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h1
  • 條件機率(3):一個問題的澄清(Conditional Probability (3):Clarifying a problem) 2014/09/08

    條件機率(3):一個問題的澄清(Conditional Probability (3):Clarifying a problem)
    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蘇俊鴻老師

    連結:條件機率(2):乘法定律

    再次重述在〈條件機率(2):乘法定律〉中所提出問題:

    某人拜訪有兩個孩子的一對夫婦,當場已有一個男孩在座。假設生男生女的機會相等,求此夫婦兩小孩皆為男孩的機率?

    或許幾經思考,這個問題總讓你聯想對應到〈條件機率(1):定義〉中提及的某個典型的例題:

    投擲公正硬幣兩次,已知擲出一次正面的情形下,求投擲兩次皆為正面的機率。

    那麼,何以機率為 \(\frac{1}{3}\),這個看來似乎正確答案值得商榷?這正是本文的目的,透過這個問題的討論,希望能夠建立起將機率應用在實際生活問題時,需要更加小心的印象。以下容我們加以說明原由。

    Continue reading →

  • 條件機率(2):乘法定律(Conditional Probability (2):Multiplication Law) 2014/09/08

    條件機率(2):乘法定律(Conditional Probability (2):Multiplication Law)
    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蘇俊鴻老師

    連結:條件機率(1):定義

    在回答〈條件機率(1):定義〉最後留下的問題前,

    我們再來看條件機率的定義:\(P\left( {B|A} \right) = \frac{{P\left( {A \cap B} \right)}}{{P\left( A \right)}}\),\(P(A)>0\)。

    將式子整理可得 \(P\left( {A \cap B} \right) = P\left( A \right) \cdot P\left( {B|A} \right)\)

    這個式子說明著:事件 \(A\) 和 \(B\) 兩事件同時發生的機率,會等於事件 \(A\) 發生的機率乘上在 \(A\) 發生的條件下事件 \(B\) 發生的機率。它不僅揭示了討論條件機率的必要性,也告訴我們數個事件同時發生的機率,該如何依次處理。進一步,我們能推論下列式子都是成立的:

    (1)   若 \(P(B)>0\),\(P\left( {A \cap B} \right) = P\left( B \right) \cdot P\left( {A|B} \right)\)

    (2)   若 \(P(A \cap B) > 0\),\(P\left( {A \cap B \cap C} \right) = P\left( A \right) \cdot P\left( {B|A} \right) \cdot P\left( {C|A \cap B} \right)\)  Continue reading →

  • 條件機率(1):定義(Conditional Probability (1):Definition) 2014/09/08

    條件機率(1):定義(Conditional Probability (1):Definition)
    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蘇俊鴻老師

    條件機率(Conditional Probability),如同字面意義,是在假設某事件發生的條件下,考慮原本事件發生的機率。例如,投擲公正硬幣兩次,出現兩次正面的機率為 \(\frac{1}{4}\)。若我們加上「已知第一次擲出正面」的條件的話,那麼出現兩正面的機率將變成 \(\frac{1}{2}\)。事實上,若是掌握條件機率的定義,倒也不難理解箇中變化:

    設 \(A,B\) 為兩事件且 \(P(A)>0\)。
    在事件 \(A\) 發生的情況下,事件 \(B\) 發生的機率的條件機率,以 \(P(B|A)\) 表示,
    且定義 \(\frac{P(A\cap B)}{P(A)}\)。

    Continue reading →

  • 從複數到三角函數公式(II) (From complex number to trigonometric function formulas) 2014/09/07

    從複數到三角函數公式(II) (From complex number to trigonometric function formulas)
    國立蘭陽女中陳敏晧教師

    連結:從複數到三角函數公式(I) 

    證明:

    (1) \(\displaystyle\sin \theta+ \sin 2\theta+\cdots+ \sin n\theta= \frac{{\sin \frac{{(n + 1)\theta }}{2} \cdot \sin \frac{{n\theta }}{2}}}{{\sin \frac{\theta }{2}}}\)

