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e
  • 掠日彗星(Sungrazing Comet) 2009/12/01

    掠日彗星(Sungrazing Comet)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陳柏宇研究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傅學海副教授責任編輯

    依據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行星繞恆星公轉的軌道為橢圓,而地球的軌道則是一個非常接近圓形的橢圓軌道。但是彗星的橢圓軌道,通常是一個長軸與短軸相差非常多的橢圓軌道,造成某些彗星經過近日點時會十分接近太陽表面,甚至有些彗星會直接衝入太陽內部,這類的彗星,被稱為「掠日彗星」。 Continue reading →

  • 大爆炸 (Big Bang) 2009/11/24

    大爆炸 (Big Bang)
    國立基隆女中地球科學科張仁壽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陳林文教授責任編輯

    大爆炸理論是現代宇宙學中最重要的一個學說,與過去其他的宇宙模型相比,它能說明較多的觀測事實。它的主要觀點是認為我們的宇宙開始於「從熱到冷」的演化史。在這模型之下,宇宙體系並不是靜止的,而是在不斷地膨脹,使物質密度從密到稀地演化。這一從冷到熱,從密到稀的過程如同一次規模很大的爆發。

    根據大爆炸理論的觀點,在早期的宇宙,溫度極高,密度也相當大,因此能提供適當的物理條件讓中子與質子結合而形成較重的原子核。但當宇宙的溫度隨著膨脹降至5億度以下時(此時約在大爆炸後15分鐘),宇宙便不再繼續合成原子核了。而這些在宇宙最初15分鐘內產生的輕元素的數量比例,就成了檢驗大爆炸模型所預測的早期極熱宇宙的證據。當溫度降到幾千度時,輻射減退,宇宙間主要是氣態物質,氣體逐漸凝聚成氣雲,再進一步形成各種各樣的恒星體系,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宇宙。 Continue reading →

  • 追風計畫(DOTSTAR) 2009/11/17

    追風計畫(DOTSTAR)
    國立苗栗高級中學地球科學科劉承玨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許瑛玿教授責任編輯

    近年來每逢颱風季節,媒體總會提起所謂的追風計畫。追風計畫又稱DOTSTAR,是Dropwindsonde Observation for Typhoon Surveillance near the TAiwan Region的簡稱,也就是針對侵台颱風進行飛機偵察及投落送觀測實驗。追風計畫,這幾年頻頻在媒體或是重要的科學期刊、會議中出現,那麼這個計劃的內容到底是什麼呢? Continue reading →

  • 氣象雷達(Radar)觀測(上) 2009/11/17

    氣象雷達(Radar)觀測(上)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化學與生態研究所傅怡雯碩士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許瑛玿教授責任編輯

    台灣的氣象觀測始於1896年,日本殖民時期。當時為因應商船往來於台灣海峽的需要,於是在台北設立了第一個地面氣象觀測站。但無論是地面氣象觀測站或是高空觀測的方式,都無法對雲內部的結構及降水的變化過程有更詳細的了解。然而因應戰爭而發明的高科技儀器-雷達,於二次世界大戰時,軍隊的士兵第一次操作雷達,嘗試要藉無線電波找尋敵機的蹤影,卻意外發現無線電波很容易受到雨滴散射現象的干擾,而無法準確由雷達訊號發現敵機。此一發現卻讓氣象學家非常興奮,轉而將雷達應用於氣象上,意外地促進氣象觀測的進一步發展。 Continue reading →

  • 航海人(Navigater)的故事(下) 2009/11/10

    航海人(Navigater)的故事(下)
    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所陳柏宇碩士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吳朝榮教授責任編輯

    汪洋中的一條船:
    如果我們今天拿出哥倫布當時的航海路線來看,我們可以發現當時的人對於行星風系的了解已經有一定的程度了,他們可能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但是他們已經知道哪些地方會吹什麼風,當哥倫布從歐洲出發,往西邊航行的時候他走的路徑是比較偏南方的航線,因為這條航線上有赤道東風帶的吹拂,所以對於一個航海家而言,這是一條通往西方的絕佳航線,他沿著這條路不斷向西方前進,最後抵達現在薩爾瓦多這個地方,薩爾瓦多的意思就是救世主的意思,當他們抵達他們所認為的「印度」之後,他們沿著西風帶回到了歐洲,所以當時的航海家已經知道要如何利用風來航行。 Continue reading →

  • 航海人(Navigater)的故事(上) 2009/11/10

    航海人(Navigater)的故事(上)
    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所陳柏宇碩士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吳朝榮教授責任編輯

    東方夢:
    在十三世紀的時候,一位義大利商人-馬可波羅從威尼斯出發,最後抵達了中國,當他抵達中國的時候,中國的富庶讓他覺得十分不可思議,光是中國在杭州進出的船隻,每年就達二十萬艘,這個數字可能比當時歐洲所有河川的船隻還要來的多,所以中國當時的經濟規模,是當時歐洲人所無法想像的,當他在回到義大利時,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寫成了一本「東方見聞錄」,雖然中國跟西方在很久以前就透過絲路有所來往,但是馬科波羅將自己的這趟旅程寫成一本書,許多歐洲人看了這本書之後,對於遙遠的東方激起無限的好奇。 Continue reading →

  • 航海人(Navigater)的故事(下) 2009/11/10

    航海人(Navigater)的故事(下)
    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所陳柏宇碩士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吳朝榮教授責任編輯

    汪洋中的一條船:
    如果我們今天拿出哥倫布當時的航海路線來看,我們可以發現當時的人對於行星風系的了解已經有一定的程度了,他們可能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但是他們已經知道哪些地方會吹什麼風,當哥倫布從歐洲出發,往西邊航行的時候他走的路徑是比較偏南方的航線,因為這條航線上有赤道東風帶的吹拂,所以對於一個航海家而言,這是一條通往西方的絕佳航線,他沿著這條路不斷向西方前進,最後抵達現在薩爾瓦多這個地方,薩爾瓦多的意思就是救世主的意思,當他們抵達他們所認為的「印度」之後,他們沿著西風帶回到了歐洲,所以當時的航海家已經知道要如何利用風來航行。

    古代的商人也會利用這股「貿易風」來進行海上航行,貿易風又稱做信風,每年都會在固定的時刻與固定的季節出現,所以這股風對於航海人而言就有如親如父母,哥倫布所利用的動力,也就是這股貿易風。從現代的角度來看,我們已經知道這是因為地球自轉所造成的科氏力與氣壓梯度力所達到的平衡。 Continue reading →

  • 航海人(Navigater)的故事(上) 2009/11/10

    航海人(Navigater)的故事(上)
    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所陳柏宇碩士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吳朝榮教授責任編輯

    東方夢:
    在十三世紀的時候,一位義大利商人-馬可波羅從威尼斯出發,最後抵達了中國,當他抵達中國的時候,中國的富庶讓他覺得十分不可思議,光是中國在杭州進出的船隻,每年就達二十萬艘,這個數字可能比當時歐洲所有河川的船隻還要來的多,所以中國當時的經濟規模,是當時歐洲人所無法想像的,當他在回到義大利時,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寫成了一本「東方見聞錄」,雖然中國跟西方在很久以前就透過絲路有所來往,但是馬科波羅將自己的這趟旅程寫成一本書,許多歐洲人看了這本書之後,對於遙遠的東方激起無限的好奇。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