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e
  • 桃園縣觀音鄉草漯海岸沉積環境簡介 2011/09/01

    桃園縣觀音鄉草漯海岸沉積環境簡介
    桃園縣立南崁高級中學地球科學科潘建熾教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劉德慶教授責任編輯

    桃園海岸線總長約39公里,屬砂質海岸,桃園海岸冬季東北季風強烈,造成風浪侵蝕海岸,具明顯之夏淤冬刷現象(水利署網站)。海岸邊可見許多砂丘,砂丘群 東西綿延約8公里,砂丘所占面積約4平方公里。其外緣長寬約數十至數百公尺的砂灘,單獨的砂丘大致和冬季盛行東北季風平行(縱沙丘),有的長達1.5公 里,也有長僅5公尺的沙丘,主要為風積作用形成。

    一、草漯砂丘

    草漯砂丘屬於海岸砂丘,海岸砂丘是指波浪、風等營力堆積而成的沙阜。桃園沿海地區的沙丘成因,外沙丘主要為風力沉積生成(楊美萍 民93),內陸沙丘則植被豐富區域因暴潮作用生成。

    • 草漯砂丘富含鐵礦砂:

    觀音地區磁鐵礦砂品位可達1.34%,純磁鐵礦蘊藏量更高達69,300公噸,最具開採價值。臺灣西部沿海鐵礦之來源,可能是岩石經多次風化作用而形成 (譚立平、魏稽生,民國86年)。臺灣西北部沿海磁鐵礦砂來源,則主要來自臺灣北部火成岩區岩石風化生成。隨東北季風帶至桃園海岸沉積。

    • 草漯砂丘沉積物:

    草漯砂丘沉積物粒度分布主要在1/4mm到1/16mm之間,沙丘迎風坡頂粒度最大、背風坡顆粒則較細(如圖一)。組成則以石英、頁岩碎屑為主(如圖二)。

    圖一、沙丘縱剖面。(錢憲和 地質學568頁)

    圖二、石英及頁岩碎屑

    Continue reading →

  • 亞洲褐雲(Asian Brown Clouds) 2011/09/01

    亞洲褐雲(Asian Brown Clouds)
    國立苗栗高級中學地球科學劉承珏老師/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許瑛玿教授責任編輯

    「亞洲褐雲」這個專有名詞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執行INDOEX (Indian Ocean Experiment)計畫時首度被提出,主要用來稱呼一層有特定發生形式的大氣污染,這種污染覆蓋了一部分的南亞,包括北印度洋、印度、阿拉伯海以及巴 基斯坦等地,從人造衛星觀察看起來就像一片黃褐色的雲層,主要發生在每年的一~三月。

    這種區域性的污染主要與風力長程輸送和地表的燃燒事件有關,來自交通工具、工廠或是森林大火等及人為的生質燃燒、工業製程中造成的不完全燃燒。而由於亞洲 9月起到4月的冬季季風造成少雨的天氣型態,污染無法藉由降水導致的濕沉降清除,使得每年一~三月是亞洲褐雲最明顯的時期。 Continue reading →

  • 航海家的太陽系(solarsystem)邊緣大發現 2011/08/29

    航海家的太陽系(solarsystem)邊緣大發現
    高雄市立瑞祥高中地球科學教師莊福泰/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傅學海副教授責任編輯

    大家還記得航海家1、2號探測船嗎?升空的航海家1、2號探測船分別在1977年8月和9月發射後,航行至今已經快要35年了。

    截至2011/6/11,航海家1號距離地球約174億公里,相當於116.5 A.U.(註解-1),航海家2號距離地球約142億公里,相當於95.6 A.U.,航海家1號的訊號以光速傳回地球約需要32小時17分鐘,航海家2號則需要26小時18分。 Continue reading →

  • 微氣候及其觀測(Microclimate) 2011/08/16

    微氣候及其觀測(Microclimate)
    國立苗栗高級中學地球科學劉承珏老師/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許瑛玿教授責任編輯