    (2) \(\displaystyle\cos \theta+\cos 2\theta+\cdots+ \cos n\theta= \frac{{\sin \frac{{n\theta }}{2}\cos \frac{{(n + 1)\theta }}{2}}}{{\sin \frac{\theta }{2}}}\)

    第二種證明方法:利用複數的概念。

    我們可以使用歐拉公式 \({e^{i\theta }}= \cos \theta+ i\sin \theta\),

    若將 \(\theta\) 以 \(-\theta\) 代入可得 \({e^{ – i\theta }}= \cos \theta- i\sin \theta\),

    可得 \(\left\{ \begin{array}{l}\displaystyle \cos \theta= \frac{{{e^{i\theta }}+ {e^{ – i\theta }}}}{2}\\\displaystyle\sin \theta = \frac{{{e^{i\theta }}-{e^{ – i\theta }}}}{{2i}} \end{array} \right.\),變換變數得 \(\left\{ \begin{array}{l}\displaystyle\cos \frac{\theta }{2} = \frac{{{e^{\frac{{i\theta }}{2}}} + {e^{\frac{{ – i\theta }}{2}}}}}{2}\\\displaystyle\sin \frac{\theta }{2} = \frac{{{e^{\frac{{i\theta }}{2}}} – {e^{\frac{{ – i\theta }}{2}}}}}{{2i}} \end{array} \right.\)

    Continue reading →

  • 從複數到三角函數公式(I) (From complex number to trigonometric function formulas) 2014/09/07

    從複數到三角函數公式(I) (From complex number to trigonometric function formulas)
    國立蘭陽女中陳敏晧教師

    複數在數學各領域均有重大影響,本文章將討論如何以複數的形式來證明三角函數的相關公式,由於複數具有極坐標形式,可以將角度做旋轉、長度做伸縮變換,這是傳統幾何學在直角坐標平面難以突破的面向,因此,利用複數來證明三角函數公式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也常使學習者見識到數學之美!

    本文將使用到歷史法國數學家棣美弗(Abraham de Moivre, 1667-1754)於1730年發表的棣莫弗公式,即若 \(z = r(\cos \theta+ i\sin \theta)\),則 \({z^n} = {r^n}(\cos n\theta+ i\sin n\theta ),n \in Z\)。

    及歐拉(Leonhard Euler, 1707-1783)在1748年所發表的歐拉公式:\({e^{i\theta }} = \cos \theta+ i\sin \theta\)。

    Continue reading →

  • 和算家求橢圓周長的方法(二)(Wasan’s method of finding the formula of the circumference of an ellipse Ⅱ) 2014/09/06

    和算家求橢圓周長的方法(二)
    (Wasan’s method of finding the formula of the circumference of an ellipse Ⅱ)

    臺北市立和平高中教師黃俊瑋

    連結:和算家求橢圓周長的方法(一)

    如前文〈和算家求橢圓周長的方法(一)〉所述,和田寧是最早造出正確橢圓周長展開式的數學家,然而,他的主要著作皆在西元1836年的一場大火中付之一炬,因此,我們只得以他授予的弟子們的傳書,一窺他求解橢圓周長的方法。

    和田寧的弟子小出兼政,依據和田寧所授之傳書編成《圓理算經》,該書〈上卷〉的第五部份裡,提出了求橢圓周長問題:「譬今有如圖橢圓,只言長徑若干,短徑若干,問得周長術如何?」作者造橢圓周長公式的過程中,主要是利用分割求和的積分方式,輔以各類「圓理表」。以下,筆者進一步說明並分析他求橢圓周長的過程。

    假設橢圓之長軸長為 \(2a\)、短軸長為 \(2b\),首先,小出兼政先利用「截弦順法對橢圓之長軸作分割,配對得到 \(n\) 段,讀者請參考圖一,以分割成配對 \(5\) 等分的情況為例作說明。此分割法是以左右配對 \(5\) 等分割的方式,對橢圓之長軸作分割,使其滿足:

     \(\overline{{A_1}{B_1}}=\overline {{A_1}{A_2}}+\overline {{B_1}{B_2}}=\overline{{A_2}{A_3}}+\overline{{B_2}{B_3}}= \overline{{A_3}{A_4}}+\overline{{B_3}{B_4}}=\overline{{A_4}A}+\overline{{B_4}B}=\frac{{2a}}{5}\)

