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e
  • 從海水中的有機碳碳同位素追蹤沉積物來源 2011/08/11

    從海水中的有機碳碳同位素追蹤沉積物來源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葉昭松老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吳朝榮教授責任編輯

    海底地形大致可分為大陸邊緣、洋底盆地及洋脊三個範圍,而離大陸最近,承接許多陸緣沉積物的部分就是大陸邊緣。從海岸線出海依序為大陸棚、大陸斜坡及大陸隆起,其中多數的陸緣沉積物會被輸送到大陸隆起堆積起來,在這些沉積物中可以發現許多有機碳的埋藏,有機碳δ13C的來源主要分為陸源和海源兩種,同時δ13C數值可以作為追蹤計使用。做為追蹤計首先必須了解陸相及海相的有機碳種類有何不同,陸相的有機碳主要由植物而來;而海相的有機碳則會由海洋自身的化學及生物作用產生,包括浮游生物殼體、生物碎屑及排泄物、細菌吸附和凝聚、無機礦物顆粒上的有機分子聚集和膠體凝聚等作用形成。 Continue reading →

  • 兩種聖嬰與反聖嬰現象(Two Types of El Niño and La Niña events)(二) 2011/08/11

    兩種聖嬰與反聖嬰現象(Two Types of El Niño and La Niña events)(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博士生王儷樵/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吳朝榮教授責任編輯

    以往大家對於聖嬰年的認知,在近十年來漸漸有了改變。聖嬰現象似乎又可以分為兩種: 一種為傳統的聖嬰現象,週期較長大概8-10年,其海表面溫度的變異值(SSTA,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ies) 主要出現在東太平洋, 且強度很大,如1982/83和1997/98的聖嬰年。另一種聖嬰年周期較短只有2-3年,海表面溫度比較偏中太平洋,且強度比較弱,如1994 /95、2002/03、2004/05、2006/07。第一種聖嬰又被稱做 標準聖嬰(Canonical El Nino)、東太平洋聖嬰(Eastern Pacific El Nino) 、冷舌聖嬰(Cold Tongue El Nino);第二種聖嬰被稱做El Nino Modoki (源自日語)、中太平洋聖嬰(Central Pacific El Nino) 、暖池聖嬰(Warm Pool El Nino)。關於兩種聖嬰的成因,有研究顯示標準聖嬰和海洋垂直運動,以及整個赤道上的溫躍層變化比較有關;而第二種聖嬰和中緯度的大氣現象較有關係。 Continue reading →

  • 兩種聖嬰與反聖嬰現象(一) 2011/08/11

    兩種聖嬰與反聖嬰現象 (Two Types of El Niño and La Niña events)(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博士生王儷樵/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吳朝榮教授責任編輯

    聖嬰現象(El Niño)是赤道太平洋上所發生的週期性現象。正常年時由於赤道上盛行東風在東太平洋上引起湧升流,把冷水帶到海表面,故東太平洋的海表面溫度(SST: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較低,我們稱為冷舌(cold tongue); 西太平洋的海表面溫度較高,我們稱為暖池(warm pool)。 當聖嬰現象發生時,赤道上的東風減弱,使得東太平洋的湧升流被壓抑,海表面溫度提高,西太平洋的海表面溫度也較平日來得低。另外,正常年時東太平洋的湧升 流把富含營養鹽的冷水帶至海表面,帶來豐富的漁產量。而信風自東往西吹,大氣環流在西太平洋上升,成雲致雨,故西太平洋成為主要的降雨區。但是當聖嬰現象 發生時,東風減弱造成東太平洋的漁產量減少,雨場也由平日的西太平洋東移至中太平洋。 Continue reading →

  • 測量海上的風(wind) 2011/08/09

    測量海上的風(wind)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吳兆麒/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吳朝榮教授責任編輯

    測量海面上的風速和風向,有下列幾種方法:船隻、浮標測站、島嶼測站和遙測

    兩位技術人員正在維修一個海上的浮標測站。((圖片來源http://www.vos.noaa.gov/MWL/aug_07/thunderbay.shtml))

