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液凝固點降低

Print Friendly

水溶液凝固點降低(Freezing-point Depression)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陳藹然博士/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黃俊誠博士責任編輯

台語有句俗諺形容有權勢有能力的人「喊水會結凍」,水真的這麼容易結冰嗎?也許純水是,其他的水溶液可不見得。英國的宗教家華特生(Richard Watson,1737-1816)在1771年時測量不同濃度鹽類水溶液的的凝固點,發現鹽類溶液凝固點的降低值和溶液含鹽量成正比,且相同重量但不同鹽類造成的水溶液凝固點下降值也不盡相同。到了1788年,英國物理學家布拉格登(Charles Blagden,1748-1820)測量了氯化鈉、硝酸鉀、酒石酸鉀鈉、硫酸鎂、硫酸亞鐵等鹽類水溶液的凝固點,結果指出加入的鹽量和水溶液凝固點的降低值成簡單正比,稱為布拉格登定律(Blagden’s Law)。

一百年後法國化學家拉午耳(François-Marie Raoult, 1830-1901)研究329種有機物質的凝固點降低,在1882年發表了一份重要的研究報告,報告中指出:濃度為1%的有機物水溶液(1克的有機物溶於100克的水中),溶液凝固點的下降值和溶質的分子量成反比(式一)。所以當100克水溶液中含有w克分子量M的有機物時,式一可改寫為式二。換句話說,凝固點下降值和溶液的重量莫耳濃度(Cm)成正比。(式三)

(Tf°- Tf) × M = ∆Tf × M = K (式一)
∆Tf = Kf (w/M)(1000/100) (式二)
∆Tf = Kf Cm (式三)

Tf:溶液凝固點,Tf°:純溶劑凝固點,∆Tf:凝固點下降量,K:常數。
w:溶質重(g),M:溶質分子量(g/mol),Cm:重量莫耳濃度。

Kf 稱為凝固點下降常數(Cryoscopic constant),一般指重量莫耳凝固點常數(Molar cryoscopic constant)。Kf值隨溶劑不同而改變,水的Kf = 1.86 K-kg/mol,環己烷的Kf = 20.0 K-kg/mol。

凝固點下降公式適用於溶質為非揮發性非電解質的稀薄溶液,也就是接近理想溶液(Ideal solution)狀況。當溶液濃度高時,溶質間作用力變大,溶液行為不符合理想溶液就會出現偏差。此外,當溶質是非揮發性的電解質時,如鹽類,在相同濃度下,凝固點下降的比溶質為非電解質時多;舉例來說,0.10 m的蔗糖溶液凝固點下降了0.186℃,而0.10 m的氯化鈉溶液凝固點卻下降了0.343℃。這是因為電解質溶解在溶液中會形成游離的陰離子與陽離子,溶質粒子數目不等於溶解前的粒子數目,造成電解質溶液中的總離子數比同濃度的非電解質多。

因為凝固點下降值與溶液中粒子數相關,具有強烈的依數性質(Colligative properties),所以凝固點下降公式必須進一步做修正成式四。i即是凡特何夫方程式中的凡特何夫因數,為電解質在溶液中解離後的預期粒子數。
∆Tf = i Kf Cm (式四)

 

參考文獻:
1. 陳竹亭,選修化學上,泰宇出版社,第83-85頁,2008.
2. 趙匡華,化學通史,凡異出版社,第532-533頁,1992.
3. http://en.wikipedia.org/wiki/Freezing-point_depression

There are 2 comments for this article
  1. 敬堂 at 13:33:55

    已更正,謝謝。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5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