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e
  • 準雙年震盪 2011/07/06

    準雙年震盪 (Quasi-biennial oscillation, QBO)
    國立苗栗高級中學地球科學劉承珏老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陳正達教授責任編輯

    準雙年震盪 (Quasi-biennial oscillation, QBO) 是指赤道地帶的平流層的緯向風場,以赤道為中心南北對稱的東風和西風,約每2年周期規律性的變動現象,這樣的變動是在發生在平流層界面一帶,高度約40~50km地方,當漸漸下降到對流層界面附近的地方時,就會看不見這樣現象。 Continue reading →

  • 完整述說地球的歷史故事 2011/07/03

    完整述說地球的歷史故事
    國立清水高級中學地球科學科周漢強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劉德慶教授責任編輯

    請按此連結,參閱「中篇—地球有多老?老到我們無從得知!

    只不過很遺憾的是,赫登的理論並沒有引起太多的共鳴,甚至連反擊和批評都少得可憐。在赫登那個年代,要推廣一個新的理論,精彩的講學與寫作或許和足夠的證據同樣重要。很可惜赫登並不是一位著名的地質學教授,他的作品亦不易閱讀,而他所找到的證據也還不足以給挪亞洪水派(水成論)致命一擊。偏偏就在這個時候,赫登去世了。赫登的朋友們雖然盡力維護他的理論,甚至幫赫登的理論寫說明書(這本說明書還成為了暢銷書),但他們卻無力反駁他人的質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赫登的理論每況愈下。
    Continue reading →

  • 地球有多老?老到我們無從得知! 2011/07/03

    地球有多老?老到我們無從得知!
    國立清水高級中學地球科學科周漢強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劉德慶教授責任編輯

    請按此連結,參閱「上篇—地質學之父赫登的故事

    著名的「藍色彈珠」照片,由阿波羅17號太空船於1972年拍攝。(圖片來源:http://en.wikipedia.org/wiki/Earth)

    愛丁堡,這裡是蘇格蘭的首府,也是赫登出生的地方。書裡面幾段關於愛丁堡的歷史背景,以及當地的風土民情都相當有趣,只不過感覺上和赫登的關連性並不大。唸過這幾章,似乎只是「知道」赫登生活在這裡,卻感覺不到太多赫登和這個城市的互動。直到赫登移居愛丁堡南邊的農田,當了十三年農夫之後,他開始在這塊土地上有新的發現。農田裡的土壤來自於侵蝕作用,但是侵蝕作用卻也把土壤帶走。因此赫登開始思考,如果沒有一個循環的機制來形成新的岩石,再侵蝕成為土壤,那土壤豈不很快就會消耗殆盡了嗎?但聖經裡卻沒有提到,上帝迄今仍在創造新的岩石啊!
    Continue reading →

  • 地質學之父赫登的故事 2011/07/03

    地質學之父赫登的故事
    國立清水高級中學地球科學科周漢強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劉德慶教授責任編輯

    地質學之父--詹姆士.赫登 (James Hutton )。圖片來源:http://en.wikipedia.org/wiki/James_Hutton


    幾乎在所有地質學或地球科學入門的教科書中,都一定會提到的一個名字,那就是地質學之父—赫登。他所提出的均變說,是我們用來解釋地球歷史的最基本原則。但有趣的是,相較於哥白尼或伽利略這些「有名」的科學家,我們很少有機會看到關於赫登的故事或傳記。所以這本「發現時間的人:現代地質學之父揭開地球歷史的故事」*,是很不容易才出現的一本赫登傳記,而且還被翻譯成了中文,相當值得一看。
    Continue reading →

  • 生活中的「微氣候」 2011/07/01

    生活中的「微氣候」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地球科學科洪逸文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陳正達教授責任編輯

    台灣的土地面積雖小,但是氣候變化萬千。因為我們不僅處在熱帶與溫帶的交界處,還位於最大的海洋-太平洋與 最大的陸塊-歐亞大陸的交會點。再加上島上有南北走向的脊梁山脈,海拔500公尺以上的山地面積約占全島面積的一半,地形起伏複雜。雖然臺灣的季節可分為 春夏秋冬四季,但冬、夏較長而春、秋較不明顯。另外若以天氣系統所帶來的盛行風向做區分,則東北季風影響時間長,而西南季風則較短。

    Continue reading →

  • 地球物理測勘法──甚低頻電磁法(The very low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method in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2011/07/01

    地球物理測勘法──甚低頻電磁法(The very low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method in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桃園縣私立振聲高級中學地球科學科林銘駿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劉德慶教授責任編輯

    地球物理探勘是融合物理學、數學、計算機與地質的科學,主要用來了解地球內部的結構與組織,也可應用於工程地質之地層構造、岩層深度、地層位態、地下埋設物、地下水及地下水污染調 查等。地球物理探勘有多種方法可供選擇,例如:震波測勘、磁力測勘、重力測勘、電磁測勘等,施測者必須考慮探測現場之環境、地形、地質、土層性質,以及土 地利用狀況等,依調查之目的而選定適當的探勘法。因各種地球物理探測方法各有其限制及解析能力,故有時必須應用多種地球物理探測方法聯合測勘,相輔相成, 以獲得更多之資料做正確研判解析,以供設計和施工之參考。地球物理探勘為一省時間、省費用之調查方法,並可以快速地提供地下地層變化的資料,若有地質剖面 或鑽井資料配合比對,則更可完整的解釋地下構造。
    Continue reading →

  • 美國殖民時期的侵蝕作用可能幫助濕地的成長 2011/06/29

    美國殖民時期的侵蝕作用可能幫助濕地的成長
    (Colonial-Era Erosion May Have Fueled Wetland Growth)
    桃園縣立同德國民中學地球科學科邱宇平老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劉德慶教授責任編輯

    美國麻州(Massachusetts)李子島(Plum Island)的鹽沼,跟許多美東沿岸的沼澤一樣,在18和19世紀急遽擴大。一項新的研究顯示,這是由於森林砍伐和農業活動使沉積物的供給增加。

    Continue reading →

  • 土石流如何發生? 2011/06/29

    土石流如何發生?(How Landslides Get Slippery)
    桃園縣立同德國民中學地球科學科邱宇平老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劉德慶教授責任編輯

    利用電腦模擬土石流發生過程 (圖片來源:http://en.wikipedia.org/wiki/Landslide)

    研究人員在美國奧勒岡州的山區建立水槽堆積沉積物,來測試土石流的發生,2010年12月5日,哥倫比亞史上最嚴重的暴雨導致土石流,摧毀了一個貧窮的社區,並造成超過145人死亡或失蹤。如今,研究人員找到一些線索,來瞭解多少的沉積物流動可造成這種怪物般的破壞。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