    這和現代教科書中所用的等分割方式有所不同。

    56347_p1

    圖一\(~~\)截弦順法截橢圓之長軸

    Continue reading →

  • 和算家求橢圓周長的方法(一)(Wasan’s method of finding the formula of the circumference of an ellipse Ⅰ) 2014/09/06

    和算家求橢圓周長的方法(一)
    (Wasan’s method of finding the formula of the circumference of an ellipse Ⅰ)

    臺北市立和平高中教師黃俊瑋

    相較於圓周長與而言,橢圓周長是早期數學家們感到棘手的問題。一般而言,我們可以利用定積分法,求得橢圓的面積。

    首先,不失一般性,我們可把橢圓的長軸固定在 \(x\) 軸的方向上,
    則其標準方程式為:\(\frac{x^2}{a^2}+\frac{y^2}{b^2}=1\) (長軸半長為 \(a\),短軸半長為 \(b\))。
    當我們考慮函數 \(y=\sqrt{b^2-\frac{b^2}{a^2}x^2}=\frac{b}{a}\sqrt{a^2-x^2}\) 時,可以利用定積分求得橢圓面積為第一象限部份面積的 \(4\) 倍(如圖一所示),即 \(ab\pi\)。特別地,當橢圓的長軸與短軸等長(亦即當 \(2a=2b\))時,可得圓面積公式 \(\pi a^2\)。

    56346_p1

    圖一\(~~\)橢圓面積為第一象限部份面積(黃色部份)之四倍

    Continue reading →

  • 平面上點到直線距離(三) 2014/09/02

    平面上點到直線距離(三) (The distance from a point to a line in the plane Ⅲ)
    臺北市立和平高中教師黃俊瑋

    連結:平面上點到直線距離(二)

    本文承〈平面上點到直線距離(一)〉與〈平面上點到直線距離(二),繼續提出三類平面上點到直線距離的解法以及相關討論與連結。而本文中的各類解法,主要在直線上任取一點或兩點,造出新向量,所延伸出的方法。

    方法5:在直線上任取一點,再利用平行與垂直性質

    本類方法主要是引入直線上的一點後,充份利用直線的法向量與方向向量,輔以平行與垂直相關性質與關係,求得投影點與距離。

    方法5-1:在直線上任取一點,再利用平行與垂直相關性質

    在 \(L:3x+4y=10\) 任上取一點 \(P'(2,1)\),則 \(\vec{P’P}=(1,-7)\) ,
    令 \(Q\) 為 \(P(3,-6)\) 在 \(L\) 的投影點,\(\vec{P’Q}\) 與直線之方向向量平行,可設為 \(\vec{P’Q}=t(4,-3)\)。

    接下來,可發展出兩種方法,分別利用直線的法向量或方向向量,搭配平行與垂直關係進行解題:

    5-1-1

    則 \(\vec{QP}=\vec{P’P}-\vec{P’Q}=(1-4t,-7+3t)\) 平行直線 \(L:3x+4y=10\) 的法向量
    分量成比例 \(\frac{{1 – 4t}}{{ – 7 + 3t}} = \frac{3}{4}\),可得 \(4(1-4t)=3(-7+3t)\),解之可得 \(t = 1\),
    可得投影點為 \(Q(6,-2)\),則 \(\overline{PQ}\) 之距離 \(5\) 即為所求。

    5-1-2

    \(\vec{QP}=\vec{P’P}-\vec{P’Q}=(1-4t,-7+3t)\) 垂直直線 \(L:3x+4y=10\) 的方向向量
    內積為 \(4(1 – 4t) + ( – 3)( – 7 + 3t) = 0\),解之可得 \(t = 1\),
    可得投影點為 \(Q(6,-2)\),則 \(\overline{PQ}\) 之距離 \(5\) 即為所求(參考圖一所示)。

    56193_p1

    圖一 在直線上任取一點,再利用平行與垂直性質(一)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