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e
  • 造父變星(Cepheid Variable Stars) 2009/10/05

    造父變星(Cepheid Variable Stars)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張文馨碩士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傅學海副教授責任編輯

    星空中,有一群特殊份子,它們的亮度會隨著時間而改變,我們把這種恆星稱為「變星」。變星分成很多種,光學變星以及物理變星。光學變星例如雙星系統,主要是由於雙星互繞,當其中某一顆星有時候會遮蔽到另外一顆星,造成視覺上的差異,使在地面上的觀測者會以為恆星的亮度改變了。物理變星,則是因為恆星本身內部能源或者大氣層狀態不穩定,造成亮度的改變,又分成兩種「脈動變星」以及「爆炸性變星」,這次要介紹的造父變星,就是屬於脈動變星的一種。第一顆被發現的造父變星,是仙王座的δ星(中名造父一),由約翰‧古德利克(John Goodricke)所發現。不過,古德利克在發現這顆造父變星後不久,就因為染上肺炎去世,享年21歲。當時多數的天文學家為他短暫的生命感到惋惜。 Continue reading →

  • 為什麼晚上的天空是黑色的?奧伯斯詭論 2009/10/05

    為什麼晚上的天空是黑色的?奧伯斯詭論 (Olber’s Paradox)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張文馨碩士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傅學海副教授責任編輯

    當有人問你:「晚上天空為什麼是黑色的?」多數人都會認為,是因為太陽下山了,所以晚上沒有陽光,當然是黑色的。但是,有人會反駁,晚上也有很多星星應該會照亮天空,所以晚上也應該是明亮的才對。

    關於這個問題,古時候的天文學家也討論過。從最早十六世紀,有系統的探討黑夜問題的天文學家,提出星星三大運動定律的克卜勒 (Kepler, 1571-1630),他說,只要宇宙是有限的,那麼夜晚一定會是黑色的。到西元1826年天文學家奧伯斯提出的夜黑問題,又被稱為奧伯斯謬論 (Olber’s Paradox)。一直到二十世紀,因為科技、儀器的發達,對於晚上天空是黑色的探討終於有比較明確的解釋。 Continue reading →

  • 流星雨 2009/10/05

    流星雨 (Meteor Shower)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曾冠雲碩士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傅學海副教授責任編輯

    人們喜歡欣賞夜空中璀璨的星光,而最令人興奮的莫過於看見流星 (meteor)劃過天際。流星的出現,是由於太空中散佈著許多的灰塵顆粒,這些灰塵顆粒質量小,在經過地球附近時,便會受到重力的吸引而墜落到地球,在進入大氣層時受到高速摩擦而燃燒產生光與熱,形成流星,這些灰塵顆粒則稱為流星體 (meteoroid)。

    一般肉眼常見的亮度約為二星等的流星,其流星體的顆粒大小通常都小於0.001公分,而相對地球的速度則是從最慢每秒11公里到最快每秒72公里,會受流星體運行方向與地球之相對角度的影響而改變。當流星體是與地球自轉相同方向墜入時,相對速度較慢,反之則較快。而流星大部分出現於離地表80至120公里處的高空,若流星的速度與質量越大,則結束的高度會越低。流星的亮度與流星體的大小、速度及組成成分有關。當流星體以高速進入大氣後,和空氣分子產生劇烈摩擦,流星體本身元素和空氣分子游離發光,因而產生不同亮度與顏色之流星。 Continue reading →

  • 光年(Light-year) 2009/10/05

    光年(Light-year)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羅文鑫研究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傅學海副教授責任編輯

    定義
    光年為距離的表示,長度的單位,英文符號為ly,是light year的縮寫。國際天文聯會定義,光子在儒略年一年(365.25天)在自由空間中前進的距離,而這個自由空間是距離引力場或磁場無限遠的地方。光在真空中每秒前進約299,792,458公尺,一光年就等於9,460,730,472,580,800公尺,大約為94600億公里。

