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h1
  • 改變歷史進程的17個方程式 2014/05/13

    改變歷史進程的17個方程式
    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蘇俊鴻老師編譯/國立臺灣大學物理系王名儒教授責任編輯

    編譯來源:The 17 Equations That Changed The Course Of History

    數學圍繞在我們四周,它在許多方面型塑(shaped)我們對這個世界的理解。

    2013年,身為數學家,也是科普作者的伊恩.史都華(Ian Stewart)出版了《改變世界的17個方程式》(The 17 Equations that Changed the World)一書。近來,我們在Dr. Paul Coxon的Twitter (由數學輔導老師,也是部落客的Larry Phillips所註冊)上發現這個他摘錄書中方程式所成的簡便表格: Continue reading →

  • 無限的觀念~0.9是否等於1? 2014/01/30

    無限的觀念~0.9是否等於1?
    臺北市立西松高中 蘇惠玉教師

    0.999

    一、前言

    目前高中教材中,有兩個部分涉及「無限」。首先是數學I,在一開始介紹數系的時候,學生要學會將循環小數化成分數。

    在此之前,學生從來沒有接觸過「無限」的概念,也沒學過無窮等比級數如何求和,因此教師通常都是這樣教的:例如要將 \(0.\overline{12}\) 化成分數,令 \(0.\overline{12}=x\),因為

    \(x=0.\overline{12}=0.121212…\)

    \(100x=12.121212…\)

    將兩式相減得 \(99x=12\),因此 \(x=\frac{12}{99}\)

    這樣計算推理邏輯有個前提必須是假設 \(0.\overline{12}=0.121212…\) 這個無限小數是收斂的,其收斂值存在才能假設它為 \(x\),並且以 \(x\)去進行運算。

    Continue reading →

  • 由問題的起源看導數的定義II 2014/01/29

    由問題的起源看導數的定義II
    臺北市立西松高中 蘇惠玉教師

    連結:由問題的起源看導數的定義I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們已經看過費馬求極值的方法了,也就是當 \(e\) 是個很微小的量時(亦即趨近於 \(0\)),讓 \(\frac{f(a+e)-f(a)}{e}\) 這個值「盡可能的逼近」\(0\)。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牛頓求切線的方法。

    牛頓求切線的方法

    下面的方法出現在牛頓的《曲線求積術》,撰寫於 1693 年,並於 1704 年作為《光學》一書的附錄正式發表。牛頓以求切線的策略與方法,說明他的「流數方法(即求導數的方法)」,並舉函數為 \(y=x^n\) 為例,實際演練操作他的方法。 Continue reading →

  • 由問題的起源看導數的定義I 2014/01/28

    由問題的起源看導數的定義I
    臺北市立西松高中 蘇惠玉教師

    前言

    在高中的微積分教學脈絡中,一定先教授極限的觀念與函數的極限,然後在進入微分單元時,直接定義何謂導數,即多項式函數 \(f(x)\) 在點 \((a,f(a))\) 的導數為 \(f'(a)=\lim_{x\rightarrow a}\frac{f(x)-f(a)}{x-a}\),然後再說明導數的意義以及應用。

    然而為何導數要這樣定義?我們在定義一個數學物件之前,通常是問題導向的,有需要,才有發明。那麼導數或是微積分來自於什麼需求?為何會導致這樣的定義形式?在這一系列的文章中,筆者試圖透過這一段數學史的發展,從問題的源頭說起,經由費馬求極值與牛頓求切線的方法,並利用問題來學習與思考,最後理解何以會以 \(f'(a)=\lim_{x\rightarrow a}\frac{f(x)-f(a)}{x-a}\) 這種形式來定義導數的必然性。

    Continue reading →

  • 橢圓的參數式 2014/01/27

    橢圓的參數式
    臺北市立西松高中 蘇惠玉教師

    圓的參數式

    在二上的三角單元教學中,我們曾經學習過利用三角函數將直角坐標系上的點坐標,轉換成極坐標。對每一個直角坐標系統上的點 \(P(x,y)\),設它與原點的距離 \(\overline{OP}\) 為 \(r=\sqrt{x^2+y^2}\),
    以 \(x\) 軸的正方向為始邊,逆時針旋轉到 \(\overrightarrow{OP}\)(\(\overrightarrow{OP}\) 為終邊)的角度為 \(\theta\),
    因此 \(P\) 點的極坐標表示為 \(P[r,\theta]\)。

