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h1
  • 東亞第一本微積分課本 2011/04/26

    東亞第一本微積分課本(The First Calculus Textbook in East Asia)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洪萬生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洪萬生教授責任編輯

    中國清朝數學家李善蘭  (1811-1882)  在 1859 年與英國傳教士偉烈亞力 (Alexander Wylie) 合作,翻譯了羅密士 (Elias Loomis, 1811-1899) 的 Elements of Analytical Geometry and of the Differential and Integral Calculus (1850),中譯版書名命為「代微積拾級」,強調本書依序講述「代(數)」(解析幾何)、「微(分)」與「積(分)」,「拾級」而上。

    事實上,李善蘭在譯序中即指出:「羅君密士合眾之天算名家也。取代數、微分、積分三術合為一書,分款設題,較若列眉,嘉惠後學之功甚大。……是書先代數次微分、次積分,由易而難,若階級之漸升。譯既竣,即名之曰代微積拾級。」

    代微積

    代微積拾級(圖片來源:http://pmgs.kongfz.com)

    此外,偉烈亞力也在譯序中,點出此書中譯的脈絡意義:「微分積分,為中土算書所未有,然觀當代天算家,如董方立氏、項梅侶氏、徐君青氏、戴鄂士氏、顧尚之氏,暨李君秋紉,所著各書,其理有甚近微分者,因不用代數式,或言之甚繁推之甚難,今特偕李君譯此書,為微分積分入門之助。」

    上引文提及之天算家依序為董祐城、項名達、徐有壬、戴煦、顧觀光以及李善蘭,都是十九世紀中國清代數學名家。不過,他們的共同「不足」,顯然如偉烈亞力所說的,由於「不用代數式」,因此,才會顯得「言之甚繁,推之甚難」,從而可見解析幾何這一理論系統的不可或缺。

    這或許也解釋了何以偉烈亞力推薦此書之中譯,因為本書之前九卷,即是解析幾何之內容,而這當然是微積分的先備知識。不過,在本書中,英文原文中的 analytical geometry(解析幾何)一概翻譯為「代數幾何」。

    其次,微分有七卷(卷十到十六)。其中,羅密士主要運用微係數 (differential coefficient) 來表示我們今日所謂的導數 (derivative):「函數與變數之比例,俱謂之微分,用ㄔ號記之。如戌 \(=\) 天三,則得比例ㄔ天 : ㄔ戌 :: 一 : 三天二。ㄔ天、ㄔ戌為天與戊之微分。後皆仿此。用表天與戌之變比例,以一、四兩率相乘,二、三兩率相乘則得ㄔ戌 \(=\) 三天二ㄔ天,此顯函數戌之變比例,等於三天乘變數天之變比例,以ㄔ天約之得ㄔ天/ㄔ戌 \(=\) 三天二。此顯變數之變比例約函數之變比例,等於函數之微係數也。」

    上述引文有必要解釋或註解一下。李善蘭與偉烈亞力將函數 \(u=f(x)\) 中的 \(u\) 記作戌,\(x\) 記作天;\(u=x3\) 記作戌 \(=\) 天三;微分記號 \(d\)「翻譯」為漢字記號ㄔ,顯然他擷取了「微」字的部首「ㄔ」。因此,「ㄔ天 : ㄔ戌 :: 一 : 三天二」即相當於「\(dx : du = 1 : 3\times 2\)」。還有,由於當時的分數之分子、分母之位置,恰好與目前習慣相反,亦即分子置於下,分母置於上,於是,\(du/dx\) 才會譯為ㄔ天/ㄔ戌。

    根據上述引文,針對任何一個函數 \(y=f(x)\) 而言,羅密士先求出 \(dy=f(x)dx\),然後,再得到 \(dy/dx=f(x)\)。如此一來,他可以避開導數之定義中,\([f(x+h)-f(x)]/h\) 之分子與分母同時趨近於零的論證難題。後者不待外爾斯特拉斯(Karl Weierstrass)所領導的柏林學派之分析算術化 (arithmetization of analysis),而提出極限的 \(\varepsilon-\delta\) 定義,是無法解決的。在1872年,外爾斯特拉斯的徒弟漢內(Heine)在老師的上課筆記中,總結了微積分理論的嚴密化工作。

    羅密士擁有LL. D(法學博士),出版這一本教科書時,正擔任紐約市立大學的數學與自然哲學教授 (Professor of Mathematics and Natural Philosophy, the University of the City of New York)。不過,當時美國仍然是國際數學社群的邊陲地帶,大學教師的主要著作都是類似微積分這種大學教科書。

