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h1
  • 位值計數系統(Positional numeration system) 2011/04/07

    位值計數系統(Positional numeration system)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洪萬生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洪萬生教授責任編輯

    本文介紹位值記數系統的意義。

    所謂的位值計數系統,必需滿足下列的條件:

    1. 任何比 $$1$$ 大的自然數都可以用來當作基底 (base )。
    2. 對於所有小於基底的整數,需要有一組互異的對應符號(當然包括 $$0$$)。譬如在以 $$10$$ 為基底的十進位值記數系統中,顯然需要一組包括 $$0, 1, 2, 3, 4, 5, 6, 7, 8$$ 和 $$9$$ 等數碼符號。
    3. 乘法位值法則 ( multiplicative place- value principle ):被寫在特別位置的位數(digit)表徵了這個位數所代表的數目(number)與對應於該位數的位置之基底的乘冪之乘積。譬如,$$3152$$ 中的位數 $$5$$ 即是代表了 $$5$$ 與 $$10^2$$ 之乘積,因為 $$5$$ 是十位數,所以基底 $$10$$ 必須取 $$2$$ 乘冪。
    4. 加法法則 ( additive principle ):一個給定數碼所表徵的數目,即為 $$(3)$$ 之中所有乘積之總和。
    5. 延拓此一系統以包含分數的想法。
    6. 使用符號 (一個點或逗號) 來區別任一個數碼的整數部份與分數部份之想法。譬如 $$3+(1/10)$$ 可以表示為 $$3.1$$ 或 $$3,1$$。

    Continue reading →

  • 斐波那契(Fibonacci)及其兔子 2011/03/31

    斐波那契及其兔子 (Fibonacci and his rabbits)
    臺北市教育大學數學與資訊學系蘇意雯助理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洪萬生教授責任編輯

    本文介紹斐波那契(Leonardo Bonacci) 的生平及其著作,希望讀者得以理解他的《計算書》之創作背景。

    一般人(包括科普作者)提及斐波那契時,都會引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數列 $$1, 1, 2, 3, 5, 8, 13, 21, 34,…$$ 如何與兔子繁殖相關。不過,他的數學著作內容與名字之來源,恐怕就很少人留意。現在,我們就先澄清這兩個問題。

    首先,科普作家當然都會提及斐波那契在1202年出版的名著《計算書》(Liber abbci)。然而,這本書一直都被誤解為討論算盤的書籍。這可能是因為它的拉丁文名銜 Liber abbci 直譯成英文,就是“Book on Abacus”,從而譯成中文,就成了不折不扣的「算盤書」了。 Continue reading →

  • 費馬最後定理(Fermat’s Last Theorem) 2011/03/31

    費馬最後定理(Fermat’s Last Theorem)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洪萬生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洪萬生教授責任編輯

    費馬最後定理是一個響叮噹的名字,本文提供一個簡要的故事版本,希望有助於理解此一定理的解決過程之歷史意義。

    費馬最後定理當然跟費馬有關,請先看費馬的故事。

    費馬(Pierre de Fermat, 1601-1665)是數學史上公認最偉大的業餘數學家。他年輕時他就讀法學院,後來擔任法國城市土魯斯(Toulouse)的市議員。隨著經歷與職位的提升,最後成為土魯斯刑事法庭的成員。作為一位法官,費馬被大家認為頭腦清楚,但時常心不在焉。

    從上述這個有關費馬生涯的片段,完全看不出為何直至今日我們仍會紀念他與談論他。我們會這麼做的理由,當然與他生命的另一面向有關。在費馬人生的某一時間點,或許是他在波爾多(Bordeaux)就讀大學的時候,他發現了數學,而這個發現成為他寄託終生的熱情所在。

    Continue reading →

  • 皮亞諾公設(Peano axiom) 2011/03/31

    皮亞諾公設(Peano axiom)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洪萬生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洪萬生教授責任編輯

