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狩獵也可以保育?(Sustainable Yield Curve)

Print Friendly

為什麼狩獵也可以保育?(Sustainable Yield Curve)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博士班施廷翰/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李冠群助理教授責任編輯

聽到打獵可以是個合法的活動,許多人一定開始搖頭嘆氣,若是聽到打獵還可以促進保育,肯定搖到一半就昏倒在地。若以人道為出發點,將獵殺動物視為休閒育樂的活動的確不可取,但是,以生物學的角度來看的話,打獵活動的合理化可是能夠以保育的觀點解釋的。

擴展徒子徒孫是生物的本能,但是事實上沒有生物可以無限增長下去。由於資源有限,棲地可以忍受族群的個體數(population size)也有限。當族群尚未達到環境最大容忍量時,數目可以持續增加。但是當超過環境負荷時,棲地空間不足,食物的缺乏,傳染病的蔓延(數量愈多愈容易)等因素便會限制了族群數量的擴展(如圖一,族群生長曲線,紅色虛線表示環境容忍量)。

圖一,族群生長曲線

生物學家對於合法狩獵的著眼點就是在這族群生長曲線上,我們先由圖一可看到,在A-B-C時,環境的資源正足夠讓族群數量快速成長,過了C之後便明顯減緩。如果我們在B點,利用人為的方式(即狩獵捕捉)將族群數量削減至A點,這對族群發展是有利的,因為每個個體可得到的資源增加了,族群數量也可蓬勃地向B、C邁進達到保育的目的。因此,生物學家提出另一曲線來解釋獵捕與族群發展的關係,稱為永續生產曲線(Sustainable yield curve,圖二)。舉例來說若是將族群數量在B’點(圖二)的時候,其每單位時間(生殖季過後)最大將可以多出100隻動物(產量)可供獵補,在A’與C’點則有50隻動物的生產量。當族群達到最大時(D’點),出生與死亡達到平衡將使得隔季沒有多出的產量。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在A’點獵捕超過50隻的話,將會使得族群數量倒退甚至消失。

圖二,永續生產曲線

50或100?這些數字的決定方式需要仰賴長期的環境觀測與族群數量統計。以狩獵活動旺盛的美國為例,各州政府會請學者調查往年族群數量的消長並且判斷適合狩獵的數量。以火雞為例,調查出來本季有100隻火雞可以獵,州政府就只販賣100張火雞執照,限定每人所獵捕的數量,而狩獵的收益便用來進行生物調查與環境維護保育等事項。

美國的狩獵是定位為休閒行為,在台灣,狩獵主要是原住民的需求而歸類為文化行為,並非人人都可以持有狩獵執照。文化狩獵與休閒狩獵另一個不同點在於,休閒狩獵是可以成為經濟來源的項目之一。在美國,狩獵活動的金錢流動每年超過200億美元(自2001),說明合適地狩獵讓保育活動與經濟發展可以共處。
要知道的是,保育的最終目的並不只維持生物多樣性,更是要達到人類與地球生物間的永續利用,在人類獲益及生物族群發展中取得平衡。

參考資料
Caughley, G. and Gunn, A. Conservation Biology I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1996. Blackwell Science. p343-p352
圖一、圖二圖片來源皆為:modified from Caughley, G. and Gunn, A. Conservation Biology I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1996. Blackwell Science. p. 345, Fig. 11.2.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7 +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