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e
  • 大氣組成的檢測(Air)-上 2010/09/16

    大氣組成的檢測(Air)-上
    桃園縣桃園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吳俊儀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張永達副教授責任編輯

    大氣中99%的氣體分子是由氮( 78.08% )、氧( 20.95% )、氬( 0.934% )組成。這些氣體的化學性質十分穩定,幾乎一直保持固定的含量。對氣候變遷及生物影響最大的反而是一些微量氣體,比如二氧化碳、水汽、甲烷、臭氧、二氧化硫、氟氯碳化物(CFCs)等。

    這些微量氣體,除了氟氯碳化物是人造的化學物質之外,自然界都有產生。在無人為因素影響之下,這些微量氣體的含量一直在變化,不斷與氣候系統交互作用,也會對氣候造成一定的影響。

    如前所述,21%並不是絕對數據,在某個範圍內(稱為勻和層),大氣分子量不隨著當下的大氣分佈狀況改變而改變。在離地表90~100公里之內,大氣組成是相對穩定的,以氧氣為例子,在這個範圍內,氧氣的組成幾乎不太會有變動。

    大氣在任意高度的平均分子量,為個別組成成分的分子個數乘以該成分的分子量,然後把所有組成成分的分子量相加,再除以總分子個數。也就是平均每個分子的分子重量。 Continue reading →

  • 酸性沉降(Acid Deposition)與湖泊 2010/09/16

    酸性沉降(Acid Deposition)與湖泊
    臺北市仁愛國民中學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黃郁芸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張永達副教授責任編輯

    『酸性沉降』是一種區域性而非全球性的空氣污染現象,也就是工業活動所造成的酸性化合物的沉降現象;可分為「乾沈降」與「濕沈降」兩類。

    乾沉降是指在不下雨的日子,從天而降的落塵攜帶酸性物質的情況。溼沉降則是指所有氣狀或粒狀污染物,隨著雨、雪、霧或雹等降水型態落到地面的情況,也就是一般所稱的『酸雨』。

    但,大自然的雨水本就是酸的;這是因為大氣中含有二氧化碳,當二氧化碳在常溫時溶於雨水並達平衡後,雨水的pH值即約為 5.6;甚至火山爆發所噴發出的硫化氫,海洋釋放出的二甲基硫,高空閃電所導致的氮氧化物等,均會讓雨水進一步酸化至pH值 5.0 左右。

    因此,在 1980 年代後期已認知為當雨水pH值在 5.0 以下時才稱為『酸雨』。

    目前已知酸性沉降對環境的衝擊包括:侵害農作物及植被、改變河川湖泊化學平衡、腐蝕建築物雕像、影響能見度等等。根據記錄酸性沉降對生態造成影響的最先跡象是出現在1960年代初期,北歐、加拿大、美國等湖泊魚類族群減少的記載。

    關於這些案例常見的說法是,酸性沉降將許多酸性物質帶入湖泊,使湖水pH值低於魚卵孵化的臨界極限,使得魚卵無法孵化成幼體,導致族群減少。 Continue reading →

  • 中養湖(Mesotrophic Lake)與優養湖(Eutrophic Lake) 2010/09/16

    中養湖(Mesotrophic Lake)與優養湖(Eutrophic Lake)
    新竹縣照門國民中學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黃銘義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張永達副教授責任編輯

    (2)中養湖:為貧養與優養的過渡期。湖泊之上游集水區內因雨水的沖刷,帶來含有營養的物質及泥沙與植物碎屑,其中少部分會溶解於水中,但大部分則沈澱於水域底層,造成水體的營養鹽濃度逐漸增加,水深漸減,浮游性動物與植物數量也漸漸增加,水中溶氧量日漸提高,水體透明度減小,水質較差。

    中養水域中常出現的藻類有:中養水域中常出現的藻類有:色球藻(Chroococcus sp.)、棋盤藻(Merismopedia tenuis)、團藻(Volvox sp.)等。