    光年通常用來測量遙遠天體的距離。在天文學上,常用秒差距來描述天體的距離。秒差距是建立在三角視差的基礎上,以地球公轉軌道的平均半徑(1AU)為底邊,遠方的恆星為三角形頂點;恆星對底邊兩端連線之夾角稱為視差(角),當這個視差角為一角秒時,這個三角形的一邊長度(地球到此恆星的距離)就稱為1個秒差距,1秒差距大約等於3.26光年。因為在實際的恆星測距上,真正測量到的是恆星的視差角,因此在推算與誤差處理方面,都可以直接計算,所以在天文學術上幾乎都是直接使用秒差距。然而,秒差距的觀念並非一般大眾所常接觸,因此在天文學術界之外,大都使用光年作為天體距離的單位。

    Continue reading →

  • 潮汐 2009/10/03

    潮汐 (Tide)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林幼淳碩士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吳朝榮教授責任編輯

    潮汐運動基本上是受到萬有引力的作用而形成。覆蓋在地球表面的水體,受到行星引力的作用而堆積,並隨著行星的運動改變其水體堆積的位置,即稱為潮汐。以地球為例,地球受到的引力主要來自太陽與月球,月球的本身形成的引力雖較太陽小,但距離地球較近,對地球上水體的影響勝過太陽。如下圖所示,受到太陽與月亮交互作用的影響,不同地區的水位會隨著月亮的位置而改變,形成高水位的大潮與低水位的小潮。 Continue reading →

  • 汞﹝Mercury﹞ ─ 全球各處傳輸量﹝Flux﹞及分布變化之特性﹝下﹞ 2009/10/03

    汞﹝Mercury﹞ ─ 全球各處傳輸量﹝Flux﹞及分布變化之特性﹝下﹞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海環所賴信安碩士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吳朝榮教授責任編輯

    一‧極圈汞沉降 Flux:


    ﹝圖10 ,極區雪中汞的濃度,Julia 2001﹞

    由全球海氣交換的汞通量Foa可知,Foa主要由「海表元素態汞 Hg0 濃度」與「海表溫度」決定,而極區長期處於低溫狀態,故極圈的汞通量平均而言,呈現出由大氣沉降到海洋的型式。而 Julia 2001 的研究報告指出﹝測量1995至1996年﹞,每年沉降進入北極海的汞通量為 5.6-7.8 μg / m2‧year;而在春、夏季的融雪期有最大的平均值 300 ng / m2‧day。

    Continue reading →

  • 汞﹝Mercury﹞ ─ 全球各處傳輸量﹝Flux﹞及分布變化之特性﹝中﹞ 2009/10/03

    汞﹝Mercury﹞ ─ 全球各處傳輸量﹝Flux﹞及分布變化之特性﹝中﹞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海環所賴信安碩士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吳朝榮教授責任編輯

    一‧global 傳輸量的年變化、區域變化特性:

    全球海水內的溶液態汞物質,分布的特性將決定於三個因素:當地的沉降型式、基礎生產力、湧升流;而其中生物生產力的多寡將影響到二價汞 Hg11 還原成元素態汞 Hg0 的速率,以及不易反應汞 Hgnr 的逸散速率。

    ﹝圖5 ,Sarah 2007﹞

    由圖5 的a、b 可看出,赤道、太平洋西邊、大西洋西邊都有很高的汞物質沉降量;赤道地區的沉降量高主要是因為降水多,再加上許多汞物質易在此區域內氧化為易反應的氣態汞﹝RGM﹞,所以在赤道地區汞物質易隨著降水,溼沉降進入海洋。而大西洋與太平洋西邊的高汞物質沉降量,主要是因為這兩處緊臨亞洲大陸及北美大陸的工業區,故有大量的人為來源釋放進入海洋。 Continue reading →

  • 汞﹝Mercury﹞ ─ 全球各處傳輸量﹝Flux﹞及分布變化之特性﹝上﹞ 2009/10/03

    汞﹝Mercury﹞ ─ 全球各處傳輸量﹝Flux﹞及分布變化之特性﹝上﹞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海環所賴信安碩士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吳朝榮教授責任編輯

