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e
  • 時光機器─放射性碳定年的調整(Radiocarbon Daters Tune Up Their Time Machine) 2010/10/29

    時光機器─放射性碳定年的調整(Radiocarbon Daters Tune Up Their Time Machine)
    桃園縣立同德國民中學地球科學科邱宇平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劉德慶教授責任編輯

    在經過了將近30年和無數次的辯論後,終於有個研究團隊,提出讓考古學家、地質學家等科學家期待已久的校準曲線,它能展現放射性碳定年全部潛力。這條新的曲線,能追溯至50000年,可以幫助研究員找出人類演化中的關鍵問題,如氣候變化對人類適應和遷移的影響。

    放射性碳定年的基本原理相當簡單,植物和動物從大氣中的CO2吸收微量的放射性碳-14,直到死亡才停止。而考古學和地質標本中的碳-14就像時鐘,它會隨時間衰減; Continue reading →

  • 新馬德里地震可能其實沒有這麼大(New Madrid Quakes May Not Have Been So Colossal) 2010/10/29

    新馬德里地震可能其實沒有這麼大(New Madrid Quakes May Not Have Been So Colossal)
    桃園縣立同德國民中學地球科學科邱宇平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劉德慶教授責任編輯

    在1811到1812年的冬天,密蘇里州東南發生了四次大地震。新馬德里小鎮在第一次地震中,被夷為平地。根據一些目擊者的敘述,密西西比河的河道有被短暫的扭曲。多年來也有其他報導宣稱,遠在美國的東岸也能感覺到地震,如華盛頓特區的家具被搖晃,南卡羅來納查爾斯頓(Charleston)的教堂鐘聲被敲響。同時,新馬德里地震成為美國歷史上最重大的自然事件之一。 Continue reading →

  • 地球物理學(Geophysics)的研究方法 2010/10/29

    地球物理學(Geophysics)的研究方法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研究所周子宇碩士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劉德慶教授責任編輯

    地球物理學使用不同的物理量來描述地球內部的情形,雖各類物理量的測量方式迥異,但其主要的研究過程,大體不脫離三大步驟:資料收集(Data acquisition)資料處理(Data processing) 和解釋(Interpretation)

    資料收集:
    地球物理學的測量,因為不可能對要測量區域的每一個位置進行測量,因此劃定測量區域後,要決定測線(traverses)。在測線上,實際量測的點,稱為測點(stations)。 Continue reading →

  • 磁化(Magnetization)與殘磁( Remanent Magnetization) 2010/10/29

    磁化(Magnetization)與殘磁( Remanent Magnetization)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研究所周子宇碩士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劉德慶教授責任編輯

    國中地科有提到海底擴張學說的證據之一就是海盆地磁條帶的發現,因海盆磁力異常有正負對稱於中洋脊的現象,且越靠近中洋脊經放射定年的結果越年輕,因此科學家認為海洋應該是持續不斷在擴張。那到底這些物質是怎麼被磁感的?為什麼有些物質被磁感後,磁性可以保留下來,而有些物質却無法保留呢? Continue reading →

  • 第一個在歐洲發現的有角恐龍(First Horned Dinosaurs Found in Europe) 2010/10/22

    第一個在歐洲發現的有角恐龍(First Horned Dinosaurs Found in Europe)
    桃園縣立同德國民中學地球科學科邱宇平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劉德慶教授責任編輯

    歐洲有美麗的風景,美味的食物和酒,還有巴黎、倫敦、羅馬這些浪漫的城市。但是和北美與亞洲相比,歐洲仍少了一些東西,如有角恐龍化石。但在匈牙利的新發現改變了這個現況,有些恐龍可能用「跳島」(island-hopped)的方式進入歐洲。

    不過,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古生物學家Peter Dodson說:「這個新發現的化石是非常有說服力。」 Continue reading →

  • 最初的羽毛是否妨礙飛行?(Did First Feathers Prevent Early Flight?) 2010/10/22

    最初的羽毛是否妨礙飛行?(Did First Feathers Prevent Early Flight?)
    桃園縣立同德國民中學地球科學科邱宇平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劉德慶教授責任編輯

    如果,像古老諺語所說:「一鳥在手勝於兩鳥在林」,那是因為現在大部分的鳥類在我們抓它之前,它已迅速飛走。但並非總是如此,根據最新的鳥類羽毛化石研究結果,因為第一種鳥類不是飛的很好。不過,有些研究人員認為,現在就下定論說這些羽毛無法幫助飛行還言之過早。
    Continue reading →

  • 破解海嘯密碼(Cracking the Tsunami Code) 2010/10/22

    破解海嘯密碼(Cracking the Tsunami Code)
    桃園縣立同德國民中學地球科學科邱宇平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劉德慶教授責任編輯

    這是兩個地震的故事,第一個地震,是有史以來第二大的地震,在2004年12月撕裂了印尼蘇門答臘以西的海底,海嘯橫跨整個印度洋導致破壞。第二個地震,和第一個幾乎一樣大的地震在三個月後襲擊同一地區,但造成的局部海嘯,只破壞少數沿海地區。研究顯示 Continue reading →

  • 地球物理學(Geophysics) 2010/10/22

    地球物理學(Geophysics)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地球科學系研究所周子宇碩士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劉德慶教授責任編輯

    如同這門學科字面上的意思,Geo(地球的)和Physics(物理)組合成地球物理(Geophysics),簡單來說就是一門應用物理知識來研究地球的學問,以往地質學(Geology)的研究所能觸及的僅止於地球的表面,套用一個古老的比喻,地球猶如一顆蘋果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