    微氣候指的是一個小範圍的氣候狀況,一般而言在此小範圍的氣候會不時受到周圍環境改變的情形。小區域可小至一般人家的後院,但也可以是一個山谷的範圍。最明顯的微氣候例子是在水體附近的區域(例如湖邊、河邊)具有較涼爽的氣候;如果在城市裡(如在一大塊水泥、柏油地旁)就比較容易出現炎熱的氣候型態。水泥或柏油地會吸收熱後再放出大量的熱來,而會影響大氣的溫度。另外的例子是北半球山脈南面以及南半球山脈北面會具有較高的平均溫度,原因是向陽的山坡會吸收許多直射的太陽光,而讓氣溫提高許多。 Continue reading →

  • 大氣穩定度 2011/08/16

    大氣穩定度 (Atmospheric stability)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吳佳蓉研究生/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許瑛玿教授責任編輯

    在對流層中,溫度隨高度遞減,稱為大氣(環境)溫度直減率。氣塊受外力而運動,在運動過程中不與環境交換熱能,稱為絕熱過程,當空氣塊以絕熱過程垂直上升,周遭環境的氣壓減低,會使空氣塊體積膨脹,溫度下降。反之,空氣塊以絕熱過程垂直下降時,周圍氣壓升高,體積被壓縮,溫度上升。若過程中空氣未飽和而沒有凝結發生,稱為乾絕熱過程,未飽和空氣塊以絕熱過程垂直上升時,每上升1公里溫度降低約10℃,為乾絕熱直減率;若氣塊中的水氣飽和而有凝結發生時,則為溼絕熱過程,飽和空氣塊以絕熱過程垂直上升時,溫度遞減率每上升1公里平均6℃,為溼絕熱直減率。 Continue reading →

  • 紫外線指數(UVI) 2011/08/16

    紫外線指數(UVI)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吳佳蓉研究生/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許瑛玿教授責任編輯

    地球表面的輻射線大部分來自太陽,雖然大氣層會保護我們免於大多數輻射線的傷害,但仍有些輻射線會穿越大氣層造成某種程度的傷害。 Continue reading →

  • 海嘯(Tsunami) 2011/08/16

    海嘯(Tsunami)
    國立百齡高級中學 地球科學科汪伃鮶老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吳朝榮教授責任編輯

    海嘯是波浪的類型之一

    波浪的分類

    • 漣漪(capillary wave):水面波長僅數公分,週期小於1到2秒,稱之為漣漪。
    • 重力波(gravity wave): 週期約數秒至數十秒,波長由數公尺到數百公尺,波高可達數十公尺,海浪級屬於重力波。
    • 海嘯(Tsunami):由地震所引起的波浪。
    • 行星波(planetary wave):此波週期波長更長,週期可達數月之久。此類波首先於大氣中發現,氣象氣壓圖中
    • 即常可見此類波動。此外尚有其他不同種類特殊的波,如內波、瘋狗浪等等的。

    由海岸或海底地震造成海床垂直移動所產生的波浪。

    Continue reading →

  • 印度洋(Indian Ocean)偶極振盪現象(二) 2011/08/16

    印度洋(Indian Ocean)偶極振盪現象(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博士生王儷樵/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吳朝榮教授責任編輯


    印度洋偶極振盪現象,最早於1999年由美國與日本的科學家同時發現。研究指出,在1997年7月,東印度洋的海水突然變冷,並於11月出現了比平均場 (Climatology)低兩度的最低溫。大約在同一時期,西印度洋的海水出現暖化的現象,比平均場的海表面溫度高了兩度。此種溫度差異造成了印度洋東 邊與西邊的溫度梯度(temperature gradient),使得印度洋赤道地區平時所吹的西風,也轉為東風。另外,西印度洋的海面高度上升,東印度洋海面明顯較低。1997/98恰為一次超強 聖嬰年,由於印度洋所發生這一連串的氣候變化和以往表現不同,受到了極大的關注。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