    既然同一點的坐標有兩種表徵,那麼直角座標與極坐標之間又該如何轉換呢?此時由廣義角的三角函數值定義可知 \(\cos\theta=\frac{x}{r},\sin\theta=\frac{y}{r}\),因此可得 \(x=r\cos\theta,y=r\sin\theta\)。
    亦即直角座標系統中的 \(x\) 與 \(y\) 坐標,可利用三角函數轉換成以極坐標中的 \(r\) 與 \(\theta\) 來表示。 Continue reading →

  • 最短路徑問題 2014/01/26

    最短路徑問題
    臺北市立西松高中 蘇惠玉教師

    在數學III的直線單元中有這樣的問題:在坐標平面上,給定兩點 \(A\) 與 \(B\),以及一直線 \(L\),想要在 \(L\) 上找一點 \(P\),使得 \(\overline{PA}+\overline{PB}\) 有最小值。這個 \(P\) 點要怎麼找呢?我們先把 \(L\) 特殊化,從 \(x\) 軸上的點來考慮。

    例題1
    坐標平面上給定兩點 \(A(1,3),B(5,-1)\)。
    在 \(x\) 軸上找一點 \(P\),使得 \(\overline{PA}+\overline{PB}\) 有最小值,\(P\) 點坐標為何?

    51730_p1
    解:如圖,\(A,B\) 在 \(x\) 軸的異側
    由於兩點連線會與 \(x\) 軸相交,且兩點間直線距離最近,
    因此當 \(P\) 點為 \(\overline{AB}\) 與 \(x\) 軸的交點時,此時 \(\overline{PA}+\overline{PB}\) 有最小值。
    因為 \(\overleftrightarrow{AB}\) 的方程式為 \(x+y=4\),故與 \(x\) 軸的交點為 \(P(4,0)\),
    此時所求最小值為 \(\overline{AB}=4\sqrt{2}\)。
    由例題1可知,當 \(A,B\) 在所給直線 \(L\) 的異側時,
    所要找的 \(P\) 點即為 \(\overleftrightarrow{AB}\) 與 \(L\) 的交點。
    那麼當 \(A,B\) 都在 \(L\) 的同側時,要如何找到 \(P\) 點呢?

    Continue reading →

  • 座標平面上的旋轉變換 2014/01/25

    座標平面上的旋轉變換
    臺北市立西松高中 蘇惠玉教師

    二階方陣所對應的旋轉變換

    將平面上的點 \(P(x,y)\),以坐標軸原點 \(O\) 為旋轉中心,逆時針旋轉 \(\theta\) 角(當 \(\theta<0\) 時可考慮為順時針旋轉),得到點 \(P\) 經旋轉之後的像為 \(P’=(x’,y’)\),這樣的變換稱為旋轉變換。

    我們先以極坐標來表示 \(P\) 點坐標:
    在坐標平面上,若 \(P\) 點到原點 \(O\) 的距離為 \(r\),以 \(x\) 軸正向為始邊,
    逆時針旋轉到 \(\overrightarrow{OP}\) 的角度為 \(\alpha\),那麼點 \(P(x,y)\) 的極坐標為 \(P[r,\alpha]\),
    且 \(x=r\cos \alpha,y=r\sin \alpha\),
    並可得點 \(P\) 經逆時針旋轉 \(\theta\) 角的像 \(P’=(x’,y’)\) 的極坐標為 \(P'[r,\alpha+\theta]\),
    其中 \(x’=r\cos {(\alpha+\theta)},y=r\sin {(\alpha+\theta)}\)。 Continue reading →

  • 直式開方法開平方根 2014/01/25

    直式開方法開平方根
    臺北市立西松高中 蘇惠玉教師

    目前的高中數學教材中,已經不再教授開平方的直式開方法,在課綱中只要求學生會估計平方根的近似值即可。然而在統計部分的單元學習中,仍有些題目要求學生計算某些牽涉到平方根統計量的近似值,例如標準差。在筆者的教學經驗中,常有學生會問如何開平方根,因此筆者將在此篇文章中,以中國古算的開方術為基礎,介紹所謂的直式開方法。

    《九章算術》〈少廣〉卷中有問:
    今有積五萬五千二百二十五步。問為方幾何?
    開方術曰:置積為實。借一筭,步之,超一等。議所得,以一乘所借一筭為法,而以除。除已,倍法為定法。其復除。折法而下。復置借筭,步之如初,以復議一乘之,所得副以加定法,以除。以所得副從定法。復除,折下如前。

    這一段開方術,看起來不太好理解,由於古時候中算以算籌代筆,計算的過程實際上就是算籌的操弄,因此術文中有一些是算籌所帶來的難度,在此忽略不管。同時在劉徽的注釋中,他也提供了一個相當清楚簡潔的幾何解釋。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