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h1
  • 巴斯卡與數學歸納法(Pascal and Mathematical Induction) 2011/07/07

    巴斯卡與數學歸納法(Pascal and Mathematical Induction)
    國立台南第一高級中學數學科林倉億老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許志農教授責任編輯

    摘要:本文介紹巴斯卡在其著作《論算術三角形》中的推論12,以及巴斯卡在證明推論12所用的方法與今日數學歸納法的關係。

    巴斯卡(Blaise Pascal,1623-1662)因「巴斯卡三角形」而廣為中學學生所認識,然而,大部分中學生以及中學老師並不知道,巴斯卡在《論算術三角形》(A treatise on the Arithmetical Triangle)一書中,除了介紹「算術三角形」(即俗稱的「巴斯卡三角形」)外,還利用了「疑似的」數學歸納法來證明其中的性質,因此,巴斯卡曾被認為是最早使用數學歸納法的人。為什麼說「疑似的」呢?請繼續看下去。 Continue reading →

  • 海龍公式的各種證明(下) 2011/06/07

    海龍公式的各種證明(下)(The Various Proofs of Heron’s FormulaⅡ)
    臺北市立第一女子中學數學科蘇俊鴻老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許志農教授責任編輯

    連結:海龍公式的各種證明(上)

    摘要:本文介紹海龍公式的各種證明。

    接著來看李善蘭在《天算或問》中的證法,主要是論述等式 \((s-a)(s-b(s-c)=sr^2\),成立。然後兩邊再同乘 \(s\),即得 \(s^2r^2=s(s-a)(s-b)(s-c)\)。 Continue reading →

  • 海龍公式的各種證明(上) 2011/06/07

    海龍公式的各種證明(上)(The Various Proofs of Heron’s FormulaⅠ)
    臺北市立第一女子中學數學科蘇俊鴻老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許志農教授責任編輯

    摘要:本文介紹海龍公式的各種證明。

    現行有關高級中學教材的安排,海龍公式出現在三角函數的學習脈絡中,被當成熟練餘弦定律的典範例(以99 課綱來說在高二上學期)。它的證明過程涉及了教師在三角函數教學會強調的知識與技巧。比如:透過平方關係轉換正餘弦;餘弦值與邊長的關係 \((\cos A=\frac{b^2+c^2-a^2}{2bc})\);乘法公式的使用。

    Continue reading →

  • 中國的測量術(下) (The Measurement in ChinaⅡ) 2011/06/07

    中國的測量術(下) (The Measurement in China Ⅱ)
    台北市立第一女子中學數學科蘇俊鴻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許志農教授責任編輯

    連結:中國的測量術(上)

    摘要: 本文延續中國的測量術(上)繼續介紹中國的測量術

    接續著〈中國的測量術(上)〉,我們來談談『重差法』。什麼是『重差法』?簡單地說,就是利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表當做測量基準的測量方法。

    根據史家吳文俊對《周髀算經》趙君卿注中日高圖的還原,以及利用出入相補原理重新詮釋後,確信趙君卿已經掌握重差法:利用兩個等高的表,分別量得該表的影長,從而得到影差,便能利用其計算日高及日遠。而劉徽則在重差法的基礎上,將它的應用加以推廣。劉徽談到重差法的用處:「凡望極高,測絕深而兼知其遠者必用重差、勾股,則必以重差為率,故曰重差。」更以測日為例,如圖一所示,給出兩個基本公式: Continue reading →

  • 中國的測量術(上) (The Measurement in China I) 2011/06/07

    中國的測量術 (上) (The Measurement in China I)
    台北市立第一女子中學數學科蘇俊鴻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許志農教授責任編輯

    摘要:本文介紹中國的測量術。

    一談起測量方法,大家腦中馬上浮現「三角測量」─藉助三角函數的幫助,我們只要測量出某些長度及角度,就能處理那些我們無法實際量測的問題。這也是數學教師在三角函數的學習上,用來強化三角函數學習「正當性」的最佳理由。 Continue reading →

  • 機率空間(1)機率論的誕生(Probability space-1. The birth of probability theory) 2011/06/07

    機率空間(1)機率論的誕生(Probability space-1. The birth of probability theory)
    國立高雄大學應用數學系黃文璋教授/國立高雄大學應用數學系黃文璋教授責任編輯

    摘要:這是一系列關於機率空間(probability space)文章的第一篇,概述十六、十七世紀機率論的誕生,並介紹費馬與巴斯卡彼此通信時曾討論的兩個問題。

    對一任給的 $$3$$ 次方程式

    $$(1)~~~ax^3+bx^2+cx+d=0$$

    或是 $$4$$ 次方程式

    $$(2)~~~ax^4+bx^3+cx^2+ dx+e=0$$

    都可將其解表示出來,只是很複雜,不像 $$2$$ 次方程式 $$ax^2+bx+c=0$$ 其解的形式很筒單,雖是國中時學的,很多人直到大學都仍記得。 Continue reading →

  • 《九章算術》:東方數學經典 2011/05/04

    《九章算術》:東方數學經典 (Jiu Zhang Suan Shu: Mathematical Classic in East Asia)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洪萬生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洪萬生教授責任編輯

    公元一二六一年,榮綮為南宋楊輝《詳解九章算術》寫序時曾說:「九章為算經之首,概由儒者之六經,醫家之難素,兵法之孫子歟。後世學者,有倚其門牆,瞻其步趨,或得一二者,以能自成一家之言。」這幾句話真是道盡了《九章算術》對中國古代數學的影響。

    事實上,凡是對它稍有涉獵者,總是忍不住拿它對比《幾何原本》,譬如日本數學史家小倉金之助就曾賦予《九章算術》高度評價:「《九章算術》是中國的數學基本書,其中含有優秀的數學方法。如與希臘數學比較,在幾何學級數論方面稍見遜色,但在算術及代數方面,我確信凌駕於希臘數學之上。」 Continue reading →

  • 數學史與數學教學之關連 2011/04/26

    數學史與數學教學之關連(History and Pedagogy of Mathematics, HPM)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洪萬生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洪萬生
    教授責任編輯

    HPM(International Study Group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History and Pedagogy)是國際數學教育委員會(ICMI)的一個研究群,現在,我們也將它借用為數學(教育)的一個知識活動。因此,HPM既代表一個組織,也同時簡稱數學史融入數學教學的一種主張或方法。

    Continue reading →