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在化學平衡認知上的迷思概念(下)

Print Friendly

學生在化學平衡認知上的迷思概念(下)(Student’s Misconceptions on the Concept of Chemical Equilibrium (II))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兼任教授 邱智宏

連結:學生在化學平衡認知上的迷思概念(上)

為了使可逆及動態平衡的概念更加穩固,可藉下列演示實驗讓學生有更深刻的印象,如果學生此時尚未學習錯離子,(式— 2)可用藍色、粉紅色物質代表錯離子,無須寫出化學式。將水合氯化亞鈷晶體大約 3 克,置入燒杯中,加入異丙醇液體使晶體溶解,配成 25 mL 的溶液,其濃度約為 0.5 M,呈深藍色。配好的「非」水溶液的系統可由下式表示,在此水分子不是溶劑,而是反應物。

$$\mathrm{CoCl^{2-}_{4}+6H_2O\rightleftharpoons Co(H_2O)^{2+}_6+4Cl^-+heat}$$ (式— 2)

  藍色                              粉紅色

取 A、B、C 三支試管各加入 5 mL 上述藍色溶液,用滴管分別於 B、C 二支試管中,逐滴加入蒸餾水並搖盪均勻,當溶液的顏色由深藍轉為粉紅色,便停止滴入蒸餾水,此時詢問學生(式— 2)的淨反應朝什麼方向進行?由顏色的變化,答案顯而易見,淨反應是朝正反應的方向進行。此時用滴管將濃鹽酸逐滴加入 C 試管中,搖盪溶液,當顏色由粉紅轉為深藍色,即停止滴入濃鹽酸。此時再詢問學生,(式— 2)的淨反應朝什麼方向進行?由試管中顏色的變色,淨反應是朝逆反應的方向進行,演示至此便已說明一個已達平衡的反應,不但可以向右也能向左進行。

上述演示結束後,學生肯定還有一個疑惑,正逆反應是否同時進行?還是加水時只往右進行,加氯離子時則往左前進?亦即化學平衡是屬於前者的動態形式?還是屬於後者的靜態模式?如果此時能證明系統中的所有物種均同時存在,則代表平衡為動態,因為生成物均存在,逆反應不可能停止,相同地反應物均存在,正反應也不可能停止,當平衡時只是正逆反應二者的速率相等,此時再加入水分子時,使正反應速率增快,而逆反應速率不變,因此出現淨反應朝右移動,加氯離子的情況也是相同的道理。因此要如何證明試管為藍色時,仍有粉紅色的物質?我們可以將 B 試管置入 80 ℃ 水浴中,溶液的顏色達平衡時,由粉紅變為較淡的藍色,此時仍有粉紅色的物質及氯離子存在嗎?將試管置入較高溫 90 ℃ 的水浴中,則溶液的顏色更藍,代表仍有粉紅色的物質和氯離子反應繼續生成藍色的物質和水,可見在不同溫度下的各個平衡狀態,系統中的所有物種均同時存在,只是量的不同而已。

二、平衡位置向左還是向右的意涵

評量試題中經常看到下列敘述:在一平衡系統中,加入某向變因,平衡位置是往右進行?還是往左?或是不動?但是這組詞彚如果没有適當的溝通,似乎存在很大的模糊空間,甚至造成誤解。例如下列試題,你的答案會是何者?

試題一、定溫下,溶解氫氧化鈣固體:$$\mathrm{Ca(OH)_{2(s)}\rightleftharpoons Ca^{2+}_{(aq)}+2OH^-_{(aq)}}$$,若系統已達平衡後,加人少量水,則平衡位置如何移動?

(A) 向左         (B) 向右         (C) 不移動            (D) 無法判斷

上述的平衡位置,至少存在三種不同的意涵,其一、大多學生會選 (C),即將此詞彚和平衡常數看成同義詞,平衡常數在定溫下不變,因此加水不影響平衡常數,所以平衡位置不變。其二、平衡位置和濃度相關,系統加入水時雖然有固體溶解,但最終溶液中離子的濃度不變,因此平衡位置不變,當然答案也是 (C)。其三、平衡位置和反應速率連結,當加水的瞬間,水中鈣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的濃度變小,因此逆反應的速率變慢,而固體溶解的正反應速率不變,因此整體的淨反應往右進行,持此理由者會選 (B) 的選項。

試題二、定溫定容下,下列反應已達平衡:$$\mathrm{N_{2(g)}+3H_{2(g)}\rightleftharpoons 2NH_{3(g)}}$$,若於系統中加入少量氫氣,則平衡位置如何移動?

(A) 向左         (B) 向右         (C) 不移動            (D) 無法判斷

以試題一的推論方式,若以平衡常數判斷,則答案為 (C),平衡位置不移動:若以再平衡後的濃度分析,氨的濃度變大,答案為 (B),平衡位置向右;若以淨反應速率判斷,加入氫氣時正反應速率變大,逆反應速率不變,答案亦為 (B)。由這二個試題可以想像,學生的選項和老師的答案不同時,也許不是學生的認知錯誤,很可能出自於題意不清或詞意模糊,因此上述試題修改為:若加入一變因影響平衡時,系統的「浄反應」會朝何方向前進,以達另一個平衡狀態,則試題一、二的答案均為 (B)。若問達新平衡時,生成物的「濃度」如何改變?則試題一為不變,試題二為變大。若問達新平衡時,「平衡常數」如何改變,則答案均為不變。此三種較精準的問法,答案均無模糊空間,學生不會陷入語意不清的陷阱中。

三、結論

本文探討學生在學習化學平衡時,所遭遇到的迷思概念,諸如反應的可逆性、化學平衡的動態性質、反應完成及終止的差別…等,並建議可行、有效的教學及演示方式。首先以碳酸鈣分解反應的實例加以說明,「反應完成」事實上包含「反應終止」及「化學平衡」兩大部分,再利用氯化亞鈷異丙醇溶液的演示實驗,透過眼見為信的觀察,說明化學平衡的可逆性及動態性質。最後則是提出評量題目的詞意模糊對正確答題的影響,並以平衡位置向左、向右或不動的多元意涵為例,說明在評量試題中,唯有在精確、彼此了解的題意表述下,才能達到真正的評量目的,否則學生的錯誤選項,很可能源自於對題意或語詞的誤解。


參考文獻

  1. Tyson, L., Treagust, D. F., & Bucat, R. B. (1999). The complexity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chemical equilibrium. Chem. Educ, 76(4), 554.
  2. Bergquist, W., & Heikkinen, H. (1990). Student ideas regarding chemical equilibrium: What written test answers do not reveal. Chem. Educ, 67(12), 1000.
  3. Van Driel, J. H., Verloop, N., & de Vos, W. (1999). Introducing dynamic equilibrium as an explanatory model. Chem. Educ, 76(4), 559.
  4. Ghirardi, M., Marchetti, F., Pettinari, C., Regis, A., & Roletto, E. (2013). A teaching sequence for learning the concept of chemical equilibrium in secondary school education.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91(1), 59-65.
  5. Olney, D. J. (1988). Some analogies for teaching rates/equilibrium. Chem. Educ, 65(8), 696.
  6. Garritz, A. (1997). The painting-sponging analogy for chemical equilibrium. Chem. Educ, 74(5), 544.
  7. Laurita, W. (1990). Another look at a mechanical model of chemical equilibrium. J. Chem. Educ, 67(7), 598.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 8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