),受到貝茨的影響踏入博物學研究的領域。1848年,華萊士和貝茨結伴前往南美洲熱帶雨林,靠著沿途捕捉昆蟲、販賣標本籌措旅費。4年後兩人分道揚鑣,華萊士獨自返回英國,貝茨則停留了11年之久,並在南美洲發展出著名的「貝氏擬態」(註一)觀念。在南美洲熱帶雨林這趟旅途中,華萊士注意到物種分布會受到環境的限制,並思索物種分布與生物演化、新物種生成之間的關係。返國之後華萊士積極地寫作發表、密集參加研討會,得到學界的認可,成為小有名氣的旅行作家,但他仍不滿足,因為懸宕心頭的生物演化機制之謎尚未整理出頭緒。

因此,華萊士在1854年向皇家地理學會申請經費前往馬來群島 (Malay Archipelago),展開第二趟遠征,也是他一生中最關鍵的一趟旅程。他在新加坡、婆羅洲、印尼諸島等地的見聞通通記錄在《馬來群島自然考察記:紅毛猩猩與天堂鳥的原鄉》一書中。這是一本涵蓋動物學、地理學、人類學等等的全方位著作,對物種分布有詳實的分析,奠定華萊士日後在生物地理學界的地位。1858年,華萊士在新幾內亞一帶罹患瘧疾。無法出外採集的養病期間,他想起馬爾薩斯 (Thomas R. Malthus) 的《人口論》提到的疾病、饑荒、戰爭等控制人口的機制,也可以套用到其他生物的族群,而這正是困擾他多年的生物演化機制的關鍵:不適者被環境淘汰,適者生存繁衍,一代代演化成更適應環境的形態,生成新物種。病癒後,他將想法整理成一篇簡短的論文《論變種自原型永久分離的天性》(On the Tendency of Varieties to Depart Indefinitely from the Original Type),寄給遠在英國的博物學界前輩達爾文,向他請教意見。巧合的是,這正好與達爾文醞釀20餘年的天擇說不謀而合。於是,同年七月兩人共同發表天擇說。

 

註一:貝氏擬態 (Batesian mimicry) 是擬態的一種形式,指無毒、無害的物種形態模仿有毒、有害或不易取食的物種型態,使掠食者分辨不清而逃避獵捕。

華萊士與華萊士線(下)(Wallace Line)


參考文獻

  1. Alfred Russel Wallace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Alfred_Russel_Wallace
  2. 金恆鑣(2013)。華萊士──不朽的科學與人文思想家。http://e-info.org.tw/node/94803
  3. 3. 被達爾文掩蓋的甲蟲獵人:華萊士。知識通訊評論第70期。http://highscope.ch.ntu.edu.tw/wordpress/?p=27184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5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