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隧足

Print Friendly

陽隧足(Class Stelleroidea, Subclass Ophiuroidea)
國立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碩士陳易揚

1

圖一
臺灣海域常見的蜈蚣櫛蛇尾(Ophiocoma scolopendrina)。(陳羿蓁攝)

陽隧足(brittle star)是海星的近親,屬於棘皮動物門(Phylum Echinodermata)的蛇尾亞綱(Subclass Ophiuroidea),是現生的棘皮動物中種類最多的一綱,約有2300種,是十分常見的海洋無脊椎生物(圖一)。外型呈現五角星形,乍看之下與海星十分相似,因此許多民眾常將海星與陽隧足搞混。

典型的陽隧足具有一個圓盤狀或五角形的中央體盤,並自體盤中延伸出五隻腕足,但有別於海星,陽隧足的腕足十分細長且分節、體盤與腕足間的界線十分明顯,腕足擺動如蛇尾,是辨別陽隧足與海星最好的特徵。陽隧足的管足不若海星發達,因此主要運用腕足的擺動來移動。一般而言,陽隧足的移動速度比海星快上許多,不過因為管足不具吸盤,所以無法像海星一樣攀爬吸附陡峭的岩壁。

陽隧足體表的真皮細胞中含有多種色素,因此呈現多樣的體色。陽隧足廣泛分布於各種海洋環境底質,從淺海潮間帶到數千公尺深的深海都有牠們的蹤影,其中尤以珊瑚礁、沙質與岩質的海床最常見。陽隧足主要以底質的有機碎屑、藻類與小型動物為食,由於種類與數量都是棘皮動物中最多的,且往往會集中在特定地區大量出現,因此陽隧足在海洋底棲生態系中扮演如清道夫的重要角色。

2

圖二
腕足具有複雜的網狀分枝的海籃(sea basket / basket star)。(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

陽隧足生性較膽小害羞,日間通常藏匿在岩縫中,魚類與大型的甲殼類動物是牠們的天敵,遇到危險時腕足會斷裂,斷掉的腕足具有很強的再生能力可以再長回來,但與海星不同的是陽隧足斷掉的單一腕足無法長出具體盤的新個體。

陽隧足臺語俗稱「海蜈蚣」,因腕足貌似蜈蚣而得名。蜈蚣櫛蛇尾(Ophiocoma scolopendrina,圖一)是臺灣潮間帶最常見到的陽隧足種類,可於潮池的岩縫及石塊底部發現牠們的蹤跡。蜈蚣櫛蛇尾的體盤直徑約2 ~ 3公分,反口面(背面)有疣狀小突起,腕足五隻,長度約10 ~ 15公分。蜈蚣櫛蛇尾的顏色多樣,但多以黑褐色為主,並具有不規則褐色系斑紋。漲潮時會伸出腕足隨水流擺動,藉此捕捉水中營養物質或小型生物。

有些種類的陽隧足則為濾食性,這類的陽隧足多居住在深海,牠們最大的特徵是腕足具有複雜的網狀分枝,以便增加濾食的效率,因此又被稱為海籃(sea basket / basket star)、海筐或是筐蛇尾(圖二),臺灣的底拖漁獲中常可以發現牠們奇特美麗的身影。

參考文獻

  1. 趙世民,蘇焉 (2009)。 臺灣的海星 – 生態與多樣性。
  2.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教育網:  http://sea.ntou.edu.tw/02collective/collective03_06.php
  3.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  http://digimuse.nmns.edu.tw/
  4.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臺灣海洋生態資訊學習網:http://study.nmmba.gov.tw/Modules/Biology/
  5. 李坤瑄,陳章波 (1997)。 臺灣常見的棘皮動物。
  6. Jan A. Pechenik (2009). Biology of the Invertebrates: 6th (sixth) Edition.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7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