    (3)優養湖:湖泊內營養鹽濃度隨著時間提高,水域內生物量也相對的升高,水中生物的合成與分解速率漸快,藻類大量生長,數量雖高,但種類變少,常會產生惡臭,而水底底層呈現缺氧狀態,水中懸浮粒子及殘留物質增加,透明度降低,水多呈綠色或黃綠色。優養水域中常出現的藻類有:藍綠藻中的魚腥藻(Anabaena spiroides)、顫藻(Oscillatoria sp.)及甲藻(Peridinium sp.)等。 Continue reading →

  • 貧養湖(Oligotrophic Lake) 2010/09/16

    貧養湖(Oligotrophic Lake)
    新竹縣照門國民中學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黃銘義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張永達副教授責任編輯

    湖泊是指由地表低窪地蓄水形成、沒有與海洋直接聯繫的水體,體積或大或小。

    通常面積小形狀圓者稱之為「池」、「塘」或「潭」,面積較大者稱為「湖」或「沼」,可能為天然形成或人工開挖蓄水而成,而兼具儲水、發電、灌溉、觀光遊覽等功能的湖泊,則稱之為「水庫」。

    湖泊跟據各種不同的環境因子有許多不同的分類,如:依鹽度的多寡來分類,可分為鹽湖、鹹水湖、淡水湖等;依形成的原因,可分為:火口湖、冰蝕湖、偃塞湖等;而依湖水的營養程度可分為貧養湖(Oligotrophic Lake)、中養湖(Mesotrophic Lake)、優養湖(Eutrophic Lake)等。

    三種不同營養程度的湖泊,在透光度、溶氧量、藻類的種類與數量等皆有不同,以下分別就三種不同營養程度的湖泊做介紹: Continue reading →

  • 臭氧洞(Ozone)-下 2010/09/16

    臭氧洞(Ozone)-下
    臺北縣新莊國民中學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賴俐伶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張永達副教授責任編輯

    臭氧洞的影響:
    也許有人認為臭氧破洞只發生在南極地區跟其他地區沒有關係,可是西元1999年10月美國航空總署衛星影像圖顯示,澳洲上空南方出現第二個臭氧層破洞,玻利維亞的的喀喀湖上方也被偵測到一個小臭氧層破洞,依美國航空總署於1994年偵測資料顯示,臭氧洞的面積由1985年的約1300萬平方公里到1994年已經擴大了2300萬平方公里,相信今天所擴大的範圍絕對不僅於此而已。

    世界各地大氣中臭氧都已日漸稀薄,臭氧層在整個大氣層中雖然只是薄薄的一層,但卻保障了地球上的萬物,沒有了它,紫外線毫無忌憚地照射地表,對人體與自然生態都將產生極大的危害。

    科學家分析,若臭氧層濃度減少10%,皮膚癌發生率升高26%,全世界亦將有160~175萬名新白內障患者;輻射增加,浮游生物勢必存活在水面下更深之處,光合作用將降低6~12%,浮游生物的存活量也將隨之減少。一旦食物鏈的最底層的浮游生物減少,勢必牽動整個食物鏈,生態系的牽動將造成浩劫。

    1987年,在聯合國主導下,由24個國家成立了「蒙特婁協定」,但各國意見紛紜,成效不彰。

    1992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專家經電腦估算,除非將CFCs減產85%,否則禍在眼前。

    由於問題實在太嚴重,才經由74個國家簽訂「蒙特婁修正協定」,限制了CFCs及四氯甲烷的生產,目前均在嚴格有效的管控中。 Continue reading →

  • 臭氧洞(Ozone)-中 2010/09/16

    臭氧洞(Ozone)-中
    臺北縣新莊國民中學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賴俐伶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張永達副教授責任編輯

    氟利昂(Freon)因穩定性高,不自燃、不助燃也不易起化學變化,以及對人體傷害較小等優點,普遍使用於各種工業及日常生活用品。其中又以CFC-11(CCl3F)、CFC-l2 (CCl2F2)及CFC-113(C2Cl3F3)三種原料佔最大使用量,使用範圍包括:發泡劑、冷  媒、清洗劑、噴霧劑等。

