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e
  • 克倫威爾洋流介紹(Cromwell Current) 2009/06/22

    克倫威爾洋流介紹(Cromwell Current)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海洋環境科技研究所王儷樵碩士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吳朝榮副教授責任編輯

      
    克倫威爾洋流,別名赤道潛流(Equatorial Undercurrent),是一種特別的洋流,和其他洋流不同點在於:克倫威爾洋流在海表面大多是看不見的,因為它潛伏於海面下。
    1952年,檀香山實驗室(Honolulu Laboratory)的一位科學家 Townsend Cromwell 在太平洋赤道地區首先發現了這道洋流,寬度約 400 公里,且流向為自西往東流,位置位於赤道海表面下方。和其他洋流比較起來,它所佔的垂直深度不大。但是它的長度有 13000 公里,體積大約是密西西比河 (Mississippi River) 的 1000倍。最高速度有 1.5m/s。 Continue reading →

  • 北冰洋介紹(Arctic Ocean) 2009/06/22

    北冰洋介紹(Arctic Ocean)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海洋環境科技研究所生嚴偉力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吳朝榮副教授責任編輯

    介紹
    北冰洋(Arctic Ocean),一個位於北半球且大部分都座落於北極圈以內的海洋,它同時也是世界五大洋之一,不過卻是其中最小、最淺的。國際水文組織(International Hydrographic Organization),將其定義為海洋,不過有些海洋學者則是把他歸類於大西洋的地中海,所以也有人稱它為北極地中海或北極海。

    北冰洋的面積大小為 14090000 平方公里,約是印度洋的1/6倍,地中海的5倍,水深最深為 5502m,平均深度則是 987m,在它周圍環繞的陸地主要是歐亞大陸以及北美洲。而北冰洋終年都有海冰覆蓋,它的溫度鹽度會有季節性變化,這是因為受到冰的融化及凝固。不過也因為低蒸發量及許多的河流所流入的淡水導致低鹽度,所以造成其鹽度為五大洋裡面最低的。國際冰雪資料中心(National Snow and Ice Data Center)利用每天的資料來紀錄海冰在北冰洋的覆蓋情形與長期平均做一個比較後發現,在夏天時冰會減少到只有原來的 50%。 Continue reading →

  • 北太平洋環流系統(North Pacific Gyre) 2009/06/22

    北太平洋環流系統(North Pacific Gyre)
    台北市立復興高級中學地球科學科鄧亦翔老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吳朝榮副教授責任編輯

    在北太平洋的洋流包含了二個系統,一個是順時鐘較大型的環流,另一個則是位於北邊反時鐘的小環流。
    由於北半球東北信風帶的風力影響,在北緯15度左右出現了一道由東向西的北赤道洋流,此洋流從美國加州流至菲律賓一帶,碰到民答那峨島後北轉往高緯度方向流動,形成黑潮(Kuroshio)。黑潮沿著呂宋島的東岸往北流動,經過呂宋海峽,台灣東岸,繼續流往東海陸棚邊緣及日本外海,並在日本東側海域與親潮相會後轉向東流,成為北太平洋洋流。北太平洋洋流碰到加拿大陸塊之後分為南北兩道海流。往南方流動的成為加利福尼亞涼流,往低緯度移動後與北赤道洋流會合形成第一個循環。
    而北太平洋洋流往北方流動的洋流成為阿拉斯加洋流,阿拉斯加洋流在北方碰到阿留申群島,就往西轉折成為阿留申洋流。阿留申洋流碰到亞洲大陸邊緣之後,沿著亞洲東岸形成往南的堪察加洋流(Kamchatka),亦即是親潮。親潮寒流與黑潮相會,部分與黑潮合併改向東流,成為北太平洋洋流的一部份。 Continue reading →

  • 淺談海嘯 2009/06/22

    淺談海嘯 (Tsunami)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盧鴻復碩士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吳朝榮副教授責任編輯

    1. 前言

    2004年12月26日,臺灣時間上午9點左右,在印尼蘇門達臘島西方印度洋海域連續發生強烈地震,芮氏規模達9.3,是有史以來在地震觀測紀錄上排行第二的大型地震。此強烈大地震發生後隨即引發海嘯,進而影響印度洋周邊國家,包括印尼、印度、斯里蘭卡、馬爾地夫等地遭受到海嘯襲擊(如圖1),造成近30 萬人罹難。災難發生後,舉世譁然,堪稱世紀之最,各界爭相討論相關話題。然而海嘯對許多人而言似乎既熟悉又陌生,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本文擬針對海嘯作一些簡單的介紹,使更多人瞭解這種威力驚人的自然現象。
    Continue reading →