    自然數的皮亞諾公設是數系的發展基礎,它簡要地說明了數學是一種基於公設的邏輯結構。

    自然數的理論基礎,是數系發展的邏輯起點,對於十九世紀開始大力追求分析學嚴密化的數學家而言,當然至為重要。不過,這有賴於集合理論的系統性發展以及對於基數(cardinal number) 概念的進一步澄清,而這些都必須等到十九世紀後期康托爾 (Georg Cantor) 的相關研究之後,才開始萌芽。

    Continue reading →

  • 邏輯循環謬誤(On Circular fallacy) 2011/03/31

    邏輯循環謬誤(On Circular fallacy)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洪萬生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洪萬生教授責任編輯

    有關邏輯的循環謬誤出現在非常基本的命題論證,本文提供了一般人視為理所當然的例子,供教師參考與借鑑。

    美國加州公立數學課程綱要K-12的「論理嚴密」,一向廣受國內數學家推崇:因為他們指出:「數學的最重要目標,是教授學生邏輯推論。隱含在數學學習中的邏輯推理,允許我們將數學應用到很大範圍的情境上,其中有關實際問題的解答可以達到精確的程度。上了八年級以後,學生的數學敏銳度應該強化。他(她)們需要開始理解邏輯的奧妙,並體會到下結論之前實質有效的論證之需求。數學推理與概念理解不應與內容分離;它們是內稟(intrinsic) 於學生在更高層次精通的數學分科之中。」 Continue reading →

  • 無限與集合論(The infinite and set theory) 2011/03/31

    無限與集合論(The infinite and set theory)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洪萬生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洪萬生教授責任編輯

    集合論不只是集合的簡單運算而已,康托爾的創立此一理論之初衷,是想要藉此探索無限作為一個物件的特性。

    「無限」可以區分大小等級,這是幾乎不可能想像得到的事物,因為這預設了無限可以視同為一種數學物件(mathematical object)。然而,數學史上如高斯這樣偉大的數學家都曾經只能將無限視為一種過程(process),無怪乎利用集合來表徵無限集體的康托爾(Georg Cantor),會在十九世紀下半葉,遭受到數學界那麼巨大的反撲!

    事實上,無限作為一個不會結束的過程之想法,很久以來一直是個有用的數學工具。古希臘人據以處理不可公度的量以及求曲線形面積的「窮盡法」,乃至於微積分基礎概念-極限-的底層憑藉,都離不開無限的概念。然而,處理物件的無限集體,則是相當新穎的數學活動。 Continue reading →

  • 數學家傳記及其教學之反思(On biography of mathematicians and its use in classroom) 2011/03/31

    數學家傳記及其教學之反思(On biography of mathematicians and its use in classroom)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洪萬生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洪萬生教授責任編輯

     數學家傳記是很好的數學教學題材,本文針對教材選擇與教學策略,提供一些初步的建議。

    一般而言,專業數學史家出版學術性的數學家傳記,都不是為了普及的目的。不過,目前倒是有頗多的數學家傳記,卻是由科普作家所出版,其創作關懷值得我們推薦。

    就出版記錄來看,Eric T. Bell似乎最早使用數學家傳記作為一種(普及)策略,特別是生動的軼事,以方便引介這些數學家的發現成果給社會大眾,他的《大數學家》(Men of Mathematics),儘管不無誇張渲染或扭曲史實,仍然吸引頗多讀者的注意。

    Continue reading →

  • 非歐幾何(Non-Euclidean geometry) 2011/03/31

    非歐幾何(Non-Euclidean geometry)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洪萬生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洪萬生教授責任編輯

    本文簡要說明非歐幾何的歷史發展,及其與《幾何原本》第五設準之關連。 

    歐幾里得對平面幾何的系統化處理實在相當完備,以致於經過兩千年以上的時間,吾人才得以揭開一層蓋在歐氏幾何中心地帶的神秘面紗。而此一揭示,就導出了非歐幾何學,繼而對於所謂的「真實幾何」帶來了革命性的衝擊,永遠改變我們的數學真理信仰。

    整個故事要從歐幾里得的第五設準說起:「一條直線與另外兩條直線相交,若某一側的兩個內角和小於兩直角,則這兩條直線不斷延長後在這一側相交。」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