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e
  • 板塊構造學說 2009/12/27

    板塊構造學說 (Plate Tectonics)
    臺北市立復興高中地球科學教師鄧亦翔/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劉德慶教授責任編輯

    一、 依據:綜合大陸漂移和海底擴張學說,並加以地震分布資料,於1968年提出。

    二、 學說內容:板塊是較堅硬的固體岩層(岩石圈),漂浮在具有流動性的軟流圈上,軟流圈的熱對流造成了岩石圈的漂移。

    也造成了2億5千萬年前盤古大陸的移動,至今演變成七大板塊。板塊不等於地殼,板塊厚度約100公里,地殼則最深到70公里,板塊包含了地殼及部分的地函。 Continue reading →

  • 台灣附近的板塊(Plate)構造 2009/12/27

    台灣附近的板塊(Plate)構造
    台北市立復興高級中學地球科學科鄧亦翔教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劉德慶教授責任編輯

    一、位置:台灣位於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的交界
    二、板塊構造狀況:
    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有2個交界面,一者是花東縱谷,此處交界面為歐亞板塊隱沒至菲律賓海板塊之下(例外)。另一交界面是琉球海溝附近,此處的交界面為菲律賓海板塊隱沒至歐亞板塊之下。 Continue reading →

  • 地震預測 (Earthquake Prediction) 2009/12/27

    地震預測 (Earthquake Prediction)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林佳賢碩士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劉德慶教授責任編輯

    地震預測是預測一個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和規模。但是,我們無法目睹地表下變化,只能透過震波以及鑽探等來測量地表下的地質結構與變化,加上各地之地質結構與特性,具有相當的複雜性。因此實際觀測上,很難分辨出它們是否真正屬於地震前兆,還是由其他因素所造成的雜訊,所以地震學家目前仍無法完整預測地震的確切發生時間。但是可利用前兆現象(precursors),來評估該地的地震風險區域、建築耐震設計、地震應變措施以及改善地震預測能力。 Continue reading →

  • 黯淡年輕太陽(Sun)的矛盾(下) 2009/12/01

    黯淡年輕太陽(Sun)的矛盾(下)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傅學海副教授責任編輯

    行星大氣的調節機制

    行星的大氣像是一個有機體,當環境改變時(例如太陽輻射減弱),大氣本身產生相對的回饋作用,或是增強、或是減弱環境改變時所產生的效應。基本上,當太陽輻射減少了30%,地球由於受熱減少,表面溫度會隨之下降。

    不過,要注意的是:太陽輻射所減少的30%,並不是直接反應在地球表面的溫度改變上。地球表面的溫度決定於能源(熱)流進與流出的收支平衡。流進地球的輻射量,正比與太陽發出的輻射量,但是流出的輻射量卻與地球表面溫度的四次方有關。如果沒有任何其他的回饋機制,太陽輻射減少30%,會導致地表溫度降低7%。

    地球影響氣候的各種回饋機制彼此牽扯糾纏、相當複雜。但是有主要兩個因素是可以被確認。其一是反照率(albedo),二是溫室效應。 Continue reading →

  • 黯淡年輕太陽(Sun)的矛盾(上) 2009/12/01

    黯淡年輕太陽(Sun)的矛盾(上)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傅學海副教授責任編輯

    推理與常軌衝突時,科學家總是想要找出解決矛盾知道,最近十年來,天文學家與地球科學家都在探討的「黯淡年輕太陽矛盾」議題,便是屬於這類推理與常軌衝突的情形。

    太陽穩定的發出光與熱,維持了地球上的氣候穩定,讓生命持續發展。但是想想看,如果太陽的輻射量減少了少了30%的太陽輻射,會發生什麼事?

    穩定,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太陽,穩定的太陽,提供地球上生命所需要的光與熱。如果太陽所發出的光與熱增加或減少30%,一定會對地球的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的影響。如果太陽的光度降至目前的70%,而地球的熱能支出沒有相對減少的話,地球的表面溫度一定會降低,而且低至冰點以下,整個地球將成為一個冰封的世界,成為一個冰凍的星球。 Continue reading →

  • 金星凌日(Transit of Venus) 2009/12/01

    金星凌日(Transit of Venus)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陳柏宇研究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傅學海副教授責任編輯

    金星凌日的現象與日食的現象類似,都是天體從太陽盤面前經過的現象,只是金星距離地球很遠,看起來金星呈現一個黑點通過太陽盤面。水星與金星位於太陽與地球軌道之間,稱為內行星(inferior planets,注意不要與inner planets混淆)。

    當內行星通過地球與太陽之間,就會呈現太陽被內行星遮住一小部分的現象,這個現象在人類的歷史中發生過不少次,但是實際觀測的次數並不多。
    內行星與太陽位於同一方向時,稱為「合」。內行星在太陽與地球之間稱為「下合」,太陽在內行星與地球之間稱為「上合」。

    金星凌日發生時,金星位於地球與太陽的連線上,位於「下合」的位置,因此會被耀眼的陽光所影響,因此早期人類要觀測金星凌日並不容易,也很難準確觀測金星初虧(接觸太陽盤面)、食暨(金星整個進入太陽盤面)、復圓的時刻。 Continue reading →

  • 土星環 2009/12/01

    土星環 (Rings of Saturn)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科所彭天音碩士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傅學海副教授責任編輯

    土星環環中有不計其數的小顆粒,大小從微米到公尺都有。這些小顆粒的軌道成叢集般繞著土星運轉。環中顆粒的主要成分是水跟冰,還有一些塵埃和其它的化學物質。伽利略(Galileo Galilei)在1610年把望遠鏡指向天空,成為觀察土星環的第一個人。在1655年,惠更斯(Huygens)成為描述環是環繞土星的盤狀之第一人。拉普拉斯(Laplace)認為土星環是由許多微細的小環累積而成的,並有空隙。在環的中間有一些空隙是軌道共振引起的波動造成的,像是泰坦環和G環(Titan Ringlet , G Ring)。

    Continue reading →

  • 金星特快車(Venus Express)初步結果 2009/12/01

    金星特快車(Venus Express)初步結果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地球科學科蔡哲銘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傅學海副教授責任編輯

    金星與地球在體積、密度質量都差不多,因此天文學家認為兩者的初始狀態應該相當類似,經過四十多億年,卻演變出差異相當大的表面氣候環境。目前,金星表面的溫度比烤箱還高,濃厚的二氧化碳產生的強烈溫室效應,使得表面的溫度接近攝氏500度。同時金星表面的氣壓高達90大氣壓,並且混雜有毒的氣體在大氣中。這些都與我們所認知的地球表面氣候環境截然不同。

    歐洲太空總署於2005年11月發射一艘命名為「金星特快車(Venus Express)」的太空船,於2006年4月抵達繞行金星的軌道,探索金星並蒐集相關的資料,希望能了解科學家長久以來對於金星的疑問,諸如:金星表面為何如此高溫?目前是否仍有火山活動?為何能夠不斷產生颱風級的行星風?同時也希望能夠透過了解金星炎熱高溫的氣候環境,讓我們對於地球本身氣候的環境能由更多的認知。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