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

Print Friendly

寄生蟲(Parasitics)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生物科劉翠華老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張永達副教授責任編輯

兩種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後者給前者提供營養物質和居住場所,這種生活關係稱寄生(parasitism);如宿主提供營養給寄生蟲,寄生蟲則在宿主身上生長、繁殖,宿主卻因而受到損傷。以演化的角度來看,寄生蟲原來可能是宿主捕食的獵物,隨著時間的演進,其中一些個體較能抵抗捕食者的消化或免疫系統,便在捕食者體內生存下來,以捕食者為家;兩者共同演化的結果,捕食者就成為宿主了。

寄生蟲進入宿主,對宿主產生不同的損害;同時,宿主則產生不同程度的免疫力設法將寄生蟲清除,兩者在長期共同演化的過程,可能導致寄生蟲形態與功能的改變,宿主則出現病理變化。然而,一個成功的寄生蟲是能夠利用宿主提供住所、營養而又不對宿主有致命傷害,畢竟把自己家拆了的惡房客也得不到好處。 寄生蟲對於宿主依賴性越大,其自主生活的能力就越弱,同時寄生蟲也因寄生環境而發生形態構造的變化,甚至某些器官退化或消失。

如寄生於腸道的寄生蟲多為長形,以適應窄長的腸腔;寄生在腸內絛蟲,以體壁吸收營養,體節內全都是精和卵,消化器官幾乎完全退化;體內常見的蛔蟲,能抵抗消化液中的酵素,且生殖器官變得極為發達,雌蛔蟲卵巢和子宮的長度約為體長的15~20倍,以增強產卵能力。

寄生蟲對宿主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例如:

奪取營養:寄生蟲在宿主體內生長、發育和繁殖所需的物質主要來源於宿主,寄生蟲數量愈多,被奪取的營養也就愈多。如蛔蟲在腸道內寄生,奪取大量的養料,並影響腸道吸收功能,使宿主營養不良;又如鉤蟲附於腸壁上吸取大量血液,可引起缺鐵性貧血。

機械性損傷:寄生蟲對所寄生的部位及其附近組織和器官可產生損害或壓迫。有些寄生蟲尤其個體較大,數量較多(可能遭重複或自體感染)時,此種危害將會相當嚴重。如一些不能在人體中成熟的幼蟲如犬蛔蟲、巴西鈎蟲,在宿主體內移行可造成嚴重的損害;或者如蛔蟲幼蟲在成熟過程中,移行經過肺時,穿破肺泡微血管,可引起出血。

毒性作用:寄生蟲的代謝產物和死亡蟲體的分解物對宿主均有毒性,這是寄生蟲危害宿主方式中十分重要的類型。例如溶組織阿米巴侵入腸黏膜和肝時,分泌溶組織酶,破壞組織、細胞,引起宿主腸壁潰瘍和肝膿腫。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 3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