    Freon自l970年開始大量生產及使用,1986年全球消費量達113萬公噸,其中約有70%的量,會排放至大氣中。

    氯氟碳化物化學性質相當穩定,生命期更長達數十年至百年之久,因此會在大氣中不斷累積,要上升到平流層才會因受到紫外線的照射而分解,此時其中所含的氯會被釋放出來,與臭氧反應,而使臭氧分解消失。一個氯原子在失去活性以前,足以破壞一萬個臭氧分子,因此對臭氧層造成莫大的威脅。

    自1978年開始的十年內,全球各緯度平流層的臭氧含量降低約1.2%至10%不等,南極上空更是臭氧被破壞最嚴重的地區,甚至在春季期間更會出現所謂的「臭氧洞」,面積可達到和英國面積一樣大小。

    但CFCs主要是由北半球工業國家所排出,北半球大氣中的濃度也確實高於南半球,但為什麼至今最大的臭氧洞是出現在南極而不是在北極呢?顯然跟南極特殊的地理環境跟氣候狀況有密切關聯。

    冬季在極區上空的平流層形成渦旋阻斷了空氣的交換,造成極低溫狀態(低於-80℃),這種極低溫將有助於極性冰晶雲的產生。 Continue reading →

  • 臭氧洞(Ozone)-上 2010/09/16

    臭氧洞(Ozone)-上
    臺北縣新莊國民中學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賴俐伶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張永達副教授責任編輯

       
    何為臭氧?
    臭氧(O3)是一種具有刺激性氣味的不燃性氣體,其實它的味道並非很臭,而是有如收割稻草時的獨特氣味,西元1785年時,德國人Van Marum在雷雨後的清新空氣中,所含的草鮮味而發現了臭氧的存在,直至1840年才由Schonbein,以希臘字”OZONE”為之命名,重量約為空氣的1.5~1.7倍。

    臭氧層的出現及意義:
    太陽紫外線可以提供能量,分解大氣中的氧分子(O2)形成氧原子(O),而游離的氧原子又有可能再與另一氧分子結合,就會合成臭氧(O3),臭氧又會與氧原子、氯或其他游離性物質反應而分解消失,不斷反覆的生成和消失,使得大氣中的臭氧含量維持在一定的均衡狀態。

    實際上大氣中臭氧的總含量並不多,只有0.01~0.04ppm,而且在各地的分布並不均勻,約有90%的臭氧存在於平流層(Stratosphere)的較低層,即離地面20到30公里處,此區被稱為「臭氧層」(Ozone Layer)。

    臭氧層可以吸收太陽光中大部分的紫外線,屏蔽地球表面生物,不受紫外線侵害,加上其具有極強淨化殺菌之作用,可使得自然界中的細菌黴菌,無法過度繁殖因而保持平衡狀態,所以這一層雖然極薄,但卻對於地球上的生命非常重要。 Continue reading →

  • 難道恐龍被小行星撞得滿頭包??(Asteroid, Extinction) 2010/02/03

    難道恐龍被小行星撞得滿頭包??(Asteroid, Extinction)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地球科學科蔡哲銘老師 /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陳林文教授責任編輯

    若非我們在岩層中陸續發現許多恐龍的化石,很難想像在地球漫長的歷史中,曾經出現這樣一種種類繁多、型態各異的生物。經過地質學家的研究,推論恐龍約出現於二億五千萬年前,在主宰地球一段時間之後,約六千五百萬前突然消失。恐龍消失的原因一直是個謎,許多科學家對這個問題產生興趣並蒐集證據、進行研究。

    要讓這樣一個數量龐大且分布廣泛的強勢物種突然消失,當時環境一定發生相當大的變化。多數科學家認為造成環境變化的源頭是一顆直徑約10公里大小的隕石撞擊到地球,撞擊的地點可能是在墨西哥的猶加敦半島。撞擊過後引發一連串的效應,例如:撞擊的高熱產生森林大火;撞擊激起的碎片與塵埃、甚至森林大火產生的灰燼懸浮於大氣層中,隨環流運動遍布全球大氣層,造成陽光被遮蔽、地表溫度下降,植物生長遭受影響,而動物缺乏食物來源…..等等。這一連串的反應效果相加作用,使得恐龍在短暫的時間之內告別地球的舞台。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