    一‧汞的特性、種類:

    近代的工業生產時代,我們的生產當中釋放出了許多有毒物質,其中之一是「汞」,對「人為來源」而言,它來自於人類社會中煤、石油的燃燒,焚燒廢棄物,或是鋅、銅提煉過程中釋放出來,但由於汞、汞之化合物具有容易揮發的特性,所以除了人為來源外,我們也很有興趣,存在自然界包含陸地中和海洋中的汞,究竟以多少的量、多少的速度揮發至大氣中?甚至是在陸地、海洋、大氣三個區域所含有的量、互相交換的量,正因為汞對於生物含有巨毒,直接影響到生物圈的發展。

    ﹝圖1 ,汞排放量的年變化趨勢,Willian 1991﹞

    如圖1所示,從1975年之後不論是水圈、大氣、或陸地上所排放出汞、汞化合物的含量日趨上升,甚至預估趨勢至2025年時,汞的排放量將達到1975年排放量的2倍之多,在這些有毒物質充斥著生物圈生活周遭的時候,他究竟如果影響生命,對生物體有那些破壞影響,還有這些汞究竟是如果排放出來的,都是科學家極欲想知道的問題。


    ﹝圖2 ,汞物質的種類,Willian 1991﹞

    因汞的凝固點低,且蒸汽壓非常小,故容易揮發為氣態,在大氣中汞的種累主要為「氣態汞的元素態」、以及「乙基汞」,或是氧化後的汞化合物﹝圖2﹞;而水中的汞主要分為溶解的有機汞、溶解的無機汞、氣態汞和顆粒態汞;這些汞物質在大氣和海洋中,以及生地化作用中互相交換循環,而部分顆粒態的汞下沉至深海,最終變成深海海床上的沉積物。

    二‧危害人類的傳輸路徑:

    甲基汞﹝Methylmecury﹞是屬於汞物種中毒性最強的物質,主要的來源是海洋生物的吸收、食用,然後經由食物鏈:生產者 → 初級消費者 → 二級消費者 → ‧‧‧→ 最終消費者,一層一層往上,甲基汞的含量便在生物體內逐漸累積、增加,所以海洋中的魚類體內會累積大量的甲基汞,而人類往往是吃掉魚類的最終消費者,所以甲基汞最終會屯積在人類體內,對健康產生危害;甲基汞主要破壞人體的中梳神經系統,在許多解剖學研究中,汞破壞的這些大腦區塊,將無法治療恢復;某些研究指出病人呈現的知識異常、四肢的末梢無感覺,可能是由於吸收過量甲基汞,破壞大腦中梳的知覺區塊而造成。

    由於魚類是許多國家主要淡白質來源,再加上除了蛋白質外,魚類還提供了許多人體需要的營養素,但考量到食物鏈中的毒物累積,食品管理局應特別重視這些近代毒物汙染的問題,避免吸收了營養,卻也吸收了有毒物質。

    三‧海氣 exchange 方式、傳輸量:

    ﹝圖3 全球海洋、大氣、陸地汞物質通量,Sarah 2007﹞

    如圖3所示,大氣中汞的來源主要有:人為排放、陸地上揮發、海水表面揮發,而這些到達大氣的汞,亦會再沉降回陸地及海洋。
    人為排放的汞,分為顆粒態的汞HgP、元素態的汞Hg0、二價汞Hg11,排放量分別為 1.0 Mmol / year、6.4 Mmol / year、3.5 Mmol / year 。
    陸地揮發到大氣的汞主要為元素態 Hg0 ,揮發量為 10.0 Mmol / year。海洋逸散到大氣中的汞也大多為元素態 Hg0,逸散量為 14.1 Mmol / year。
    由以上三者排放、揮發或逸散到大氣中的汞含量而言,人為排放的總量為 10.9 Mmol / year,陸地揮發的總量為 10.0 Mmol / year,海表面逸散總量為 14.1 Mmol / year,由此可知,大氣中汞最大的來源為海洋表面的逸散,而溫度和海表面葉綠素量控制了整個逸散的速率,所以我們非常關切海洋表面這些汞逸散物質、速率。
    對於大氣的沉降而言,因為元素態的汞 Hg0 ,在大氣中會進行氧化反應形成二價汞 Hg11,以及附著在顆粒物質上,形成顆粒態的汞 HgP,故大氣中主要沉降的物質為二價汞 Hg11及顆粒態的汞 HgP。這些二價汞主要沉降回陸地和海表面,每年到達海表面的沉降量為 22.8 Mmol / year,到達陸地的沉降量為 11.1 Mmol / year,故大多數二價汞是沉降回海洋。而顆粒態的汞大多數沉降回陸地,每年的沉降量為1.0 Mmol / year。


    ﹝圖4 全球海洋混合層汞物質通量,Sarah 2007﹞

    由於海洋幾乎是大氣主要汞含量的來源,所以特別分析海表面、混合層汞的通量,我們已知大氣中沉降到海洋的汞物質主要以二價汞 Hg11為主,年通量為22.8 Mmol / year;而海水表面逸散到大氣中的汞物質以元素汞 Hg0 為主,因為在汞物質的特性中,元素態的汞有最大的揮發性,所以極易返回大氣。
    這些元素態的汞 Hg0 來源是海水中二價汞 Hg11 的還原作用而生成,當然這些二價汞 Hg11並非全部都會被還原為元素態 Hg0,某些二價汞 Hg11會與其他物質結合形成不易反應的汞 Hgnr,而大部分的二價汞 Hg11 是保持原本的狀態,所以海水混合層中,元素態汞 Hg0、二價汞 Hg11、不易反應的汞 Hgnr,三者濃度分別為0.07 pM、0.73 pM、0.71 pM。
    圖4所示,混合層中汞的來源主要有來自大氣沉降,以及來是混合層以下的海洋躍層﹝溫度躍層、密度躍層…等﹞的擴散、湧升作用帶來,來自大氣的汞物質總量為 22.8 Mmol / year ,來自躍層之下的汞物質總量為 6.8 Mmol / year,所以大氣的沉降提供了混合層有 90% 的二價汞 Hg11;而每年有 14.1 Mmol / year的汞物質揮發至大氣,每年有 10.7 Mmol / year的汞物質進入躍層以下、深海,每年亦有4.8 Mmol / year的顆粒態汞進入躍層以下。如此的通量在混合層達成平衡,進出混合層的汞物質總量都是 29.6 Mmol / year。而每年由上層海水沉降到深海中的汞含量為8.7 Mmol / year,但沉積物的紀錄顯示出每年會有1 Mmol / year 的汞聚積而形成海床上的沉積物,所以累積在深海的汞每年增加7.7 Mmol / year,深海汞物質的濃度將每年上升 0.7%。

    四‧參考文獻
    1.Strode, Sarah A. (2007) Air-sea exchange in the global mercury cycle. 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 21(1)
    2.W.F. Fitzgerald and T.W. Clarkson, Mercury and monomethylmercury: present and future concerns.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96 (1991), pp. 159–166.
    3.Ga°rdfeldt, K., et al. (2003), Evasion of mercury from coastal and open waters of the Atlantic Ocean and the Mediterranean Sea, Atmos. Environ., 37, S73– S84.
    4.Lu, J.Y., Schroeder, W.H., Barrie, L.A., Steffen, A., Welch, H., Martin, K., Lochard, L., Hunt, R.V., Boila, G. and Richter, A., 2001. Magnification of atmospheric mercury deposition to polar regions in springtime: the link to tropospheric ozone depletion chemistry. Geophys Res Lett 28 17, pp. 3219–3222.
    5.Mason, R.P., Rolfhus, K.R. and Fitzgerald, W.F., 1998. Mercury in the North Atlantic. Mar. Chem. 61, pp. 3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