    前三者的測量原理,都是利用風的阻力造成風速計的扇葉轉動,進而推算出風的速度;同時,多數風速計也會有類似飛機尾翼的風向標,可以讓儀器正對著風的來向,以同時間測量風速和風向。通常來說,儀器會架設在距離海面10公尺高的基準位置,以利於資料的後續使用與計算。 Continue reading →

  • 臺灣東北的湧升流 2011/08/08

    臺灣東北的湧升流 (Upwelling)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海洋環境科技研究所碩士生林永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吳朝榮教授責任編輯

    黑潮(Kuroshio)是由北赤道洋流(North Equatorial Current, NEC)分支而來,NEC 從太平洋由 東向西流,遇到西方陸地後分支成南北兩股海流,而向北就是黑潮,向南為民答那峨海流(Mindanao Current),黑潮流經菲律賓東岸、呂宋海峽與臺灣東部海岸。 Continue reading →

  • 極地危機 2011/08/08

    極地危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海洋環境科技研究所碩士生林永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吳朝榮教授責任編輯

    由於溫室效應越來越嚴重,溫度不斷上升,使得無數在極地(北極)湖泊底部的永凍土(Permmafost)逐漸在解凍,甲烷(CH4)釋放到大氣裡,一個CH4分子的溫室效應是一個二氧化碳分子的25倍,加速全球暖化。在新研究指出,在2100年以前,解凍中的永凍土會繼續增加,導致CH4的排放量增加20~40%,遠超過其他天然和人為的來源。

    永凍土目前覆蓋全球陸地面積20%,在數十公尺深的表層土壤中,儲存了大約9500億公噸的碳(大多永凍土有數百公尺深),這些碳是枯萎的植物和動物的遺骸,已經堆積好幾萬年,只要冰凍在湖泊底部或湖泊之間,就會安全隔離在大氣之外,但當永凍土解凍,微生物接觸到冰封的殘骸時,會快速分解殘骸產生氣體,其一就是CH4。(如下圖1~3)

    (圖1) 冰凍的土壤解凍,地表陷落,形成凹洞,積水後變成了池塘。

    (圖2) 池塘互相連接,變成湖泊。湖水讓湖底的土壤解凍,微生物在缺氧狀態下分解其中的有機物,製造CH4。

    (圖3) 湖泊變的更深,有機物含量更豐富的永凍土也跟著解凍。它也會分解,製造無數的CH4氣泡,浮到湖面上,並噴發到大氣裡。

    Continue reading →

  • 切斷中洋脊(Mid-ocean ridge)的裂痕—轉型斷層之謎 2011/08/08

    切斷中洋脊(Mid-ocean ridge)的裂痕—轉型斷層之謎
    國立清水高級中學地球科學科周漢強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劉德慶教授責任編輯

    大西洋中洋脊在一億八千萬年以前盤古大陸的破開中位於正中。

    分佈在全世界各大洋的中洋脊,無一例外地都被轉型斷層所切斷。但是對於轉型斷層的形成機制,迄今仍是一個未解的謎團。根據最新的三維數值模擬結果顯示,其實轉型斷層的形成,只是單純地來自中洋脊張裂時所造成的動態不穩定性所導致。加上板塊張裂速度及岩相學的特徵差異,形成各種不同型態的轉型斷層。 Continue reading →

  • 綠島火山地質簡介 2011/08/08

    綠島火山地質簡介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生林國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劉德慶教授責任編輯

    綠島,亦名火燒島,位處於台灣東南外海之太平洋上,距離台東約34公里處。島上幾乎是由安山岩質火山碎屑岩、熔岩流及集塊岩所組成。其它則像是圍繞海岸四周隆起的珊瑚礁、河流及海岸的沖積物、紅土層等,火山地形發育相當良好。島上分三個高區,分別是火燒山、阿眉山和牛子山,均保留完整火山地形及不同火山産物,同時也可能代表著不同時期的火山噴發中心。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