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e
  • 2011/01/27

    食 (Eclipse)
    臺北市立南湖高級中學地球科學科 吳昌任教師 / 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 傅學海教授 責任編輯

    從地球上看起來,一個天體被另一個天體遮蔽,就稱為「食」。所以,大家所熟知的日食、月食都是食的一種,另外像是水星凌日、金星凌日也是一種食象,只是因為遮蔽前後的亮度變化不易以肉眼看出,一般人較難察覺。 Continue reading →

  • 人造衛星在海洋之運用(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三) 2011/01/20

    人造衛星在海洋之運用(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三)
    國立南科國際實驗高級中學地球科學科許群老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吳朝榮教授責任編

    三、衛星測高遙測:
    測高衛星上裝有測高儀 (altimeter),自天線沿天底方向發射脈衝到海面而折回,經由雷達往返海面之時間而計算海水面與衛星之高度,因為水的良好反射性質,這種方法特別適用於海洋。再由衛星高度減去此一距離,得一相對於某參考橢球面之動力高 (dynamic height)。在 2001 年成功發射升空的人造衛星 Jason-1 是現階段最新的測高衛星,而當今被普遍使用最多的則是 TOPEX/POSEIDON 衛星,TOPEX/POSEIDON 人造衛星是由美國太空總署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NASA) 與法國太空總署 (Center National d’Etudes Spatials, CNES) 共同合作 於 1992年 8月 10 日發射,該衛星的主要任務是研究全球海洋洋流以衛星測高儀技術得到更精密和精確的海水位觀測量,TOPEX 為美國太空總署所製造的雙頻測高儀,而 POSEIDON 為法國太空總署所致試驗性質的固態單頻測高儀。衛星測高指的是利用衛星測高儀來測量海水面的高度變化,由海水面高度的變化配合地球自轉所產生的假想力 (Coriolis force,柯氏力) 可以計算出大致上的表面海水的運動狀況, 星測高監測海流及海水位及全球海洋重力、地形計算。 Continue reading →

  • 人造衛星在海洋之運用(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二) 2011/01/20

    人造衛星在海洋之運用(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二)
    國立南科國際實驗高級中學地球科學科許群老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吳朝榮教授責任編輯

    二、水色衛星遙測:
    水色量測係以自然的陽光照射來產生海洋水色圖,由於在電磁譜中,只有可見光及近紅外線之能量能透射水柱,所以測量水柱輻射率時,通常只能用可見光光譜帶及近紅外線光譜帶來測量來取得相關的水色資料。一般而言,在特定光譜帶中光的散射及吸收是依照物質的形狀、尺度大小及組成成分而定,光譜帶隨著物質及微粒不同的形態而有所變。水色的定性測量雖然已經可行,然而獲得正確的定量資料則相當困難。這是因為海洋水色量測是在大氣層外觀測,因此其所蒐集到的訊號,實質上除了海洋水色之外,尚夾雜著大氣散射光、海面反射光,以及儀器雜訊等,也因此海洋水色的訊號需要種種校正,例如增益截差校正與大氣校正等。 Continue reading →

  • 人造衛星在海洋之運用(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一) 2011/01/20

    人造衛星在海洋之運用(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一)
    國立南科國際實驗高級中學地球科學科許群老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吳朝榮教授責任編輯

    自古以來,人們一直對海洋懷有極大的憧憬,想像海洋深處所隱藏的種種神秘,並希望透過探測來瞭解海洋,這情形就如同現代人對太空探險的興趣一般,好奇心驅使人們不斷地觀察和研究海洋。然而海洋的研究發展所費不貲,舉凡船舶、儀器、人力、時間等等,樣樣需要大把大把的鈔票,甚而有時候花錢也不一定有所收穫,因為多變的天候海象常使探測計畫失敗而終止。 Continue reading →

  • 全球減碳大事紀:從京都議定書到哥本哈根氣候協定 2011/01/16

    全球減碳大事紀:從京都議定書到哥本哈根氣候協定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蔡哲銘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陳正達教授責任編輯

    從人們體認全球暖化的威脅以來,便著手開始進行相關的減碳工作,雖這幾年來的努力在大氣CO2的記錄結果中,尚未看到顯著的減少。然而為了永續發展的理念,顧及地球的承載力,盼在不損及後代子孫發展的前提下,謹慎的持續現在人類的進步,我們確實需要更有效的作為以控制地球暖化趨勢。以下整理關於全球暖化的重大事件:

    • 1992年聯合國制定《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
    • 1997年12月《京都議定書通過》。
    • 2001年3月美國以「發展中國家不承擔義務」為由,退出《京都議定書》。
    • 2002年 4月英國政府啟動溫室氣體排放交易制度,為全球首例。
    • 2005年 2月《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
    • 2008年12月歐盟議會通過氣候能源包裹法案,使歐盟整體能源消耗量,在2020年前降低20%。
    • 2009年 6月美國眾議院通過《美國清潔能源和安全法案》。
    • 2009年 8月日本公開溫室氣體減量目標,2050年前國內排放量降低80%。
    • 2009年 9月美國加州政府宣佈,2010年底起開徵碳稅。
    • 2009年12月哥本哈根會議召開。

    Continue reading →

  • 臭氧層(Ozonosphere)為何在那呢? 2011/01/06

    臭氧層(Ozonosphere)為何在那呢?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地球科學科江豪章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陳正達教授責任編輯

    不論是國中的自然與生活科技課本,到高中基礎地球科學課本,只要談到臭氧層(Ozonosphere),課本上都會說臭氧層位於平流層(Stratosphere)中,高度大約在 25~30公里的位置;也因為有臭氧層吸收大量紫外線(Ultraviolet),使得平流層的溫度隨著高度增加而增加,最高溫出現在平流層頂(Stratopause),但這其中有很多的現象需解釋清楚,包括為何臭氧層會出現在25公里的位置呢?以及平流層的最高溫為何不是出現在臭氧層,而是出現在平流層頂呢? Continue reading →

  • 這次不是我們的錯—始新世中期的溫室效應 2011/01/06

    這次不是我們的錯—始新世中期的溫室效應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蔡哲銘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陳正達教授責任編輯

    近年以來,許多氣候異常的現象發生讓我們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也體會到地球正在發生改變。依據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委員會的科學評估報告,造成如此變化的主因極有可能是因為人類的活動。由於生活型態的改變,對於能源消耗的需求,人類的許多活動大量排放了以二氧化碳為主的溫室氣體至地球大氣中。這些氣體吸收了部份原本應散發到太空中的熱,並向下放射熱幅射,使得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上升,導致全球溫暖化現象。 Continue reading →

  • 石英 2010/12/30

    石英 (Quartz)
    臺北市立萬芳高級中學地球科學科邱怡禎老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劉德慶教授責任編輯

    「quartz」這個字是由德文的「quarz」而來,而「quarz」又是由斯拉夫語「twarc」衍生而來,原意為硬、耐磨。石英是地球上大陸地殼第二豐富的礦物,第一豐富的是長石。石英屬矽酸鹽類,化學成分為 SiO2。石英有許多變種,有許多是半寶石,尤其是歐洲和中東,自古以來,石英就普遍見於珠寶或是玩石雕刻上。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