    儘管如此,本書英文原著迄至1859年為止,已經出版到第10版,足見它相當受到大學教師的青睞。羅密士也承認本書「並非為了數學家、也不是為了那些擁有特殊天分或是數學的愛好者,而是為廣大中等資質的大學生而寫。」這或許也是本書英文原版暢銷的原因之一吧。其實,就今日標準而言,本書除了例題比較「老套」之外,體例與內容還是蠻適合充當非數學、物理主修的大學生之微積分教材。

    本書還有一個特色,那就是:相對於七卷的微分內容,積分只有兩卷!〈積分一總論〉一開始內容如下:「積分為微分之還原,其法之要在識別微分所由生之函數,如已得天二之微分為二天ㄔ天,則有二天ㄔ天即知所由生之函數為天二,而天二即為積分。已得微分所由生之函數為積分,而積分或有常數附之,或無常數附之,既不能定,故式中恆附以常數,命為口丙,口丙或有同數或為 \(0\),須攷題乃知。來本之視微分若函數諸小較之一,諸小較并之,即成函數,故微分之左係一禾字,指欲取諸微分之積分也。如下式 禾二天ㄔ天 \(=\) 天 \(+\) 口丙。來氏說,今西國天算家大率不用,而惟用此禾字取其一覽了然也。」

    在上述引文中,李善蘭與偉烈亞力將Leibniz翻譯為「來本之」,同時,積分記號 \(\int\)(一個拉長的S)則譯為「禾」,它取自「積分」的積字之偏旁部首「禾」。羅密士指出:儘管「今西國天算家大率不用」「來氏說」(philosophy of Leibniz),「而惟用此禾字」,「取其一覽了然也」。在這個脈絡中,羅密士未曾獨立地定義定積分 (definite integral),而是通過不定積分 (indefinite integral) 來定義,這省掉了定義定積分的麻煩,值得稱道。


    參考書目

    1. Horng, Wann-Sheng (1991). Li Shanlan: The Impact of Western Mathematics over China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Ph. D. Thesis,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2. Loomis, Elias (1859). Elements of Analytical Geometry and of the Differential and Integral Calculus.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Publishers.
    3. 羅密士撰(偉烈亞力口譯,李善蘭筆述)(1859).《代微積拾級》,上海:墨海書館。
  • 《筭數書》:超過兩千年的漢簡數學書(Suan Shu Shu: Han Bamboo Math Text over Two Thousand years) 2011/04/26

    《筭數書》:超過兩千年的漢簡數學書(Suan Shu Shu: Han Bamboo Math Text over Two Thousand years)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洪萬生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洪萬生教授責任編輯

    目前在全世界的古代出土文物中,超過兩千年的數學文本可以說是鳳毛麟角。近二十年來,在中國發現的秦簡《數》與漢簡《筭數書》,就是極珍貴的例外,非常值得我們一起來分享這些世界文化遺產的價值與意義。在本文中,我們只介紹《筭數書》。

    Continue reading →

  • 阿拉伯的數學(Arabic Mathematics) 2011/04/26

    阿拉伯的數學(Arabic Mathematics)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洪萬生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洪萬生教授責任編輯

    在人類歷史中,阿拉伯人的數學發展,正如其他文明一樣,有其獨特的一面。不過,由於回教與基督教的長期衝突,使得由西方學者所主導的數學史研究中,對於阿拉伯數學始終很少給出應有的肯定與評價。因此,我們特別在此高瞻計畫中,簡介阿拉伯數學的成就及意義。希望經由此一文明窗口,讓我們一起欣賞異文化的數學意義與價值。 

    Continue reading →

  • 如何閱讀祖沖之?(How to Read Zu Chongzhi?) 2011/04/26

    如何閱讀祖沖之?(How to Read Zu Chongzhi?)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洪萬生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洪萬生教授責任編輯

    對於很多人來說,祖沖之並不是陌生的中國歷史人物,譬如說吧,在一些中國古代科學家的傳記書寫中,都一定可以找到他的故事,完全不需要我們在此狗尾續貂。

    不過,敘說他的生平事蹟,並著重與他的數學成就比較相關的部份,乃至於他如何看待他自己的貢獻,從傳記書寫與閱讀的觀點來看,似乎還是值得一說再說。在此,我們打算「重建」有關他的歷史故事。其中,還要特別說明有關圓周率近似值「祖率」$$\frac{355}{113}$$(日本數學史家三上義夫所命名)之價值與意義。

