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e
  • 揭開恐龍體重的神秘面紗(活動教案) 2009/07/30

    揭開恐龍體重的神秘面紗(活動教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林忠彥碩士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劉德慶教授責任編輯

    適合對象:國中生以上(學過壓力與力和作用面積關係之學童)

    準備器材:泥巴、盛裝泥巴盒子深度高於十公分、水、總共1公斤的砝碼組(或用可以盛裝1公升的水瓶來取代)、尺、計算機、木塊、恐龍足跡化石圖片(附件有圖片)。

    預期目標: 瞭解古生物學者是如何將恐龍的體重概算出來。可以善加運用物理課裡,所學壓力與作用力和作用面積關係。從施予作用力於作用面積之上,去推算壓力,或反推由壓力去推算作用面積與作用力。 知道化石透過不同角度的分析,可以得到不一樣的珍貴訊息。 學生可以思考影響實驗結果的變因,例如,讓學生思考辯論推算單一腳足跡作用力,需不需要再乘於2,才是恐龍的體重(當2足類恐龍是靜止站立時),或者只需算單一腳足跡作用力即可(當2足類恐龍是走路時)。

    活動步驟: 先解釋為何會有恐龍足跡,可以舉例,我們到剛下完雨的田野裡走動,發現自己的脚好像會陷進泥裹,因而在田野間留下足跡。恐龍也是,當他走到較潮濕的泥地時,足跡因此留下來,當石化後,就是我們看到恐龍足跡化石。至於為何會陷下一個深度,主要原因在於此面積上的泥地受到上面外力的影響,為了平衡此壓力,因而下陷。 首先製作潮濕的泥地,可去田野間取一些泥土,裝在盒子裡,再加入水,直到感覺可以將手指壓陷一個洞穴為止。(我們需假設此泥地的軟硬程度與當時恐龍所踩的泥地是一樣的) 將木塊筆直放在泥土上方(此範例是用長2公分,寬2公分,高10公分)。 將重物(砝碼組或裝滿水的水瓶)放在木塊上,使重物與木塊重量加起來為1KG。 測量木塊下沈之深度。如果超過木塊高度,可能要換大一點受力面積。(此範例量出大約1.5公分) 開始換算此面積受到重物之壓力。(壓力=作用力(N)/作用面積(㎡), 10 / 〖0.02〗^2 = 25000 N/㎡,1KG的重物在此面積上所施之壓力). 再拿恐龍足跡化石剖面圖,再算平均深度,可以將A,B之間劃分為數等分,將每一等分的深度值拿來平均,可得平均深度。至於估算的精準度,由學生自行去定義切割等分大小。(此範例量出大約3公分) 利用深度去換算壓力(我們需假設此泥地的軟硬程度與當時恐龍所踩的泥地是一樣的)。(25000×3/1.5=50000 N/㎡,恐龍在此面積上所施之壓力)。 知道恐龍單位面積所施的壓力,再知道恐龍足跡大小,就可以換算恐龍重量。因此取出恐龍足跡化石圖片,拿正投影圖來估算恐龍足跡大小,可利用畫方格來估算恐龍足跡大小。至於估算的精準度,由學生自行切割方格大小。(此範例算出大約0.0325㎡) 換算恐龍重量。(50000×0.0325=1625N,此腳印為2足類恐龍在行走中狀態,因此只算一支腳印之面積) 讓學生發表換算結果,並讓學生思考變因,例如,恐龍當時的狀態,泥土的軟硬程度,估算腳印面積與深度精準度…等等。

    參考資料來源 : http://www.earthlearningidea.com/

  • 地層學的出現與演進 (The emergence of stratigraphy) 2009/07/30

    地層學的出現與演進 (The emergence of stratigraphy)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所科學教育組 任欣怡碩士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劉德慶教授責任編輯

    在十八世紀開始,興起系統性的礦物學分類,大致上礦物被分為四類:土、金屬、鹽、瀝青質。而會有這樣的分類是依照其對熱與水的交互作用之下所產生的反應。 Continue reading →

  • 古生代 (Paleozoic Era) 晚期的植物世界 2009/07/30

    古生代 (Paleozoic Era) 晚期的植物世界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所科學教育組任欣怡碩士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劉德慶教授責任編輯

    陸地上的植物相 1. 生長在沼澤的植物 植物在石炭紀佔有非常重要的一環,從它的名字「石炭紀」就可以知道。在這個時期,在沼澤區擁有大量的煤炭,而形成大量煤炭的原因就是因為有大量的植物存在著。在這個時期沼澤上的植物大都是石松植物:鱗木跟封印木就屬於這類植物。而在這兩種植物的歷史紀錄相比之下,我們發現鱗木生長的比較好,因為有些鱗木可以生長到將近30公尺高。所以我們可以說石松植物支配著煤炭沼澤的生長環境。在晚石炭紀有大量的蕨狀種子植物存在。在這個時期的蕨狀種子植物大致上可分為: *矮小 叢密的植物 *似樹的大型植物 * Glossopteris(羊齒類) 2.擴展到高地的植物 有節類的蕨類在沼澤是找不到的,反而是要在高一點的地方才找的到。像這類的植物化石,我們可以較容易在堤岸或者是氾濫平原找到。在晚石炭紀的有節類植物,通常是屬於木賊植物。這種植物的特色就是其高度大約將近一公尺、有連結的樹幹與環狀葉的特性、還有水平生長的地底莖。 Continue reading →

