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e
  • 印度洋(Indian Ocean)偶極振盪現象(一) 2011/08/16

    印度洋(Indian Ocean)偶極振盪現象(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博士生王儷樵/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吳朝榮教授責任編輯

    印度洋(Indian Ocean)東邊和印度洋西邊的海表面溫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之間,如同翹翹板一般有擺盪的現象。有時候印度洋東邊比西邊冷,有時候西邊變成比東邊要冷。這樣不規則的振盪現象,我們稱為印度洋偶極振盪(Indian Ocean dipole, IOD)。 Continue reading →

  • 黑潮(Kuroshio)入侵南海的現象 2011/08/16

    黑潮 (Kuroshio) 入侵南海的現象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海洋環境科技研究所碩士生許珮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吳朝榮教授責任編輯

    呂宋海峽位置從東經120度至122.5度,北緯18.5度至22度,位於臺灣本島與菲律賓呂宋島之間,包括了巴士通道(Bashi Channel)、巴林唐通道(Balintang Channel)以及巴布煙通道(Babuyan Channel)等三個通道,其南北長約350公里,水深最深可達3000公尺以上,其東側有黑潮流經,並連接著太平洋、臺灣海峽與南海等地,使得當地的水團複雜。

    北太平洋海水透過呂宋海峽入侵南海的研究,早期就有研究提出冬季的海流受到季風所帶動的風應力影響,會經由呂宋海峽進入了南海,而在夏季時,則又返回太平洋,這種季節上的交替,會影響南海的海表面流場。 Continue reading →

  • 海洋(Ocean )的電風扇 2011/08/16

    海洋(Ocean )的電風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海洋環境科技研究所碩士生林永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吳朝榮教授責任編輯

    大家對颱風(Typhoon)的觀念是一種天災,因為它會破壞經過陸地上的東西,帶來非常大量的雨水,造成水災,雖然也解決了短期缺水問題,但在大家心裡總覺得颱風是壞的總比好的多,不希望颱風進來搞破壞。然而現在溫室效應現象越來越嚴重,不只大氣的溫度上升,海洋的溫度也逐漸在上升中,這時候,颱風對海洋來說就像是一個超大型電風扇,經過海面時,因強勁的風吹拂,可能帶動海水的攪動,甚至造成海水湧升的現象,如此將下層的冷水帶至表層,也使得海表面溫度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有明顯的降低,也可發現此區域葉綠素濃度相對提高,帶動基礎生產力,有科學家發現,此作用會將二氧化碳(CO2)帶入海中,可能減緩溫室效應的影響。颱風不是經過時造成海洋溫降的現象,通常是離開過後才會有明顯的溫降,且會維持幾天才漸漸消去。

    圖一、1958~2008年間數個在經過南海的颱風資料,長條狀圖為颱風對海洋造成的溫降,折線圖為颱風的行進速度。

    Continue reading →

  • 太平洋赤道洋流系統概論(二) 2011/08/16

    太平洋(Pacific Ocean)赤道洋流系統概論(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博士生王儷樵/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吳朝榮教授責任編輯

    由奧特利烏斯於1589年繪製的地圖Maris Pacifici。大概是第一張印有太平洋的印刷地圖。

    北赤道洋流(North Equatorial Current, NEC)

    NEC的分支點隨著深度與時間而改變,自海表面至500m深處,平均緯度在15.5°N。冬季時分支點的緯度最偏北,夏季時最偏南。NEC的分支點位置平均位於13.3°N,且1月時最偏北,約14.0°N;7月時最偏南,約12.5°N。年際變化方面,NEC的分支點在El Nino發生時會往北偏移,La Nina發生時則會往南偏移。 Continue reading →

  • 太平洋(Pacific Ocean)赤道洋流系統概論(一) 2011/08/16

    太平洋(Pacific Ocean)赤道洋流系統概論(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博士生王儷樵/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吳朝榮教授責任編輯

    太平洋是地球上三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最大的洋,南北長約15900公里,東西最大寬度約19900公里。海岸線總長度為135663公里,自西邊的印尼一直延伸到東邊的哥倫比亞、祕魯附近。南北則從北極一直延伸至南極,其西邊分布的陸地為亞洲、大洋洲,東邊則為美洲。太平洋所占面積約1億 7000萬平方公里,覆蓋着地球約46%的水面及約32%的總面積。太平洋的平均深度約4280公尺,最深處位於馬里亞納海溝(Mariana Through)-10911公尺。 Continue reading →

  • 海洋酸化─溫室效應的另一大隱憂 2011/08/16

    海洋酸化 (ocean acidification)–溫室效應的另一大隱憂
    高雄市立瑞祥高中地球科學教師 莊福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吳朝榮教授責任編輯

    許多人都相信,海洋對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是溫室效應減緩的重要功臣,但是最近的研究卻顯示,海洋大量吸收二氧化碳之後另一個隱憂也逐漸浮現了,那就是海洋酸化的問題。

    Continue reading →

  • 澎湖文石 2011/08/16

    澎湖文石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生邱瑜/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劉德慶教授責任編輯


    提到「文石」,一般人馬上會聯想到澎湖,而世界上出產文石的地方十分稀少,澎湖文石算是最為著名的。有關文石的正式學術研究報告,最早可追溯至日籍礦 物學家岡本要八郎於西元1909年發表在《地質學雜誌》的「澎湖島產之文石乃屬霰石」。對於文石一詞的定義,古代的文石代表「有紋理的石頭(寶石)」,所 謂的「澎湖文石」屬商業上的用法,而非礦物名詞;較嚴謹的說法則是專指玄武岩孔隙中具有紋理的部分,主要成分以方解石、霰石等碳酸鹽類礦物為主,在早期的 文獻中,曾將文石當作「霰石(aragonite)」來討論,由此可知組成文石的主要礦物為霰石。 Continue reading →

  • 海溝 2011/08/16

    海溝 (Sea-floor Trench)
    國立百齡高級中學地球科學科汪伃鮶老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吳朝榮教授責任編輯

    海洋中最深的部分並不在海洋中心,而是在活動大陸邊緣的大陸斜坡下面,這個就叫做海溝 (Sea-floor Trench)。

    海溝普通深度大約在7,000到8,000公尺之間,最深的可到達10,000公尺以上。馬里亞納海溝(或稱馬里亞納群島海溝)為目前所知最深之海溝,也是地殼最薄之所在。該海溝地處北太平洋西方海床,位於 11°21′N 142°12′E11.35°N 142.2°E,即近關島之馬里亞納群島東方。此海溝為兩大陸板塊輻輳之潛沒區,太平洋板塊於此潛沒於菲律賓板塊之下。海溝底部於海平面下之深度,遠勝珠穆朗瑪峰海平面上之高度。海溝最大深度為海平面下10,911公尺(35,798呎)。若參考其緯度與地球之赤道隆突,此深度位置距地心為6,366.4公里。相較之下,北冰洋深4至4.5公里,其海床距地心6,352.8公里,僅比馬里亞納海溝距地心近13.6公里。馬里亞納海溝底部,水壓(壓強)為 1086巴,即108.6百萬帕斯卡(MPa),或15,751磅每平方英寸(pound per square inch – PSI)。而最大長度的海溝為秘魯智利海溝,長達5,900公里。普通的海溝一般長度在800到4,500公里之間,其一般寬度為40至120公里。海溝都是深長而狹窄的弧型深溝,兩旁的地勢都很陡峭而崎嶇。海溝常是不對稱的,靠近大陸的一測常比較陡急。

    海溝示意圖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