    Continue reading →

  • 虛數√-1的誕生-下(The Origin of Imaginary Number √-1) 2011/04/11

    虛數$$\sqrt{-1}$$的誕生-下(The Origin of Imaginary Number$$\sqrt{-1}$$)
    台北市立第一女子中學數學科蘇俊鴻老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洪萬生教授責任編輯

    連結:虛數√-1的誕生-上

    在〈虛數 $$\sqrt{-1}$$ 的起源〉(上) 一文中,我們看到卡丹諾利用立方體來論證三次方程解法的正確性。在這樣的看法下,方程式的「根」代表著邊長。因此,需要開一個負數的平方根,代表著這個問題是無解,沒有實際意義的。

    卡丹諾在處理二次方程時,便是這樣的想法。當他考慮將 $$10$$ 分成兩個數,且兩數乘積為 $$40$$ 的問題,即 $$x(10-x)=40\Rightarrow x^2+40=10x$$,就清楚地提到:「這種情形或問題是不可能的。」不過,他仍可用二次公式得到兩個解 $$5+\sqrt{-15}$$ 和 $$5-\sqrt{-15}$$。

    同時,他也指出:我們若「能放下心中的折磨」,直接計算兩數的乘積,便能得到 $$25-(-15)=40$$,符合原來題設。他無法說出這件事的意義何在,只好利用「算術就是這麼精巧又不中用。」的說法來交待。因此,卡丹諾對於出現 $$x=\sqrt[3]{2+\sqrt{-121}}+\sqrt[3]{2-\sqrt{-121}}$$ 的現象,也是採取迴避的策略吧。

    Continue reading →

  • 虛數√-1的誕生-上(The Origin of Imaginary Number √-1) 2011/04/08

    虛數$$\sqrt{-1}$$的誕生-上(The Origin of Imaginary Number$$\sqrt{-1}$$)
    新北市中正國中數學科陳鳳珠老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洪萬生教授責任編輯

    一般人都知道虛數 $$\sqrt{-1}$$ 是方程式 $$x^2+1=0$$ 的根,在合理的推論之下,虛數 $$\sqrt{-1}$$ 應該是誕生在二次方程的解法之中才是。如果你也這樣以為,那麼,數學史家的研究結果,絕對出乎你的意料之外!

    在數學發展過程中,早期數學家面對方程式 $$x^2+1=0$$ 時,和我們現在的國中數學課本處理方式一樣,他們認為這樣的方程式是無解,當然,也就無須發明一個數,來表示方程式 $$x^2+1=0$$ 的根。不過,當我們回顧虛數 $$\sqrt{-1}$$ 誕生的故事時,便會認同數學史家的觀點,也就是說:虛數 $$\sqrt{-1}$$ 並非誕生在二次方程式的解法之中,而是在解三次方程時現身。 Continue reading →

  • 一次方程式解法 2011/04/08

    一次方程式解法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洪萬生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洪萬生教授責任編輯

    目前在中學數學課程的一次方程式單元,都涉及數學應用到現實世界的問題。因此,當我們發現歷史上,幾乎學習過數學的每一個人,從埃及的書記到中國的官吏都曾經發展出這類問題的求解技巧時,就沒什麼好驚訝的!

    這些求解實質上都採用算術進路(arithmetic approach),也就是,他們都運用了算術的想法,解決實質上是代數的方程式問題。不約而同地,古埃及和古中國數學家都利用了所謂的「虛位法」(method of false position),有所不同地,是古埃及使用「單設法」(method of single false position),而古中國則使用「雙設法」(method of double false position)。 Continue reading →

  • 0 的發明 2011/04/08

    0 的發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洪萬生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洪萬生教授責任編輯

    目前數學普及中譯書籍中有兩本與數目 0 有關:《從零開始》與《零的故事》。本文增補其中有關古代中國數學的相關內容。

    在數學史上,$$0$$ 可以說是一個相當「年輕」的概念。對很多早期的人類文明來說,譬如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數目(number)$$1$$ 並不是數目,而是萬事萬物的根本,頗有一點「道生一」的味道。這種認知並非僅限於哲學家而已,古希臘的歐幾里得 (Euclid) 也不例外,他在《幾何原本》中所定義的「自然數」(或整數,whole number),就是從 $$2$$ 開始的。

    後來,$$1$$ 雖然也被納為自然數,但是,代表「全無」的 $$0$$ 概念,畢竟很難從代表「全有」的 $$1$$ 概念發展出來,希臘數學史就是最好的見證之一。平心而論,利用一個「有形的」實體(譬如「$$0$$」)去代表「沒有」或「空無」,的確是人類認知的一大躍進。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