  • 水成論與火成論 (Neptunism VS. Plutonism) 2009/07/30

    水成論與火成論 (Neptunism VS. Plutonism)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所科學教育組 任欣怡碩士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劉德慶教授責任編輯

    水成論的主要支持者為德國的科學家維爾納 (Abraham Gottlob Werner),維爾納先生對礦物的型態、成份、分類和用途,做了很多研究。他認為在地球剛形成時,地表被原始海洋給掩蓋,溶解在其中的礦物質經過結晶作用,形成岩層。 Continue reading →

  • 海流能 2009/07/11

    海流能 (Marine Current Energ)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海洋環境科技研究所彭書憶研究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吳朝榮副教授責任編輯

    海流能發展潛能 由於海洋佔地球表面積之百分之七十,其每天接收極多的太陽能,加之潮汐與地球自轉24 小時運轉,因此海流能可視為間接的太陽能。根據評估顯示,全球海流之總能源通量 (total energy flux) 約為 2.8×1014 (280 trillion) watt-hours,因此海流能可謂是無窮資源。

    若所有的海流能被用於發電,海流將停止移動;但事實上,受限於海流之尺寸與大小,僅有少部分之海流能被控制及被運用於發電。若以海流能發電,其優點眾多,例如不須花錢買能源、將可24小時連續供電、不怕原料缺乏、無環境污染與土地問題,加之容易操作(僅需少數人員即可操作),因此以環境永續的觀點視之,海流能十分具有吸引力。 Continue reading →

  • 鹽度(Salinity) 2009/06/24

    鹽度(Salinity)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江紫綾碩士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吳朝榮副教授責任編輯

    海水中離子成分依濃度高低可分為三大類:主要元素、次要元素及微量元素。主要元素有氯、鈉、硫、鎂、鈣、鉀、碳等。海水中各主要離子之間的比例大致是固定的,且氯離子與鈉離子的含量佔了絕大部分。
    每公斤的海水平均約含35公克的鹽類,其中以氯化鈉最多,氯化鎂次之。鹽度的定義是指一公斤海水中溶解物質的總克數,稱為絕對鹽度,其單位以千分比表示。由於依此定義來量測鹽度多使用蒸餾法,既費時、又不易準確,因此現在所使用的鹽度,是根據海水導電度換算而來的,稱為實用鹽度,以實用鹽度單位 (psu)或無單位來表示。 Continue reading →

  • 節能減碳,海綿有責(Sponge) 2009/06/23

    節能減碳,海綿有責(Sponge)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葉庭光碩士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吳朝榮副教授責任編輯

    Ocean acidification is the latest in a slew of threats to coral reefs. A team of scientists is now getting right up close to Florida’s reefs to better understand how their inhabitants may be affected. Mark Schrope reports from the Aquarius Underwater Laboratory.

    近十年來,科學家已經發現海水酸化衍生的問題相當嚴重,譬如海水酸化將導致珊瑚死亡。然而目前的科學家對於海洋酸化相關機制與影響還是相當有限。目前多數研究者都認同,工業革命之後人為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加,這些二氧化碳可能導致海水酸化。因為海水的酸鹼值將受到海底地形、生物、海流等因素影響,所以並不是每個地方的海水酸鹼值都保持一致。科學家若希望評估海水酸化對礁岩附近生態的影響,就必須取得海底礁岩附近海水酸鹼數據,否則將不容易正確評估特定 區域海水酸化的影響。寶瓶座探測艙是目前全世界唯一的固定在海底工作的研究室,寶瓶座探測艙相關的研究計畫是由美國航太總署NASA贊助,經費高達數十億台幣,研究人員可以生活在這一個13公尺長,約一台露營車大小的空間中進行長期研究與觀察,並獲得更精確的海底資料。 Continue reading →

  • 南海暖流(South China Sea Warm Currnet) 2009/06/22

    南海暖流(South China Sea Warm Currnet)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江紫綾碩士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吳朝榮副教授責任編輯

    在冬季東北季風盛行期間,南海北部的海水並非全部由東北向西南流,值得注意的是在南海北部較深的海域上,存在著一支狹窄、帶狀、流速相當強的東 北向逆風流-南海暖流(Kwan, 1978)。南海暖流大致沿著200~400公尺等深線,由海南島的東南方流往臺灣海峽的南端,為一較淺之上層流(300~400公尺以上),其下層則可 能為相反的基本流場(Kwan, 1978; Guan, 1981; Guan, 1985)。由於受到強烈的東北季風所影響,東北向的南海暖流在表層仍有可能暫時被掩蓋,但在次表層仍是很明顯的,待東北季風減弱後,南海暖流將再次顯現在表層上(Kwan, 1978)。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