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e
  • 介紹宇宙射線(Cosmic Ray)的書–宇宙飛彈(2) 2010/01/28

    介紹宇宙射線(Cosmic Ray)的書–宇宙飛彈(2)
    台北市立永春高級中學地球科學科張菊秀老師 /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陳林文教授責任編輯

    在宇宙射線中,發現正電子

    1932年,安德森與尼德邁爾將雲霧室放在強磁場中,來觀察宇宙射線經過磁場時,路徑變化情況。並拍攝照片。通過對照片的詳細分析,發現有一種特別軌跡,走不同的路徑,與當時已知的帶電粒子路徑都不同。根據軌跡在磁場偏轉的方向,判斷這種粒子是帶正電荷,又根據軌跡曲率的大小,推知這種粒子的質量要比質子輕得多,且與電子的質量近乎相等。他們發現了正電子 ! 人類第一次發現了反物質。

    安德森想要從宇宙射線中找到新射線,也曾多次乘坐氣球升入高空,進行危險觀測實驗。1936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就是表彰安德森的重大發現。 Continue reading →

  • 介紹宇宙射線(Cosmic Ray)的書–宇宙飛彈(1) 2010/01/28

    介紹宇宙射線(Cosmic Ray)的書–宇宙飛彈(1)
    台北市立永春高級中學地球科學科張菊秀老師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陳林文教授責任編輯

    這是一本專門介紹宇宙射線的書,雖然是涉及高能物理學,但是,在作者的用心筆耕下,許多平常無法了解的高深學問(如量子物理、相對論…等等),竟然可以輕鬆進入學習狀況。

    作者羅傑.科萊、布魯.道森與編者保羅.戴維斯都是南澳阿得雷得大學物理系教授,他們進行宇宙射線地面觀察工作多年,對宇宙射線的搜尋、分析與解讀很有一套,可以說是研究宇宙射線的專家們,這本書就是他們合作的結晶。
    宇宙中充滿許許多多美麗的奇景,特別是這些年來,在太空中執行觀測任務的哈柏望遠鏡,更是開闊了我們的視野,然而人的眼睛能夠看得到的光(能量),僅僅是這個宇宙所散發總能量的千億分之一,我們不禁要問:除了可以看見的光之外,相當高的能量是用什麼樣的形式存在宇宙?有多少的宇宙秘密,蘊涵在這些能量變化中?宇宙射線可能就是解答這些問題的關鍵,但是,由於它看不見 (觀測的對象是高能粒子而不是可見的光),因此,這是一個全然未知的天文學領域,人們對它的研究也是一直處於瞎子摸象的情況中,直到近年來,儀器與觀念的進步,我們才能對宇宙中,高能的物質(也就是宇宙射線)有些認識,人們也漸漸了解宇宙射線給我們帶來許許多多的宇宙深部的訊息。 Continue reading →

  • 絕對星等與視星等 2010/01/28

    絕對星等與視星等 (Absolute Magnitude, Apparent Magnitude)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蔡哲銘老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傅學海副教授責任編輯

    恆星的亮度是我們在觀測星體時,直接就能接收到的訊息。大約在西元前150年,古希臘天文學家希巴卡斯(Hipparchus)編製了一份星表,包含1022顆恆星,依據它們的亮度,由亮至暗劃分為1、2、3、4、5、6 ─ 六個等級。大約三百年後,亞歷山大港的托勒密(Ptolemy)繼承了希巴卡斯的概念,將恆星的亮度分為六個星等,,全天最亮的二十顆明星的亮度為一星等,肉眼能看見的最亮恆星亮度為6星等。一般將亮度為1星等的恆星簡稱為1等星,餘類推。

    歐洲文藝復興以後,技術進展很快,許多人都測量恆星的亮度,都認為一等星的亮度大約是六等星的一百倍。英國天文學家普森(N. Pogson)在1856年,建議明訂1等星的亮度是6等星的100倍。根據這個關係,星等被量化。重新定義後的星等,每級之間亮度則相差 100(1/6-1)=2.512倍。 Continue reading →

  • 難分高下的河流與冰川的侵蝕速率(Erosion, River, Glacier) 2009/12/27

    難分高下的河流與冰川的侵蝕速率(Erosion, River, Glacier)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地球科學科蔡哲銘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劉德慶教授責任編輯

