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塞車了!縮短資料運算與儲存間「通勤」距離,紓緩交通壅塞 2018/07/12

    塞車了!縮短資料運算與儲存間「通勤」距離,紓緩交通壅塞
    台大電機系 吳奕萱

    《電腦與人腦》作者,著名數學家暨電腦學家范紐曼(John von Neumann)於1945年提出「儲存程式邏輯」的概念,為電子電腦的邏輯結構奠定基礎。范紐曼型架構(von Neumann architecture)由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記憶單元、以及輸入輸出裝置組成,其中CPU 中又包含控制單元(Control unit)、算術邏輯單元(arithmetic logic unit, ALU)、暫存器(Register),分別扮演工頭、工人、與倉儲的角色。

    然而如此將CPU與記憶體分開的設計,在現實應用上卻形成了「范紐曼瓶頸」:當CPU需要從巨大資料上執行簡單指令時,資料在記憶體讀寫程序上耗費大量時間,使得CPU經常處於閒置狀態,嚴重限制了整體效率。舉例來說,執行簡單運算功能時,將資料從裝置傳輸到雲端所需的能量,甚至是運算本身所需能量的十到百倍。聽起來有些荒謬,但這確實是目前許多在 von Neumann 架構上執行運算時,所面臨的問題。因此,是時候重新檢視處理器與記憶體的空間配置,解決資料傳輸「交通壅塞」的問題了。 Continue reading →

  • 機器學習進軍藥物開發 2018/07/11

    機器學習進軍藥物開發
    臺大資工所 許晉華

    近年來,人工智慧快速蓬勃發展,結合大數據開創新局,應用層面遍及經濟、工業和娛樂,相較之下,AI在化學產業的應用卻顯得緩慢,但可望出現轉機,因為專家團隊已展開多項合作和研究,決心突破限制以縮短差距,有些研究團隊計畫將深度學習應用在藥物開發中,其中的典型代表為GSK製藥公司和政府實驗室的合作,該公司試圖利用大量化合物的篩選數據來尋找新藥物;除此之外,也有其他研究致力於透過AI找出化學合成路徑。 Continue reading →

  • 誰是臥底?智慧電網的網路安全 2018/07/09

    誰是臥底?智慧電網的網路安全
    台大電機系 吳奕萱

    當電網變得非常聰明,能夠根據蒐集到的資訊即時應變時,駭客也從中發現了他們的商機。以往電網由人力監控,因為人類會以較宏觀的角度進行診斷,所以異常的訊息往往不會直接反映在決策上。然而當電網由人工智慧所操控時,對資訊的敏感度也隨之提升,只要在不知不覺中夾帶錯誤的訊息,就可以左右他們的決策,進而讓局勢往駭客們的意向發展。那麼如何避免這些智慧電網「聰明反被聰明誤」呢?就要讓他們變得更聰明,懂得分辨誰在欺騙他們。 Continue reading →

  • 具AI大腦的智慧相機 2018/07/06

    具AI大腦的智慧相機
    臺灣大學光電工程學研究所 王勻遠

    iphone X手機可以透過人臉辨識加密解鎖、Google Lens應用程式可以辨識寵物貓狗的品種、自駕車系統可以識別交通號誌安全行駛,這些具影像判讀的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早已時有所聞。如今,AI將以更加聰穎靈巧的模樣,滲透到我們的居家生活之中——智慧相機。它能擔當保全保母等多重身分,警示「親友以外的陌生人」入侵家中,擷取「有趣的親子互動畫面」、甚至關注「小孩、長者的居家安全」。然而,這顆聰明伶俐的眼珠,是否也將監視著我們的隱私…… Continue reading →

  • 奇點前夕?訓練神經網路的神經網路即將普及 2018/07/04

    奇點前夕?訓練神經網路的神經網路即將普及
    臺灣大學電機工程系 陳明佑

    年初,Google Cloud平台發布了一項驚人的新產品:Cloud AutoML,顧名思義是Google AutoML這項技術的雲端版本。自動化機器學習(Automated Machine Learning, AutoML)是一個研究如何自動化整個機器學習模型開發流程的領域,而Google AutoML正是Google針對該領域提出的解決方案,能運用機器來設計機器學習模型。

    那麼,除了作為一項商業服務的價值,Cloud AutoML又為何引起囑目呢?原來在Google AutoML初登場的Google I/O 2017大會上,Google執行長Sundar Pichai已經指出,該項目生成的圖像識別模型,已經能與人類設計之模型的匹敵。 Continue reading →

  • 技術頂峰的對決:人工智慧能不能取代半導體工程師? 2018/06/25

    技術頂峰的對決:人工智慧能不能取代半導體工程師?
    臺灣大學電機工程系 陳明佑

    人們正在街道上抗議,他們即將展開一場暴動,因為此刻,失業的浪潮已經席捲整座城市。群眾高舉的標語牌,上面寫著機器人滾出我們的家園,路上執行日常工作的機器人癱倒在地,線路已被人狠狠絞斷——這樣的情景至今仍未曾發生,但類似的一幕,已經出現於許多描繪未來世界的經典電影、動漫中,如大友克洋的《大都會》故事裏,政變的導火線之一即是人類勞力被機器人取代所導致的大量失業。於是,我們不難看出這些科幻作品中共同映照出的一種深刻焦慮——萬一機器人奪走人類的工作怎麼辦?社會無法處理科技革新創造出來的失業問題怎麼辦? Continue reading →

  • 機器學習的量子力學方法 2018/06/21

    機器學習的量子力學方法
    史丹佛大學應用物理系博士班 陳奕廷

    與其說AI是一個新的熱門領域,它更像是一個工具或是基礎建設,讓人們探索傳統科學和工程領域的新面向。另一方面,量子電腦也是一個重要的工具,它能快速解決許多古典電腦無法解的問題,也在網路安全和加密通訊上有重要應用。這幾年,量子電腦和AI快速發展,在科技上都不斷有重大的突破。這兩項看似不同的領域,其實都是一種「計算」科技。兩種計算科技蓬勃發展至今,不禁讓人好奇:如果這兩項科技結合,會是什麼樣子呢?
  • 讓機器人來滿足你的胃─從備餐到出餐的全自動化服務 2018/06/18

    讓機器人來滿足你的胃─從備餐到出餐的全自動化服務
    臺大資工所 許晉華

    今年四月,Sony和卡內基美隆大學 (CMU) 達成協議,宣布雙方將會在AI及機器人領域方面展開合作研究計畫,一般而言,企業以提供資金的方式來贊助學術研究,是非常稀鬆平常的事,然而,此次的合作發表卻不同凡響,正因其研究的核心主題為「食物」。

    此項計畫的研究目標主要為餐飲服務流程─從餐點的訂購、備餐到出餐及配送,最初的發想是先以現有的操縱機器人和行動機器人作為基礎,再進一步針對餐飲領域開發全新的專屬機器人,期望能就規劃好的食譜準備餐點,並能在有限的空間範圍中順暢地移動。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