  • 印度洋海溫偶極事件(Indian Ocean Dipole) 2009/06/16

    印度洋海溫偶極事件(Indian Ocean Dipole)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許瑋真研究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吳朝榮副教授責任編輯

    在太平洋與大西洋海域所產生的氣候震盪,對其周圍陸域國家的影響已廣泛的被研究與認同;而印度洋海域,也會透過海洋與大氣的交互作用產生大尺度氣候震盪,亦對其附近陸域環境產生相當的影響力,並漸漸成為近十年來科學家所關心的熱門議題。

    1961年時,赤道印度洋附近發生了一連串的氣候異常現象,一方面在赤道東非區域發生了嚴重的大雨災害,接著在白尼羅河區域則出現了水災。當時,在赤道印度洋西側海域,海平面溫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簡稱SST)則出現了異常的高溫,周圍的陸域環境則降雨量驟增,反之,在東側海域-蘇門答臘外海區域,海平面溫度出現了異常的低溫,在印度洋東側的印尼群島,因缺乏降雨而導致嚴重的乾旱。同時,原本赤道區域在夏季時應盛行西風,卻異常的變弱甚至轉向。 Continue reading →

  • 蘇祿海介紹(Sulu Sea) 2009/06/12

    蘇祿海介紹(Sulu Sea)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陳柏宇碩士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吳朝榮副教授責任編輯

    蘇祿海(Sulu Sea)是位於菲律賓群島 (Philippines Islands) 和馬來西亞 (Malaysia) 之間的一個陸封海,是西太平洋海域上的一個邊綠海。其中心位於 120°E,8°N,範圍在東西向介於 117°E~123°E、南北向介於 5°N ~12°N 之間,南北長約 790 公里,東西寬約 600 公里,面積約 26 萬平方公里,平均深度約 1570 公尺,東南部最深處可達 5600 米。

    周圍島嶼
    蘇祿海外型近似矩形,為一個東北-西南走向的半封閉海盆,四周由多個島嶼與群島環繞。北方連接民多羅 (Mindoro) 島和布桑加 (Busuanga) 島、西和西北方連接巴拉望 (Palawan) 島、西南方連接馬來西亞的加里曼丹 (Kalimantan,註1) 島,東方接維薩亞斯 (Visayas) 群島(包括班乃 (Panay) 島、內格羅斯 (Negros) 島),東南方連接三寶顏半島 (Zamboanga Peninsula)、民答那峨(Mindanao) 島,而南方則是蘇祿 (Sulu) 群島(包括霍洛 (Jolo) 島、塔威塔威 (Tawi-Tawi) 島、桑阿桑阿 (Sanga Sanga) 島、錫布圖 (Sibutu) 島、錫亞西 (Siasi) 島和卡加延蘇祿 (Cayayan Sulu) 島)。 Continue reading →

  • 波浪介紹 2009/06/12

    波浪介紹 (Ocean Wave)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林幼淳碩士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吳朝榮副教授責任編輯

    波浪運動為週期性或是近似週期性的運動。波形前進時,能量沿著運動方向傳遞過去,水分子僅在原地作圓周運動,而非本身介質傳遞。 Continue reading →

  • 地球磁場的變化(Earth’s Inconstant Magnetic Field) 2009/06/10

    地球磁場的變化(Earth’s Inconstant Magnetic Field)
    臺北市立南湖高級中學地球科學科董家莒教師

    地球磁場近似一個棒狀偶極磁鐵的磁場,其中的磁北極在加拿大的北極圈內,磁南極在澳洲南方南極洲的海岸邊,磁北極是地表磁力線最終的匯集點,故磁力線垂直於地表進入地球內部,也就是磁傾角達90度,水平方向磁場強度為零的位置。磁北極是會緩慢移動的,加拿大地質調查所持續地調查及追蹤它的移動路徑,並決定出磁北極的位置,最近一次調查在2001年五月完成,並推測未來幾年的移動路徑為2002年在111.6°W; 81.6°N,2003年在112.4°W; 82.0 °N,2004年在113.4°W; 82.3°N,2005年在114.4°W; 82.7 °N。

    科學家James Ross在1831年第一次紀錄地球磁北極,但是此後這附近海域冰封不易進入調查,直到1904年科學家Roald Amundsen才在距離第一次發現磁北極的位置約50公里遠的地方再次發現磁北極。根據實際的觀測發現,地球磁北極從1831至2001年共移動了1100公里,其移動路線及位置如右圖,且至今仍在移動中,平均速度大約每年10公里。大約自1970年以來,它的移動速度加快,甚至達到每年40公里,再過約50年它可能離開北美洲而到達西伯利亞,所以科學家的追蹤及測量磁北極的工作必須更頻繁。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