    地形千變萬化,有一望無際的平原,也有壯麗高聳的山脈,如果把這些美麗的地景看作是造物者的鬼斧神工之作,那麼造物者應該擁有兩樣工具;一是來自地球內部的各種營力,如板塊運動、造山運動等。二是來自地球外部的各種營力,如風、河流、冰川等營力的侵蝕、搬運、沉積等各種作用。兩種營力作用的結果,產生各種不同的地形。
    而在地球外部的各種營力當中,冰川或河流的侵蝕速率何者較高,一直是科學家很有興趣的問題,自從十九世紀以來就有許多的討論。有一段時間冰川的侵蝕速率被認為是最大的。在高山地區或高緯度地區,冰雪降落至地面之後累積,復因壓力作用成為冰層。冰層受到重力的牽引往低處移動,過程中對底岩或河谷兩側會產生磨擦及銼削作用,且河谷中突出的石塊也會被一併拔蝕,產生較大的侵蝕效果。 Continue reading →

  • 深部地殼(Earth’s Deep Crust)中的熱毯 2009/12/27

    深部地殼(Earth’s Deep Crust)中的熱毯
    國立蘭陽女子高級中學地球科學科李協長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劉德慶教授責任編輯

    對地球的地殼內部岩石之相關研究指出,下部地殼是良好的絕熱體,受到這項發現影響的結果相當多,其中之一就是地殼會產生更多岩漿的可能性大增。

    由法國學者Jean Braun在2009年3月的自然期刊刊登的文章中寫道:我們對於大陸地殼最深處(平均深度約30-40公里)的溫度暸解不多,因為在這樣的深度下,並無法直接從鑽井或礦坑中測量溫度。而溫度會影響到許多地質作用,包括讓下部地殼中的岩石熔化產生岩漿,以及使岩石產生形變。這些熱主要來自地殼下面的地函,而過程中溫度的高低變化,可藉由地殼的熱傳導來調節:較高的傳導率(conductivity)會使熱流動的較快,使得地殼底部的溫度較低;反之,較低的傳導率會使熱的傳導作用變差,使得地殼底部的溫度較高──由於下部地殼是良好的絕熱體,因此發揮了類似毛毯的功用。

    因為要實際精確測量岩石對熱的傳導率有困難,所以早期的研究都假設岩石對熱的傳導率是固定值,不受溫度變化的影響。但現在Whittington和其同事根據新技術,如雷射閃光分析(laser-flash analysis),可將小型的岩石樣本(10mm×1mm)的一端置於熱熔爐中,維持在某個溫度接受雷射脈衝,然後測量熱傳導到另一端所需的時間,再仔細經過模型校正,以得出精確的熱傳導率。 Continue reading →

  • 為什麼石油(Oil)與天然氣不會從地底下逸出? 2009/12/27

    為什麼石油(Oil)與天然氣不會從地底下逸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所科學教育組任欣怡碩士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劉德慶教授責任編輯

    副標題: 演示位於地下的岩層如何保存石油與天然氣。
    主旨: 地底岩層儲集石油與天然氣的原理。

    學生年齡: 14-18 歲

    活動時間: 10 分鐘

    學生目標: 學生可以:
    • 解釋石油與天然氣浮在水面上的原因是因為其密度較小。
    • 解釋地底岩層有能力儲集石油與天然氣。
    • 知道要適當的控制地表鑽油管的設置。 Continue reading →

  • 岩界探奇?重現岩石形成過程–想像你(妳)親臨現場! 2009/12/27

    岩界探奇?!重現岩石形成過程 (Rock Formation)–想像你(妳)親臨現場!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所科學教育組碩士生林蓓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劉德慶教授責任編輯

    「岩界探奇」的岩石問題:

    將岩石帶到教室,並準備一些岩石形成的線索。問學生一系列的問題,讓他們體會當岩石正在形成時是什麼樣子。 Continue reading →

  • 岩石(Rock)可以吃? 2009/12/27

    岩石(Rock)可以吃?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林永在碩士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劉德慶教授責任編輯

    岩石(rock)可以吃?
    我們如何取得維持身體健康的成分?

    我們像其他生物一樣活著,需要化學成分來維持身體健康。這些化學成分來自土讓中的礦物質。如何讓礦物質的成分供我們或其它生物使用?

    這活動一開始,藉由討論食物開始。學生們已經知道他們必須藉由攝食才能生存。
    .解釋食物提供能量和營養成分讓他們維持健康。
    .如果他們吃肉類,這些成分就來自於動物,反過來說,如果吃植物,這些成分
    就來自於植物。
    .植物從土讓中取得成分。
    .土壤是岩石分解的產物。
    .所以在岩石中的成分,跑進土壤裡,然後被植物吸收,接著被動物食取,最後以植物或肉類的型態供我們攝食。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